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内的遗留米轨残段<<

标签:
滇越铁路叙昆铁路滇缅铁路昆河铁路丁目 |
分类: 铁路史考论 |
大概上小学的时候,我开始注意到昆明城内有许多蜿蜒的米轨铁路,那时它们刚废弃不久,静悄悄地横在闹市里,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关于云南铁路过去的传奇故事,于是我就一直都梦想着把它们的来龙去脉弄明白。经过多年断断续续地实地考察和反复走访(可惜很多以前的状况由于没有相机而错过了影像的记录),后来又参考了一些史书里的相关内容,总结成了这篇《昆明城内的遗留米轨残段》,算是对历史和热爱云南米轨铁路的人们有个交待,其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望指出。http://s13/mw690/001Ps1Jhzy7qUnL9s8A4c&690
众所周知,我们今天看到的昆明市内的米轨铁路是由昆河线、昆石线和昆小线构成的,是昆明铁路枢纽的米轨组成部分。时至今日,有一部分曾经存在过的米轨线路却鲜为人知,今天它们或露天废弃;或已被拆除;或深埋地下,似乎和现代社会彻底隔绝了,但它们在历史上都曾对云南的铁路交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让我们揭开陈封的历史面纱,来一探其究竟!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初期,米轨铁路是建在昆明市的城郊。到了1950年,昆明市的城市规模还是变化不大,仍旧保持在清末的范围上,基本上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五华区的行政版图大小。随着后来城市的发展,市区逐步向东扩大,原来建在城郊的几条米轨铁路也被盘龙区囊括了。为了城市的发展和城内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转,城市里的米轨就这样被废弃或拆除了,最重要的两个时间是1979年和1998年。
http://s1/middle/63ebec2bxba688ac65af0&690
1958年4月扩建巫家坝机场时,昆明南至呈贡区间线路改道,线路由昆明南站出发后,沿老线过双龙桥到达南窑后利用抗战时期修建的环城线朝东北方向下行,到达拓东路道口以北后在环城线K3+372处分岔,在此设拓东线路所管理北站上下行车调度,新建分岔线路折向东南经过黑土凹站与昆沾线(解放后对叙昆铁路实际通车段的称呼)会合,图2所示就是改线后的昆河线进入黑土凹站的岔道残段;再南下经牛街庄,小喜村直至呈贡接轨,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昆河线下行走向。
http://s9/middle/63ebec2bxba6890d1cb18&690
1979年1月南站开始拆除,在盘龙区内的米轨线路在80年代初退出了昆河线下行方向的主力地位(1977年昆河线下行始发站迁至昆明北站,下行沿用了昆小线约4公里的一段路线至黑土凹站并入昆河线正线;而昆河线的0公里应该还是从当年的拓东线路所以后算起)。南站拆除后,整条1958—1959年改道的线路保留了双龙桥至黑土凹站一段线路,进行一些少量的煤碳运输,当时的双龙桥东南岸就是一个煤站,有两股道,图3所示为拆除后的现今状态。几年以后该线路彻底废弃。废弃后的线路及其配套硬件设施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一直蜿蜒存在于盘龙区内,成为市内的脏、乱、差之所在。线路包括在北京路、环城南路、吴井路、拓东路、环城东路上都遗留有大型道口设施,在金汁河及其支流上有两座桥梁,在南窑有一座小型钢桥,构成了昆明市内最长的一段废弃米轨铁路。
http://s1/middle/63ebec2bxba68926cf340&690
叙昆、滇缅两条铁路同时开工修建于1938年12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西南战略交通建设工程,最后因为滇西战局恶化和材料紧张等原因分别于1944和1942年被迫停工。今昆小线、昆石线就是当年叙昆、滇缅铁路的现存残段,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缅印战区内的历史遗迹。
