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浙江杭州超山赏梅唐梅宋梅 |
分类: 纪实摄影 |
早春二月,赏梅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春节七天假期结束就接到摄友们的邀约,自驾前往国家级AAAA风景名胜区超山探梅,初八上午从上海出发,两个小时就到达景区东园大门口。寻梅、探梅、赏梅,寻到了位于大明堂前方的年代久远的“唐梅”和“宋梅”。
问玉亭内设有石凳,可供游人休憩。

超山风景区的北园是块核心的景区,宋梅、唐梅、腊梅王和大明堂都是在这一片区域。

这株古梅,原为塘栖福王花园中的宋代遗存,清代曾有数枝古梅在被人移至超山,种植于报慈(福)寺前之梅花林中,民国初年,这些被移植至超山的古宋梅尚有一株老梅树,尤为可贵的是,一般梅花都是五瓣,这株宋梅却是六瓣,应属珍稀名种。后来这株梅树枯死,园林技术人员利用基因嫁接出一株新的梅树,仍以宋梅称之。
大明堂,原名报慈寺。南宋福王与王妃詹玉珍在超山相识,建寻梅小筑,金屋藏娇。后福王被金兵掳去,王妃投井自尽,其子宋真宗因思念母亲建报慈寺以作纪念。1933年遭焚毁,仅留浮香阁。
大明堂内建有二层楼的浮香阁,端庄中正,翘檐翼然,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书额。

这就是位于在大明堂浮香阁前的“唐梅”。是否唐朝时期栽种无从考证,有相传,梅树为南宋义士唐钰种植,为了纪念他而命名为唐梅;也有人说梅树原来是长在附近塘栖镇一家私宅花园内,后来移植在此,所以以“塘”为“唐”,误传为唐梅。此梅铁干虬枝,姿态婀娜,虽饱经风霜,仍傲然挺立,老当益壮而年年开花,引得一拨又一拨的游客特地赶来朝拜。

大明堂内有一口井,井水甘冽,旁树石碣,刻有:“一人堂堂,二曜重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然,添却双钩两日全。”铭文。这其实是一个字谜,如今刻在大明堂一侧石壁上。《桂苑丛淡》记载:“令狐相公出镇淮海日,支使班蒙,与从事诸人,俱游大明寺之西廊,忽睹前壁,题有此铭,诸宾皆莫能辨,独班支使曰:‘得非大明寺水,天下无此八字乎? ’众皆恍然。”则谜底应该是“大明寺水,天下无(無)此”八字。

超山景区分为东园、南园、北园与登山区四大部分,方圆十几平方公里,全部走遍,至少也得好几天。今天,我们仅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粗略地从东园沿着小路走到北园,只能大略赏梅罢了。还好看到了唐梅、宋梅,也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