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九日山摩崖石刻,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及其他类,编号176/13,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时代:宋。地址:福建省南安县。
九日山有东、西、北三峰,自晋代以来,历代均有石刻。现存北宋至清代石刻七十七方,主要分布于东、西两峰。
九日山摩崖石刻中最为珍贵的为航海祈风石刻,计有十方,记载自南宋淳熙元年至咸淳二年(公元1174—1266年)泉州郡守偕市舶官员为番船祈风,愿中外商人往来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等史实,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珍贵资料。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也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之一。中国人对于海洋的关注和热情,二十一世纪之前的千百年来,值得大书特书的也只有这两项重大事件。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可以假设,不妨假想一下,倘若郑和之后继续下西洋,倘若海上丝绸之路络绎不绝,中国还会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对于这个善于学习尤其是善于模仿的民族来说,大炮巨舰也不算是难题吧?可惜历史真的不能假设。所以,在九日山的崖壁上,我们只读到了大明官员祈风的期盼,读到那一份亲切海洋的遥远记录。
不高的九日山,山前是一马平川。不甚清晰的视野,不能远望似乎很遥远的海岸线。其实,数百年前,这里是被海水浸泡的地方。沧海桑田,就这样演变着。
评定星级:★★★。
喜欢
0
赠金笔
登录名: 密码: 找回密码 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