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跟着老王品许昌
跟着老王品许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867
  • 关注人气:1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烙馍卷葱,叽哩咕咚

(2019-07-16 16:28:21)
标签:

情感

文化

健康

美食

在河南,有一道美味面点,这道美味可以变幻出无数种吃法,而且每变换一种吃法的味道都能让人津津乐道,难以忘怀。

那是啥?哈哈,不是别啥,就是烙馍。

“烙馍省,蒸馍费,想吃锅盔卖了地。”在河南流传的这句俗语,一语道破了烙馍在节俭度日的时代中的地位。因为,烙馍的最大优点是节约面粉和燃料。

制作烙馍时,需要一种专用的工具——鏊子,它是一种生铁材质,中微凸,四围凹褶,三只脚的锅子。俗语说:鏊子没腿(砖)专等着来。三块砖头呈120度竖立排列,鏊子灶就成了。烧火极有讲究。小时侯我烧鏊子常常是:麦秸塞满锅底,不见火苗,只见浓烟,整个院子就像一个战场,又呛又熏,让人眼中含泪,脸上挂灰。

烙馍是温水和面,面软而不硬。擀面要求厚薄均匀呈圆饼状,少撒面粉,否则馍会发黄发燋,色泽差。熟练的农村妇女一条擀杖能供三张鏊子,烙出来的馍皮薄如纸,圆如月,白如雪。

传说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时,在农村曾目睹乡村妇女擀烙馍的精彩表演:一女子于面案前,一手扶擀面杖,另一手一推一翻,迅即擀出薄如蝉翼、大如银盘的面饼,再用擀面杖一挑、一挥,那面饼便飞落在东边的热鏊子上,接着又一张飞向了西边的热鏊子上;烧鏊子兼顾翻烙馍的人,一手续柴,一手持翻馍批儿将鏊子上的面饼一挑一翻后,再挑起烙馍一甩,烙熟的饼划出一道弧线稳稳的落在用高粱杆编制的馍框里。看到几个人配合默契,动作娴熟的样子,乾隆皇帝看傻了眼。遂说:“高山出俊鸟,民间出奇人。”

关于烙馍的吃法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烙馍卷菜。

一张烙馍可以卷豆腐皮、卷鸡蛋、卷土豆丝、卷绿豆芽、卷粉条、卷馓子、卷油条、卷卤肉、卷大肠等等,从荤到素,无所不能。记得曾经看到一小吃摊儿的牌子,名曰“烙馍卷一切”。由此可见,烙馍无所不能的本色了。

在我的记忆中,烙馍卷葱才是最好的美味。“烙馍卷葱,叽哩咕咚。”这是一句流传在河南老家的俚语。

曾记得,傍晚时分,在地里忙碌了一天的母亲回到家中,匆匆洗一把脸走进厨房,抓起一张烙馍,拿起两棵摘洗过的大葱往烙馍中间一按,啪的一声将葱叶掐断再往烙馍里一压,一卷,手拿着烙馍卷葱吃起来。看着母亲吃得幸福,自己也有样学样地卷了一张烙馍,咬一口,烙馍筋道有嚼劲,大葱辛辣生脆,确实是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烙馍卷葱,父亲曾经给我讲过两则小故事。

说有一家地主,非常仔细,平素就喜欢吃烙馍卷大葱。他每次将烙馍卷好后,烙馍卷的尾部常常露出来一节葱,吃的时候,先把葱往下一拽,再咬一口;再拽一下,再咬一口。吃到最后,一张烙馍吃完了,一颗葱还是好好的,硬生生地把一张烙馍给哄下了肚。这个故事是说,地主家的好日子也是省出来的。

另一则故事说,村里一群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上山去拉煤,所带的干粮都是家人烙好的烙馍。这些烙馍趁热用细布包着,或揣在怀里或裹在包裹里。几个人拉着架子车一路向西赶去,一天晚上,饥肠辘辘的几个人在夜色中看到路边田地里种了很多大葱,遂停下脚步打尖。把车停好,从地里拔了几棵大葱,放在胳膊窝里一捋,用烙馍一卷边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歇过了劲儿,几个人拉起车边走了。第二天早上,有人说:“怎么会这么臭啊?”“是啊,我也闻见了!”于是大家开始寻找臭源在哪,找来找去没要结果。最后,一个抬起胳膊一看,胳膊窝里黑乎乎地一大块大粪。啊!众人惊呼起来,随后翻肠倒肚地呕吐起来。

原来,大家从地里拔的大葱,刚刚被浇过大粪。

记得曾经的场景,农家吃饭时,烙馍一张张地摞在馍筐里,端上饭桌,一家人你一张我一张的卷着菜吃,咬一口烙馍,吸溜一口糊涂,那场景竟然是如此地清晰,如此地和谐。

农家还有农家的规矩,吃烙馍时,有一种最不受人待见的行为叫做掀馍筐。就是说,吃馍的时候,将馍筐里的烙馍一把掀个底朝天,拿出最底下的那张烙馍吃。因为,烙馍一张张的摞在馍筐里,最下面的那张烙馍常常是余温保持时间最长,也是最软和的一张,吃起了口感更筋道、更香。而上面的烙馍则会因为时间而风干变得干燥、吃的时候非常费牙。

所以,大人都会教育小孩,无论什么时候,从馍筐里拿烙馍时,都要从最上面的那一张开始,让软和的烙馍留给别人,这也是一种礼貌和美德。

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烙馍并没有被时代淘汰。在城市的饭馆、小巷,是不是都能碰到卖烙馍的或者烙馍卷菜的摊贩,烙馍还是那张泛着面香的馍,菜只不过变得花样多起来了而已。每每遇到烙馍卷菜的小摊儿,我常常忍不住会卷一卷烙馍,不为充饥,只为寻找记忆中的味道。

烙馍卷菜也好,烙馍卷葱也罢,其实,那一张无所不能的烙馍,卷起来的是人生的烟火味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