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12月9日是一二九运动的纪念日,不过中国股市却迎来本轮牛市的首个暴跌日,从最高点到最低点,出现200点的盘中大跌。这当然是预料之中的事,否则按这种每天30-100点的上涨速度,年底就要4000点了。
在累计上涨超过1000点以后,在3000点附近,很多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百股涨跌到跌停,或百股跌停到涨停。这实际上是无法预测的,有运气好的人把握了两个拐点,获得了超额利润,不过这多半就是运气。运气不好的人则会两面挨耳光。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最需要考虑的就是未来的大趋势,并且从历史经验中寻找高概率的获利避险之道。
这到底是一轮牛市,还是象2003年10月开始的熊市中的大反弹,或是2010年下半年2319点开始的约800点的反弹?或是2012年12月5日左右开始的反弹行情?还是一轮大牛市的开始?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判断:
1、熊市持续多长时间了?
如果熊市持续的时间不长,很可能就是反弹,否则就可能是反转。上一段说到的三次反弹,离牛市的最高点时间都不够长,调整不够充分,因此行情很容易夭折。然而本次的行情,从2007年的历史大顶算起,已经有7年了,从2009年的3478点算起,也接近5年了,以往最长的熊市是2001年那次,也不过49个月。从其他国家最近百年的股市熊市史来看,除了日本和台湾地区外,很少有熊这么久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牛市的概率大而反弹的角度小。
2、成交量放大了多少倍?
如果是反弹,成交量较低点放大应该很难超过5倍,而牛市的话,放大10倍很正常。刚才看了中金的一个报告,统计显示,以往牛市来临时,第一波的暴涨行情成交量平均要放大10多倍。本轮行情成交量放大也在10倍以上。牛市的概率更大。
巨大的成交量意味着增量资金入市。现在每天成交量都接近甚至超过保证金余额了,如果不是增量资金入市,岂不是每个人的所有资金当天都在买进?为什么有增量资金入市?放眼中国,还有比股市更安全、收益率更高、容量足够大、流通性更好的市场吗?既然有增量资金入市,这个过程就不是两三个月就结束的,不可能两三个月内又出现了非常安全年化回报20%的投资品种且规模高达2万亿。而且既然高位入市,赚5%就走显然是不满足的。
3、市场估值高不高?
一般如果上一轮熊市的泡沫还没有挤干净,则股市较大幅度的上涨往往是反弹。大牛市的估值都足够低,中外股市基本如此。2000点时,大盘股市盈率到了8倍。这是美国股市20年大牛市起步时的估值。最近银行股大涨,但其实市盈率没有一个超过10倍的,再涨一倍就是早晚的事。
所以我个人倾向于12月9日的下跌是调整,而不是行情的结束。没有一次牛市是在6个月内就结束的。有大量的人还要去证券公司开户入市,我在写文章的时候,有夫妻在床上商量如何调配资金增加股票仓位。有很多人一路踏空大盘股,好不容易有调整,多少要买一点……
牛市和熊市中的调整不太一样。牛市典型的特点就是调整比较干脆,短期内大跌,比较迅速地完成调整。而熊市中一般是漫长的阴跌。这个可以回顾历次牛市中的调整。正好有投资人做了历史数据的统计,可以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