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6.“Ecology”译为“生态学”不妥

(2011-09-08 22:50:50)
标签:

ecology

翻译

生态学

不妥

杂谈

1 问题提出的依据

 

   “生态”一词,虽然在国内学术界里,已经使用很久,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却是一个新的词汇,甚至陌生的术语。目前,“生态”一词,已经成为一个在报纸、刊物和书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语词。人们用它构成各种各样的词组、短语和术语。 例如:

生态环境,生态演变,生态重建,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生态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欠债,生态风险,生态成本,生态物种,生态功能。生态圈,生态园。生态区,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城,生态县,生态村,生态社区,生态家园,生态庭院,生态校园,生态示范区。

生态生产,生态科技,生态工程,生态建筑,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农场,生态农业园,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地理,生态草原,生态风景,生态公园,生态软件园,生态工业园,生态健身园,生态园艺场,生态度假村。

生态文明,生态政治,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智慧,生态理念,生态文学,生态足迹,生态壁画。生态掠影,生态美育,生态文字,生态控制,生态批判,生态行动,生态疗法,生态网络,生态邮箱,生态协会,生态禅文化,生态历史文化,生态女性文学。

生态种植,生态护坡,生态水产,生态养殖,生态种苗,生态发酵,生态涵养,生态水族,生态购物。生态厨房,生态玩具,生态美食,生态建康,生态商务区,生态博览区,生态集团,

生态能源,生态资源,生态采伐,生态建材,生态纺织,生态纤维,生态涂料,生态陶瓷,生态木塑料,生态活性碳,生态有机肥,生态制剂,生态毒理,生态鱼缸,生态食品,生态鸡蛋,生态水果,生态甲鱼,生态龙虾,生态茶叶。

生态绿化,生态休闲,生态农庄,生态楼盘, 生态体育,生态视野,生态登山,,生态保育,生态教育,生态奖,生态站,生态门,生态木,生态船,生态袋,生态藏獒,等等[1-94]。

 

关于“生态学”的书籍和文章,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例如:

普通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全球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植被生态学,常绿阔叶林生态学,红树林生态学,草地生态学; 宏观生态,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污染生态学; 现代生态学,当代生态学,古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教育生态学,行为生态学,旅游生态学; 等等。

 

由于人们对“生态”一词的理解和用法,各抒己见,不尽相同,所以于用“生态”一词组成的词组、短语,或者术语的使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存在很大的争议。“生态”一词的使用十分混乱。拨乱返正,须要正本清源。让我们来看一看,“生态”一词,从何处而来,将向何处而去。

 

2 “生态”一词在汉语辞书中的诠释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解释说:

生物:自然界中由活质构成,并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等能力的物体。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是生物。

生态: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按照上述汉语辞书的解释,“生态”一词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根据汉语的构词法则和逻辑学的思路,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生态学”应该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或者生物的形态或者状态。实际上,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生物类的学科,都是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或者“生物的形态和状态”的学科。然而,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等生物学科,都已经是十分成熟的独立学科,现在和将来不可能也无必要将其统而合之,造出一个所谓的“生态学”。因此,在汉语里,所谓“生态学”,始终都将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名词而已。

 

3 英语辞书中“Ecology”的解释

 

马里曼-韦氏词典(The Merrriam-Webster Dictionary, Merrriam-Webster, Incororated, Springfield, Massachusetts, U.S. A/1997):

Ecology, n., pl –gies [G Ökologie,fr. GK oikos house + logos word] 1: a branch of science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2:the pattern of relations between one or more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

House. 1. a building for human habitation. 2. an animal shelter (as a den or nest).3. a building in which something is stored. 4. HOUSEHOLD; also family. 5. a residence for religious community or for students; also: those in residence. 6. a legislative body 7. a place of business or entertainment. 8. a business organization. 9. the audience in a theater or concert hall – house-fu n.

 

根据上述英语辞书的解释, Ecology一词,来自德语Ökologie,源于希腊语oikos,其词根的基本含义是 house (房屋), 即(1)供人居住的建筑物(2)动物的居住场所, 如洞穴、巢穴、鸟窝等。 “Ecology”一词的原义是研究人类及生物居所的一门学问。

 

《新牛津英语词典》(第二版)(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dited by Judy Pearsal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Ecology, noun, the branch of biology tha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of organisms to one another and to their physical surrounding.  - ORIGIN late 19th cent. (originally as oecology): from Greek  oikos ‘house’ + -LOGY

 

韦氏大词典》(Webster’s Unabridged Dictionary, Random  House, New York, Second Edition, 2001):

Ecology, 1. The branch of biology tha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ncluding other organisms. 2. Also called human ecology,branch of sociology concerned with the spacing and interdependence of people and institutions. Also, oecology [1870-75;earlier oecology, < G Ökologie  <  GK oik[os] + -o- -o- logie  –LOGY;term introduced by E. H. Haeckel]

 

 

4 英语科技文献中的定义

 

Ec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 Haekel)(1866) 提出来的。他认为,Ecology是研究动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随后,国际上一些生物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重点,先后提出了各种关于Ecology的定义。

查尔斯所著《生态学》(Ecology)一书(第2页)中说[95]:

Ec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that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organisms. 所著(Ecology是研究决定生物有机体的分布和丰度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莫尔斯(Manuel C. Molles) 所著的《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一书(第2页)中说[96]: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麦卡锡所著《生态学》(第2版)(Ecology, Second Edition)一书(第1页)中说[97]: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Ec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关系的学科)

 

戴维斯等所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原理》(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一书中(第130页)说[98]:

   Ecology, the study of the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livein a particular physical environment,……(Ecology是研究生活在某一个特定地区的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得学科)

 

恩格尔等所著《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Environmental Science: 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一书(第48页)中说[99]:

   The science of ec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way organism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their nonliving surroundings. (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方式的学科).

