加载中…
个人资料
彭晓芸
彭晓芸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03,035
  • 关注人气:10,5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得容易,可心里无回响怎么办?

(2016-03-28 12:25:40)
标签:

杂谈

作者 / 彭晓芸 心理学或日常对话中,劝慰人的一种最常见的说辞,就是——听从你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吧,没有人能替你决策。”这话万无一失,我也经常说这种“废话”。1 为退学博士生点赞的哲学教授

如果人家知道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是什么,还来问你么?这时如果还寻求帮助,多半只是找一个外部推动力,给自己一点确认的信息。但如果他/她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是什么,这时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难题了。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也就不必奇怪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孙向晨会为自己退学的博士生感到欣悦赞赏了。否则,从功利的目的来看,教授的学生退学,这是他从教经历的挫败啊,怎么还喜悦赞赏呢?(见《星期日周刊》孙向晨访谈)

这篇专访还有不少真知灼见,包括孙教授提出的应届硕士毕业生(甚或博士)留校立即当上了给学生充当“人生导师”的辅导员是不合理的。在他看来,“研究生毕业留校做老师那会儿,我自己还一大堆困惑呢,自己成人的过程还没完成怎么能育人。我有什么资格跟学生交流这些生活上的感受呢?所以,我是不大主张现在读研究生的同学来做本科生辅导员的工作,我自己觉得这工作在那个年龄段很难胜任。” 这段话说得诚恳且富有洞察力。学哲学的学者中,强调人生阅历的,为数不少(上次我有篇文章提到过陈嘉映也有类似观点,见《被房子划分的人生,精神生活何处安放》)。 记得有一回,广州一所高校的学生团体来邀请,说要把你当作一本书来读,请你去讲述“人生的故事”。我说,我的人生乏善可陈,没有什么故事,再加上我细节记忆力极差,不擅长讲故事,更习惯于陈述观点。我参加过的大学讲座活动,都是去谈论观点的,即便提及个人的经验,也是作为一段感性论据,所占比重很小。 最后总算把他们说服了,我缺席了“我的故事”。

解剖自己的心理学家:那个自卑内向的小男孩

把自己活成陌生人的样子(见我的文章《像个陌生人那样度过自己的一生》),不代表不热衷探索自己内心的声音。尤其对爱好心理学的人来说。恰如美国心理学家Elliot Aronson 在其自传《绝非偶然》所言,第一手的心理学可靠材料,正是来自我们自己。所以,他乐意写传记解剖自己。

心理学家们几乎都经历过一个找寻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的心路历程。我在这里也仅仅是通过系列二手材料的阅读,试图总结一些知识性的观点,却无法确保适用于每位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学家,这才是最根本的。

Elliot Aronson 通过对自己成为心理学家的历程的回顾,也包括对自己的童年、情爱故事的回忆,勾勒了资质平平甚至有点内向害羞的小男孩,在平民家庭中长大,是如何成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的。

https://mmbiz.qlogo.cn/mmbiz/SNrLUaiccUkBQ6vpFgVV3cj9xIibjHhvMGzib3Moeq8jkETlXmMbfYn8ZoOmUqwFyOfibosTHBo6kRqASJPSufPickA/0?wx_fmt=jpeg

年少时,Aronson感到自卑,“哥哥杰森则是明星人物,总是魅力四射。光彩照人的杰森仿佛是笼罩在我头顶的阴影,但我知道,就算移走这片阴影,露头的也不过是个资质平平、腼腆无趣的笨小子”。 就是这个对哈佛大学望洋兴叹的“笨小子”,十年后成为哈佛大学著名的教授。在《绝非偶然》一书中,阿伦森用自己的经历阐明了他的社会心理学主张: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或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可能的自我。 这个主张似乎不太相信宿命论,或者我们可以折中一点地说:家庭出身的确很重要,但如果一个人天性敏感,善于从周遭的人和事捕捉参照系,发掘他人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且有强烈的意愿进行自我反思,那么,他比“低意愿”的人或许更有条件摆脱局限,进而获得一个比较有质量的生命状态。3 个体内省的限度与社会结构的张力

