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深夜步出营口鲅鱼圈红运体育馆。双脚踏在雪地上发出吱嘎的声音。
找家还没关门的路边小店,点一杯米酒,两碗冷面,三盘烤肉,四碟小菜,把酒言欢。
好吧最后一句只是我的想象,因为我的搭档并不喝酒。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的好心情。一直以来都不敢在HOOP发帖子,因为我确实害怕会贻笑大方。不过这一次我想我确实应该为徐咏说点什么。
上海在客场输给辽宁,是个挺正常的结果。不正常的是李秋平的用人。李指导是个用人比较保守的教练,不过这一次他给了徐咏几乎半场比赛的上场时间,而且比分始终胶着在一起。几场比赛下来他证明自己确实可以给上海队提供他们所缺少的东西。
首先要说的是力量,徐有多强壮我不是太清楚,不过仅仅目测来看他的力量值要远高于上海队的其他前锋队员。具体到场上来说就是他在防守中顶得住人,在进攻中顶得开人。看他防守的时候我想起了马健,我想他们不会走上同一条路。对于外援的防守如渣,李指导给出的解释是美国球员过于热爱协防和补位,于是他们就总是防不住对手的三分球,但是他们在内线的表现甚至还不如徐咏,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两条下肢实在是细小的快赶上第三条了。对此我想说,防守不能靠外援,这应该是CBA的一条铁律。
然后是敏捷。徐的弹跳和速度,我想不用多说了。除了刘和老外,徐是上海队仅有的能够强行突破上篮——而不是后仰/急停跳投或者空切上篮/上反篮——的球员。假动作,放球,两个大步,有身体做保障就能实现强行突破,有弹跳就能躲过封盖。对广东面对易建联,对辽宁面对布朗,徐都打进了这样的球。此外他还可以做出侧滑或者后仰的跳投。
或许是因为在美国打过高中联赛的关系,徐初次登场就表现出非凡的冷静——毕竟美国高中联赛的体育馆上座率都比上海卢湾体育馆高。徐的视野很开阔,可以准确的找到远端接应的队友。凭借身体优势,徐在切入之后可以从容的起跳把球传出。他在右侧突破后吸引对方中锋,然后把球分给此弱侧三分线外的王立刚,这一招已经成为上海队经常使用的战术之一。无球状态下,徐比较喜欢走底线再绕到另一侧中路接应。在被李指导批评之后现在走位飘忽YD了许多。几场比赛看下来徐还没有在持球在手的情况下出现过失误,冷静并且服从指挥,能够阅读场上形势,综合起来篮球智商已经至少超越一个新人的范畴。
与辽宁一战,是徐咏第一次在真正另人窒息的比赛中上场,看得出来上海队的几位成名较早的队员多少都有些惭愧。更重要的是当徐咏上场之后上海队确实把比分追了回来——他在防守中表现出全场第一的压迫力。而最后的失利,主要还是因为刘炜受伤和外援在防守中的失误。赛后我问他说:
你看上去很冷静,是不是高中联赛磨练了你。
他说不,美国高中的球员都是孩子,大家技术都不成熟,还是这里更残酷,毕竟是职业的。
我想是啊,比赛很残酷,竞争很残酷,裁判也很残酷,但是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奋力拼杀,毕竟还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喝完最后一口酒,结帐,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