 

生物学家史密斯(Smith,1966)认为,eco 代表生存之地,Ecology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生存之地之间相互关系得科学。因此,Ecology 可以称为环境生物学(environmental biology)[100]。

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1980)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得学科[101]。

  

6 Ecology”教科书中的研究内容

 

莫尔斯(Manuel C. Molles) 所著的《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生态学:概念与应用)一书的主要内容是[96]:

SECTION I: NATURAL HISTORY (博物史)

SECTION II: INDIVIDUALS (个体)

SECTION III: POPULATION (群体)

SECTION IV: INTERACTIONS (相互作用)

SECTION V: COMMUNITIES (群落)

SECTION VI: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S (群落和生境系统)

SECTION VII:LARGE-SCALE ECOLOGY (大规模生境学)

 

查尔斯(Charles J. Krebs)所著的《Ecology》(Fifth Edition)一书中的主要内容是[97]:

PART I : What is Ecology (什么是生境学)

PART II: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Populations (群体分布问题)

PAR III: The Problem of Abundance: Populations (群体的丰度问题)

PART IV: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at the Community Level (群落水平上的分布及丰度)

 

在麦肯奇尼等人(Aulay Mackenzie, Andy S. Ball and Sonia R. Virdee)所著的《Ecology》(Second Edition)一书中的主要内容是[98]:

Section A: - Introduction to ecology (生物环境学导论)

Section B: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环境的适应)

Section C – Climate (气候)

Section D – Water (水)

Section E – Temperature (温度)

Section F– Radiation (辐射)

Section G – Nutrients (养分)

Section H – Population ecology (污染生物环境学)

Section I – Competition (竞争)

Section J – Predation (捕食习性)

Section K – Parasitism (寄生方式)

Section L – Mutualism (共生方式)

Section M – Life history patterns (生命史类型)

Section N – Behavioral ecology (行为生物环境学)

Section O – Population genetics (群体遗传学)

Section P – Ecosystem processes (生物环境系统的演变过程)

Section Q – Communities (群落)

Section R – Community dynamics (群落动力学)

Section S – Biomes (生物群落区)

Section T – Harvesting (收获)

Section U – Pest control (病虫害控制)

Section V – Conservation (自然保护)

Section W –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污染与全球变暖)

Section X – The ecology of agriculture (农业生物环境学)

 

上述几种《Ecology》教科书的主要内容表明,《Ecology》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所以将“Ecology” 译为“生物与环境关系学”,“生物环境学”,甚至“生境学”,较为妥当;其中以“生物环境学”,较为容易为人接受,最为妥当。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1895)把 “Ecology”译为“生态学”,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中国。 在我国李顺卿先生(1939)曾经建议把Ecology 译为“环象学”[96]。此后,由于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对于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6 Ecology”不是生态学

 

    根据上述汉语辞书的解释,“生态”一词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按照人们的通常的思维逻辑,在汉语里,“生态学”就应当是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的学科。

 

    在英语辞书中,“Ecology”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科,作为一个学术用语,“Ecology”是指“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和相作用的科学”。

   在科学文献中,Ecology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that determines the distribution and abundance of organisms.( Ecolog是研究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根据上述辞书和科学文献中提供的资料分析,Ecology 一词的定义与汉语中的“生态”一词的固有含义,完全不同。因此,“Ecology”不是生态学。在汉语里,把“Ecology”译为“生态学”,十分不妥。

Ecology” 是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学科”。因此,“Ecology”被译为:“生物与环境关系学”,“生物环境学”,“环境生物学”,甚至“生境学”,较为妥当;其中以“生物环境学”,较为容易为人接受,最为妥当。

早在1895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三好学首先把 “Ecology”译为“生态学”,后经武汉大学张挺教授介绍到中国。 在我国,李顺卿先生(1939)曾经建议把Ecology 译为“环象学”。此后,由于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的不同,不同的学者又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在国内学术界,由于人们对“生态”一词的理解和用法,各抒己见,不尽相同,所以对于用“生态”一词组成的词组、短语,或者术语的使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存在很大的争议。

 

7  结论和建议

(一)根据汉语辞书的解释,“生态学”应该是指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或者“生物的形态和状态”的科学。

(二)在英语辞书里,“Ecology”一词的原义是研究人类及生物居所的一门学问。

(三)在科技文献里里,术语“Ecology”的定义是Ecolog是研究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

(四)英语的“Ecology”一词的内涵,与汉语的“生态学”,不等值、不等价;两者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对象,完全不同。将“Ecology”译为“生态学”,十分不妥,而译为 “生物环境学”,则比较妥当。

(五)“生物环境学”与“人类环境学”,是两个相距甚远的不同学科。“生物环境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生物学的研究领域;而“人类环境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地学科学的研究领域。目前人们通常所说的“环境科学”,主要是指研究人类的生存环境污染及其治理问题的科学,或学科。

(六)将“Ecology”译为“生物环境学”,将会使那些坚持主张使用“生态环境”的人,望而却步,从而结束“生态”和“生态环境”的无休止的争论和在应用方面的混乱局面。

(七)将“Ecology”译为“生物环境学”,专家们也将不会如此热中于编造出那么多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生态学”,从而可以结束“生态”和“生态学”的概念被肆意滥用的混乱局面。

(八)“生态”一词,从环境科学领域里淡出,将有助于我们排除干扰,集中人力和物力,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大气环境、水环境的污染和治理问题。这正是我们环境科学工作者所热切期待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