意愿及观念在决定人的行为的动因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主导地位。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意愿去改变自己,或者是依据了错误的观念在塑造自己以迎合他人的眼光。

而在社会结构中,按照犹太裔社会学家Karl Mannheim的观点,“智力精英的任务就是推动社会文化生活,给它以形式,并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创造生机勃勃的文化。” Mannheim继而区别了几种主要类型的精英:政治的、组织的、智力的、艺术的、道德的和宗教的:“如果说政治和组织精英的目的在于整合大量的个人意志,那么升华那些在日常的生存斗争中,社会未完全耗尽的精神能量则是智力、美学和道德、宗教精英的功能。该精英以此种方式促进客观的知识以及内向、内省、沉思、反思的倾向。”

更为重要的是,Mannheim还特别指出,闲暇对内省、沉思、反思的倾向尤其重要,而知识分子正是利用其闲暇来为社会提供这种升华的精神资源。如果一个社会的精力全然被政治和组织精英耗竭,由政治和组织精英占据支配地位,则反思、科学、道德、艺术精英是几乎不存在的。继而,他说:“一个不允许升华的群体获得发展的社会,既不能指导其文化,也不能促进其创造力。” 这些论述非常精准地洞察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如果我们分析自己身处的社会,或许会发现,在对精神生活极为漠视的社会结构中,个体内心的声音是被群体掩埋的。也就是说,所谓不知道自己内心的声音是什么的现象,将是“批发出售”的,是一个群体极化的状况。 我们姑且假定你并无改变这种社会结构的雄心,你只想使得自己在任何逼仄的环境中也能活得自在些。那么,在既定的社会状况中,总有一些敏感的个体,或许能从这种群体现象中率先觉察到一丝不对劲的气息,诸如那些歌颂“诗和远方”的声音——无论这种歌颂是以思想的形式还是音乐的形式。4 内心真实的声音往往是反世俗的

对个体而言,是否具备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的能力,或许就在于天性的敏感程度。

当然,所谓天性也是可以后天改造的。

从外部性条件来说:如果你希望自己更敏感一些,你憎恶了那些麻木不仁的苟且,你可以增加自己阅读文学、体验艺术的机会;如果你试图使自己思考得更深刻,你对肤浅庸俗的大众文化开始审美疲劳,你可以谋求哲思性的精神资源以观照自己;如果你担心自己过于沉溺自我,你对心理机制上的脆性开始警惕惶恐,你可以打开自己的世界,找回童年的好奇心,拾起对宇宙、生命最原始的科学兴趣……当然,你还可以读读心理学。不过,单一学科的缺陷显而易见,尤其是对自学的人,最好不要陷入单一学科的迷思当中。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往往还需要具备一些独处的条件。如果你总是深陷人群中,缺乏独处的时光,那你的内省式沉思可能缺乏唤起的机会。 心灵鸡汤们把“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这句话搞坏了,似乎所谓内心的声音就仅仅指择业、择偶的现实选择策略。而那些告诫——包括旁人的意见,往往是从物质回报、世俗功利利益最大化角度来实施的,它们并不把你的精神性体验视为最大的利益所在。这就出现一种常见的情境,人们总是越听建议越糊涂,越看朋友圈“晒幸福”越远离自己的内在自我。 哲学教授为学生的退学点赞,缘由就在于此。这位教授太明白这一点,听到内心的回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是内心真实的声音往往是反世俗反功利的。孙向晨希望看到周围都是眼睛冒光的人:“踏准生命节奏很重要”,“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只有在生命点燃的时候才能实现。” 内省式沉思的快乐与幸福,既不易得,也不容易失去。如果说我们有什么力量来抵御形而上的忧伤,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所提供的,或许便是如是一种持久而愉悦的内在自由。版权声明:图片及文字版权所有。欢迎朋友圈直接分享,媒体机构、网站、自媒体转载需联系作者获得授权,未经授权转载、盗用者,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联系方式:公众号微信私信。微信号pengxiaoyun-talk  名称:彭晓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