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摄像头下公然造假“没啥可怕”?
文/随意[原创]
连续两天《焦点访谈》用事实披露了秦皇岛昌黎县野力公司葡萄酒制假贩假的全过程,帮我们解开了假酒的内幕,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疑问,如果问葡萄酒多少钱一瓶,您可能会说几十块钱的也有,成千上万的也有,那要看品牌、品质和产地了。那您听说过五块钱、十块钱就能买一瓶葡萄酒吗?这样的酒属于什么品牌?它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它的产地在哪儿?这样的酒是怎么造出来的呢?这样的葡萄酒,你又喝过多少?叫人看了有点目瞪口呆,
【假酒与危害】一瓶假酒的形成:酒汁占百分之二十,其余都是水,颜色不够添颜料,从外观到口感还要用特殊的原料调制,葡萄酒的颜色及酸度全靠辅料调。这些用水、酒精、香精、色素调制出来,甚至不含一点葡萄原汁的假葡萄酒是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影响呢?专家指出“由于这种不规范的生产,更容易造成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污染,甚至一些有害物质的侵入,比如说生物胺、赭曲霉毒素的超标。这些有害物质会引起我们头疼、心率的不 正常,甚至致癌。”
目前这样的假酒大量的流入市场,特别是北京市场。北京回龙观交易市场是北京市主要的酒类批发市场之一,这里有几十家摊位批发各种葡萄酒,但价格相差得非常悬殊。低价葡萄酒多来自河北秦皇岛市昌黎县的假酒比比皆是。
【打着合法的牌子】这些制造厂家在合法的招牌下干着非法的勾当,这些生产假酒的工厂一般都有正规的生产许可证,找到他们制假却不容易。一是制假在隐蔽处。二是真假通吃,以当地一家知名的企业为例,葡萄酒企业“野力葡萄酿酒公司”院子深处,“更好酒业公司”的生产车间就在这里。一个公司注册了三条生产线,野力是做品牌的,卡斯特和更好是做贴牌的,其实老板就是一个。原来,更好公司和野力公司本来就是一家。用野力公司的名义来生产真酒,用更好公司来做假酒,谋取更大的利润,同时也规避检查。所以即便是检查,不深入只能看到真酒,假酒看不到。
【监控下的胆大妄为】摄像头下公然造假。在不少葡萄酒厂的车间里都安装着监控摄像头,这些摄像头都连通到当地质监部门,还设有专人监控。但在不少酒厂里记者看见,工人们就在这些摄像头底下,毫无顾忌地灌装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在嘉华酒厂成批的假冒长城葡萄酒就直接堆放在监控摄像头下面。经理居然告诉记者:“没事,没事,我都不怕你怕啥呢?”
【不作为的后面】为什么在摄像头下公然造假“没啥可怕”?这些摄像头都连通到了当地的质监部门,还设有专人监控。但在不少酒厂记者看到,工人们就在这些摄像头底下,就直接面对监控摄像头违法操作。监控镜头原本是为了消费者保驾护航,可惜在这里它只是个摆设,现代化的设备反而成了官商勾结联络装置,我们不用猜,也知道监管部门在此时充当了制假贩假的帮凶。对这样规模化,长期化制假贩假大摇大摆的在监控之下大行其道,监管执法部门再找理由也难推责任,况且在当地从用于葡萄酒厂用来勾兑假酒酒精。到附加材料有色素、酒石酸、柠檬酸、柠檬酸钠、丹宁、香精等,再到印刷假冒的名牌葡萄酒包装和标签,形成一定规模的造假产业链。这显然不是我们要的“中国制造”,但是它偏偏有保护伞使这种“中国制造”泛滥。
【体面地官话】更可笑的是当记者问到,下一步如何开展治理工作时。我们的领导很体面地说出“以《焦点访谈》为契机严查制假贩假”,这还真的符合时下我们一些部门官场 的腐败的工作风格,平日里不闻不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题暴露便是严肃查处一副“包公”形象,还以《焦点访谈》为契机?央视也用不着要这个面子,多想想自己该做的事,少跟着不法商贩做坑害消费者的事该多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