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毓智
石毓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036,693
  • 关注人气:14,0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仁均和韩寒语言指纹鉴定

(2012-03-30 10:03:47)
标签:

文化

韩仁均和韩寒语言指纹鉴定

 

        能确认为韩寒自己所写的东西少而又少,我能看到的就是《青春》上的部分杂文,而且很有可能经过别人的加工润色。此外就是韩寒当初泼粪方舟子的部分博文。

        然而,我们却可以用韩仁均所写的《儿子韩寒》作为基础,来判定以韩寒名义出版的作品到底有哪些是韩仁均代写的。因为韩仁均这本书是杂文,所以就比较方便用它来判定“韩寒”的杂文书籍的作者问题。结果,我们发现《儿子韩寒》与以“韩寒”名义出版的《零下一度》、《通稿2003》这两本书是同一个作者所写,它们的语言形式和思想见地都是出自一人之手,然而后两本书则与确认为韩寒的杂文截然不同。

         下面从我们发现的问题中选择一部分,跟广大网友们交流。

 

一、指称错乱暴露出的真相

 

          《零下一度》和《通稿2003》中的不少杂文都是谈“韩寒”自己创作经验的,这很多又涉及到《三重门》等的写作过程。虽然这些作品都是署名“韩寒”,但均为韩仁均所作。所以,韩仁均在以韩寒名义写谈创作经验的杂文时,面临巨大的一个任务,如何调整下面三种不同角色关系:

第一、韩仁均自己写作《三重门》,创作经验是韩仁均自己的。

第二、韩仁均写这些谈创作经验的杂文时,因为是以韩寒的名义发表,就要跳出自己,站在韩寒的角度谈韩仁均自己的创作经验。

第三、这些杂文第一人称的“韩寒(实际为韩仁均)”要把真实作者韩仁均的创作的感受当成“韩寒”的感受来谈。

         这种角色的调整既别扭,又困难,一不小心就会露马脚,结果时常就出现了指代系统上的错乱。下面是《通稿2003》上的两段话:

 

         写《三重门》的时候,出现了两次“一张落寞的脸消融在夕阳里”,一次还是结尾。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为什么连用两次?是前后呼应体现主人公的落寞吗?作者给出得到答案是:作者觉得这句话很好,写到最后忘了前面用过一次,所以不小心又出现了一次。(272

 

        的长篇小说《像少年啦飞驰》里出现过一些人物,但是后来就再也没有交代,为什么?

        是因为这体现了人生的飘忽和沧桑,很多生命都像过客一样闪过,都不能在人生里留下痕迹而感到无奈?

        不是。

        是因为《像少年啦飞驰》是一段一段写的,作者没有打草稿,有些人写到后面就忘了使了。(272页)

 

         “我”指的是韩寒,“作者”与第一人称“我”同指。如果《三重门》和这篇杂文都是韩寒所写,这种叙述方式是不可能发生的。很多网友可能不好理解这一点,给你讲两个平行的情景就比较容易明白。比如,你在书店选中了三本书,你会走到收款处跟收银员边掏钱边讲“读者要买这三本书”吗?不会。你只说“我要买这三本书”。再比如,你昨天在商店里买了一条裤子,不满意来到商店里换,你会跟营业员说“顾客穿着不合适想换一条”吗?不会。你只能说“我穿着不合适想换一条”。这里的“读者”和“顾客”的使用是指代上错误,它们只能指说话者之外的第三方。

         同理,上述引文中的“作者”只能指“我”(韩寒)之外的第三方。在写作的过程中,韩仁均是站在“韩寒”的位置谈“韩仁均”(第三方)的创作经验,忘记了此时的“韩寒”和“韩仁均”是穿同一件马甲,应合二为一,所以就出现了指称上的混乱。

       

二、爸爸与儿子的地位颠倒

 

         韩仁均为韩寒写这些文章时,实际是在装“儿子”,但是不时也流露出“爸爸”的身份。特别是叙述韩寒表现不好时,不自觉就以家长的身份“跳出来”说话。例如:

 

         我参加过很多次学校的作文比赛,成绩之差,让人发指。(通稿2003272页)

         不仅是这样,挖空的词语一般更让人发指:文中划线的地方应该填词语是“居然”还是“竟然”。(通稿2003, 275页)

 

         韩寒多次作文比赛成绩很差,显然是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行,对韩寒自己来说,只能是“羞于见人”、“羞愧难当”或者“无地自容”,只有作为父亲的韩仁均才会有“让人发指”的感觉。“让(令)人发指”只能是对他人做了极为不合理事情的反应。上述第二例“让人发指”就用对了,是作者对出题者的不满。

 

三、叙述的角度、过程和用语的一致性

 

        对于同一件事情,让两个人来描写,所描写的内容、特别是词语的选择会大不一样。然而,在描写同一事件时,韩仁均与韩寒的叙述则高度一致,只有同一个作者才会有的“一致”。下面举两个例子:

 

 

1、韩仁均《儿子韩寒》(32页):

         尤其是他刚进校时的第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我》,令当时的副校长、韩寒的语文老师彭老师赞不绝口。

 

2、韩寒《零下一度》(177页):

        我在初中转到一所不错的学校,语文老师是副校长,一看我的第一篇作文《我》就赞不绝口。

 

         说明:上面两段话都提到了语文老师“副校长”,而且用同一个词语“赞不绝口”来描写语文老师的感受。这种两个不同作者的高度一致,虽然不是完全不可能,但是可能性很低。再看两个相似的描写,它们出自两个作者的可能性为“0”。

 

1、韩仁均《儿子韩寒》(32页)

        进去是摸底考试,三门功课韩寒考了273分,平均91分一门。韩寒心里想:还好,也许可以进入班里的前五名。后来成绩单出来,一看排名,只有42名,倒着数反而方便。

2、韩寒《通稿2003》(177页)

      第一次考试三门课我考了273分,平均91分一门,不错了。我估计应该在班级前五名,结果一看成绩单愣掉,四十二名,能倒着数了。

 

         这种叙述方式和词语选择的高度一致,是不可能发生在两个不同的作者身上的。

 

         这方面的例证还有很多很多,上面只是举例性质的,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比较这三本书的作者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