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面对一个鲜活的生命不该失去,但它失去的时候,就来讨论责任、良知。都免不了带有伤感和愤怒,同时也会伴随着太多的无奈。从近日发生与医院相关的事例,件件都在抨击着我们,人们自然也一次次的拷问,这接二连三事件的发生究竟是为什么?遗憾的是我们依然没有一个据有说服力的答案。因为人们始终没有找到问题频发的症结。
这一切我们或许可以归结到制度不严,我们也可以归结到医务人员的道德丧失,我们还可以归结到人性的沦丧。但是当把这一切汇集在一起,我们才发现原因所在,是缺少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因为失去对生命尊重,所以才会让人性、道德、制度全都变得虚无。
《西安晚报》9月5日报道,乾县一名32岁孕妇孙秋芳,9月3日下午突然肚子痛,被乾县人民医院救护车拉到该院妇产科治疗。然而孕妇在医院出现紧急情况时,却因找不到大夫,孕妇连同腹中胎儿双双死去。这次她没有靠顽强的生命力等到大夫的出现,也没有创造生命的奇迹。当她离别这个世界的时候大夫来了,但她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宣布这位孕妇的死亡时间。
失去心爱的妻子和未出生的婴儿,丈夫心如刀绞。此时无论做上父还是没有,见此景都可以想象得出那种悲愤和绝望,又何况人在医院却找不到大夫的情况下,那种愤怒可想而知。我是做了父亲的人,我有守候在产房外祈祷上苍,保母子平安心情焦虑的感受,对于女人来说生产就如同鬼门关前走一遭,阴阳之间如同就是一张窗户纸。
然而,在医院由于周六值班大夫少使得这张窗户纸彻底破碎了,我们暂且不分析丈夫失去亲人后情绪激愤时对事件的描述,单从院方给出的解释和5.5万元赔偿金就可以断定医院对此事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网友在讨论中提出这类事件是常有的事,几乎每个医院都存在。虽然笔者不同意此类说法,但确实找不出强有力的理由加以驳斥。带着疑惑向在做医生的朋友求教,求证此话的真实性。对方的表示:这也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又可能问题出在周六大夫少?还要等唯一在做手术的大夫完成手术,特别作为二级甲这样级别的医院出现这样的事,是绝对不应该的。笔者自然同意他的说法,但不解的是医院怎么会出现当患者或是孕妇在出现危险状况时候找不到大夫呢?
我查阅了关于乾县人民医院的相关资料,发现这家医院是与共和国成立同时诞生的医院,它是乾县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类医院,而且在1996年就被评为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所谓二级甲等,这是表明在二级医院中,无论从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方面,在地区内是绝对的一流,它是全县医疗卫生的核心。而且乾县人民医院的办院宗旨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爱健康”,追求的是“定位准确,做精做强,不搞恶性扩张”的建设原则,实现强化医院管理,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院整体形象。而起它与大多数医院一样24小时免费接县境内住院患者。开通高效、快速的绿色生命通道。急救、通讯设备齐全,制定紧急应急预案,能迅捷反应,具备突发事件现场救治以及诊治能力。
这一切足以表明乾县人民医院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一路走来的辉煌。然而再美的词藻和宏伟蓝图以及医院的文化宣传,此刻也显得苍白,也无论把自己装扮的怎样的完美天使,也将被一次事件所引发的质疑打得百孔千疮。它又一次暴露文章只做在纸上,宣传只停留在嘴上,文件只放在桌上,制度只挂在墙上,却唯独少了把职业道德、尊重生命放在心上,脚踏实地的践行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想。试问:难道24小时全天候只是一个传说?
在医院,居然在孕妇危在旦息,找不到大夫,至母子去世,难道这仅仅是反映了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完备?显然不是,而是道德的荒漠,是人性的危机,是良知的泯灭。原本是救死扶伤的医院,变成漠视生命的场所,那么医院存在的社会意义究竟有是什么呢?5.5万元的赔偿金是否合理?姑且不论。但它挽救不留失去的生命,也挽救不了医院自毁社会形象所付出的代价。难道孕妇的死唤醒不了医院麻木神经?难道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警觉?
对于医院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创新管理,是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命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对生命的冷漠。通过乾县人民医院的孕妇之死,拷问的是医院以及医生的职业情操与社会良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要靠宽容和理解,更要靠医院和医务人员的自律,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再善良的心也伤不起。文/随意【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