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妈妈,请向我道歉!”这是言近段时间常向我提出的要求。
是的,有勇气要求别人道歉。错了,也有勇气给别人道歉。这就是我成长中的言。现在的孩子的确不一般,有着自己独立的个性和见解。
印象中的我,记不得自己何时要求过自己的父母向自己道过歉,80龄后的我,即便被父母冤枉,也绝不会想起让父母向自己道歉,即便有那个心,也没那个胆。
言是一个模仿力极强的孩子,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家人太多的影子。好的、坏的,小家伙照学不误。
言因说了不该说的话,气的言奶奶拿起棍子追着跑,小家伙不依不饶,同样找了一根棍子,奶奶厉声喝下:“放下!”小子一样提高嗓门:“你先放下!”
我是一个大嗓门妈,我提高8度音,小家伙也提高8度,久而久之,言说话总是提高嗓门,为此,嗓子常常嘶哑,很是受伤,因这个毛病,多少次劝说,效果都不佳。俺愧疚呀,这也是榜样的力量。
有段时间,小子总是喜欢在家人扬起的巴掌效应下,也高高举起稚嫩的小手,为自己小手承受的那啪的一声儿伸冤。
在言的眼里,他觉得自己和家人就是平等的。
言乐意接受家人和善的说服教育,喜欢和妈妈谈心交流。即使犯错了,只要俺和善的告知道理,小子也欣然接受,并主动道歉。在言成长的道路上,小子觉得当自己做错事时,向别人说声对不起是和解的最好方式。
所以...............
在家里,俺让言帮我到杯水时,言会提醒说:妈妈,你应该说“请”;
当水杯递到我手里那霎那,言又会告知:“妈妈,你应该说谢谢!”
当我的指甲不小心挂到了言皮肤时,言会提醒说:“妈妈,你把我挂伤了!”我知道这是言的再次提醒,当我主动说声对不起时,误解瞬间化解。
可喜的是,在要求别人的同时,言也将“谢谢、对不起、请”常挂嘴边。
是啊,当我们一再要求孩子做到犯错时主动道歉;接受别人的帮助时主动说声“谢谢”;想请别人帮忙时主动说“请”时,我们一定要做样榜样效应,我们做到了,孩子也能做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