为使叙昆、滇缅两线与滇越铁路联通,1938年12月叙昆铁路工程局在滇越铁路昆明南站K464+398处(今南窑附近)与昆明总站(今昆明北站,于1938年在小厂村动工兴建,是叙昆、滇缅两线的终点和起点站)间建成联络线4.9公里。这条线路由于旁近当时的旧昆明城西侧,又会同叙昆—滇缅、滇越三线对旧昆明城呈半包围之势,故史称环城线。抗战期间昆沾(叙昆铁路实际铺轨段)、滇越两路往来车次较多,列车在昆明北站到发,运输不便。1945年5月川滇铁路公司在昆沾线出岔修建482米与环城线相连的联络线,史称东庄直达线。这两条线都属于叙昆、滇缅铁路的配套工程,其中东庄直达线于1958年被拆除,现在已经难觅其踪迹,现根据其线路全长可以大致推算出它分别在环城线与昆小线上面的出岔点,地点大概在今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一带。
http://s16/middle/63ebec2bxba689464935f&690
截止今天(2012年3月初)为止,文中所列出的环城线与昆小线分岔点残段、小龙村残段和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原云南工学院)残段已被陆续拆除。
http://s7/middle/63ebec2bxba68963856b6&690
目前还剩下的残存米轨线路包括:席子营村北面的昆小线绿化带土层下埋有环城线小部分未拆除残段;小龙路旁的停车场(友谊宾馆后面)内还有近40米的环城线残段,埋嵌在停车场水泥地面里(图5);菊花机电市场内至黑土凹站的近百米的昆河线残段还在,它们有部分裸露在外,有部分则埋嵌于道路中。
http://s3/middle/63ebec2bxba689844fae2&690
根据当年的环城线席子营(昆小线穿金路道口右侧)至拓东线路所区间的走向,其它还有一些地方推测也有可能在地面下埋有废弃米轨:如苏家村南侧的体电所(其北门处、苏家村金汁河上曾有一座铁路桥,图6为现在的铁路桥旧址)、人民东路和环城东路交汇处的水电十四局大院内。有如2008年从昆明理工大学新迎校区内挖出废弃环城线残段一样,上述两个单位院内很有可能也埋有环城线残段。http://s6/middle/63ebec2bxba689a26ebe5&690
http://s14/middle/63ebec2bxba689af7636d&690
http://s16/middle/63ebec2bxba689f2f23ff&690
http://s9/middle/63ebec2bxba68a0401808&690
http://s6/middle/63ebec2bxba68a0f86605&690
http://s1/middle/63ebec2bxba68a6a8dc20&690
|
||
残段名称 |
残段起止 |
现今状态 |
原滇越铁路滇段残段 |
A.双龙桥东南岸至南窑
|
1998年被拆除,改为绿化走廊 |
1958—1959年因巫家坝机场扩建改线后的昆河线残段 |
B.拓东路道口以北至菊花村公交车场西北侧 |
1998年被拆除,改为绿化走廊 |
C.菊花机电市场内至黑土凹车站昆明北站端咽喉处
|
仍然存在(图7、8所示为现今状态)
|
|
原叙昆滇缅铁路与滇越铁路联络用环城线残段 |
D.原环城线与昆小线分岔点残段:穿金路昆小线道口右侧至席子营村北面 |
2009年被拆除,改为绿化带(图9、10为拆除以前的环城线与昆小线分岔点及其后线路状况) |
E.昆工新迎校区(原云南工学院)残段:校区靠昆小线北墙内至白龙路道口 |
2008年被拆除,建成花园和道路(图11、12为拆除前的环城线白龙路废弃道口及其北侧状况) |
|
F.小龙村残段:白龙路道口至友谊宾馆后面停车场 |
2007年被拆除,建成小龙四方街(图13为拆除以前状态) |
|
G.拓东路残段:苏家村体电所南墙至原拓东路道口以北
|
1998年拆除大部分路轨,但在体电所南墙根处残留有少量枕木,2011年底被全部拆除 |
|
H.南窑残段:南窑北京路左侧至拓 路道口 |
1998年被拆除,改为绿化走廊 |
|
注:A至H对应图1上所示的相应地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