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山炮台”百年德国要塞

(2011-02-02 07:08:29)
标签:

青岛要塞

青岛山炮台

亚洲惟一战场

旅游

    青岛山炮台遗址位于青岛山上,系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899年始建,1905年完工,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为德军在青岛所建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德国在青岛的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青岛成为亚洲惟一的战场。日德两国军队在青岛山及周边进行了激烈的炮战,德军战败投降前自行炸毁了南、北炮台,惟地下指挥部保存比较完整。指挥部总面积约2000余平方米,50余个厅和室,大部呈三层立体结构,局部五层。内设两个蓄水池,可保障2000余名官兵三个月的作战生活用水。
从建筑布局上,分为作战指挥、生活卫生、后勤保障三个区域。内部还建有发电机房、锅炉房、水泵房、会议室、兵器室、机要室、官兵餐厅、卫生室、洗澡间、警卫兵室、勤务兵室、秘密逃生孔道等。三道保存完好的大铁门,具有防弹、防毒、防水的功能。当年德军使用劈山、浇注、回填式施工方法所建成,还设有防水、防潮隔离带。山顶可360度旋转的铸铁“瞭望塔”是指挥所的眼睛。这座铁塔自重6吨,连同框架100多吨,由于当时中国没有如此先进的铸铁技术,铁塔是在德国本土铸造而成,用船运到青岛之后在山顶进行拼装。铁塔由4片厚20厘米的钢板由螺丝铆合而成,可以抵御当时最强大炮火的攻击,下面由44枚直径5厘米钢珠支撑着作360度转动。当时配合望远镜可以对青岛山周边地区和前海一带一览无余,是指挥室的重要消息来源。铁甲为暗堡形,有旋转盔,至今仍不生锈。青岛山炮台规模之宏大,结构之复杂,功能之齐全,当时堪称亚洲第一,现在为国内所仅存一战时期地下军事设施。

    青岛山炮台先后为德国、日本、美国军队所用。 解放后,为海军某部战备指挥所,1992年交由青岛地方,1997年11月14日,经修复后对外开放.

http://s14/middle/672bc8e1g9b33d97cb6cd&690

http://s11/middle/672bc8e1g9b33d99b373a&690

http://s1/middle/672bc8e1g9b33d9b9a570&690

http://s3/middle/672bc8e1g9b33d9c8eac2&690

http://s5/middle/672bc8e1g9b33d9e76dc4&690

http://s11/middle/672bc8e1g9b33da05f03a&690

http://s10/middle/672bc8e1g9b33da153ac9&690

http://s6/middle/672bc8e1g9b33da33ccb5&690

http://s15/middle/672bc8e1g9b33da4303ce&690

http://s9/middle/672bc8e1g9b33da619098&690
游后感言:上学时,曾经多次与同学持手电筒进去“探险”,当时仅仅以为是废弃的防空洞。

推荐指数:★★   

http://s9/middle/672bc8e1g9b3440a361e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