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笑(音频专辑)01/53徐云志王鹰

(2013-02-20 11:58:53)

(点击以下图片欣赏)

徐云志(1901-1978) xú yún zhì “徐调”创始人、苏州弹词前辈名家。原名徐燮贤,艺名徐韵芝(19岁那年自己改名“云志”,意有“凌云壮志”之意!),与何占春(中国评弹理论家)私交甚笃。江苏苏州人。

三笑故事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苏州弹词,最早的弹词曲本《三笑缘》为明代玉遮山人所作。现存最早所见  的是清代乾隆55年重编,嘉庆5年的抄录本《最新编重辑曲调三笑姻缘》。徐云志是近百年来弹唱《三笑》艺术成就最高的弹词艺人。
徐云志(1901.11.17-1978.12.17)
弹词宗师、“徐调”创始人、苏州弹词前辈名家。原名徐燮贤,小名荣生,艺名徐韵芝(19岁那年自己改名“云志”,意有“凌云壮志”之意!)。江苏苏州人。幼时家贫,出生在大太平巷,11岁迁居曹胡徐巷棉花弄,这一带为丝织工人集居区,从小随工人习唱小调、小曲。14岁投师夏莲生学弹词《三笑》,两年后离师登台单档演出于江浙一带。20世纪20年代初,他凭借嗓音好、音域宽的条件,在弹词唱腔体系的框架内,广泛吸收了民间山歌,小调,京剧露兰春唱腔,小贩叫卖声,道士通疏,寺庙诵经等音乐素材,创造了圆润软糯、婉转动听的新腔,并在演出中逐步受到听众欢迎,世称“徐调”,为现代苏州弹词的主要流派唱腔之一。1927年光裕社举行会书时,一回《点秋香》,一曲“徐调”,哄动评弹界,从此名传书坛成为响档。1933年,百代唱片公司为其录制了弹词开篇《狸猫换太子》(笔者注:《狸猫换太子》为系列开篇,共有十支开篇,由徐云志的好友顾坤甫专门为其创作,徐云志对其中的第七段《寇宫人》唱的最为满意,所以在百代公司录音时唱的便是这段,出版时仍定名《狸猫换太子》。同时出版的还有《三笑-兄妹相会》和《三笑-周美人上堂楼》。)一经出版,红透江南,风靡上海,这张唱片也与京剧名家周信芳先生的《打严嵩》一起成为了当时最为畅销的两张唱片。“徐调”是流传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弹词流派唱腔之一。1947年,曾在上海市评话和弹词研究会出版《云行集》。徐老成名后长期在上海演出,1956年加入苏州市人民评弹团。说书风格鲜明,所起祝枝山、大踱,二刁等用色形象生动,令人捧腹,大腊梅、小石榴等脚色逼真传神逗人发笑;说表轻松活泼,幽默风趣,且常脸带微笑,犹如谈家常,给人以亲切感。1957年12月,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曲艺汇演,获得了文化局给予的荣誉奖状。1958年8月,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和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1960年7月22日—8月13日,参加了全国第三届文代会,在全国文联作招待演出,会后受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1961年4月,参加江苏省弹词曲调观摩演出,徐老的《大闹明伦堂》被拍成电影,报纸上也发表了介绍其艺术的文章。1963年9,10月间,随苏州评弹团北上巡回演出,先后到过天津、北京、郑州、洛阳、武汉等城市。在北京演出期间,徐老的艺术得到了广泛的好评。中央民族研究所邀请他做报告,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邀请他演唱。在北京演出期间,周恩来总理曾三次前往听书,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结束后与演职人员亲切合影  在北京演出期间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1963年10月1日,应邀参加国庆十四周年庆典,并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再一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等中央领导的接见!1978年12月17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病逝,享年78岁。嗣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党中央副主席陈云同志和党中央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元帅送了花圈。

王鹰 弹词女演员。1950年从父王筱春学《落金扇》、《白蛇传》、《双珠球》,又曾弹唱《秦香莲》。1956年3月加入苏州市人民评弹一团,与徐云志拼档弹唱《三笑》、《碧玉簪》、《贩马记》、《宝莲灯》、《合同记》。1958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1963年曾赴京演出,1982年赴意大利演 出。说表轻松活泼,起《三笑》中二刁脚色颇有特色。擅唱“徐调”,并在实践中吸收“王月香调”、“翔调”快节奏特点,发展出“快徐调”。1981年调苏州评弹学校任教,后任副校长。 

三笑(音频专辑)01/53徐云志王鹰


此处打开

《徐云志》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王鹰》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