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匾额的书法艺术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7/23/11a6f2ed36f.jpg 药 师 殿
赵朴初(1907-2000)安徽太湖人。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和西泠印社社长等职。是中国当代佛学大师、书坛泰斗和杰出的诗人。其书法脱胎于李邕、苏东坡,以行楷书最善,结构严谨,笔力遒劲且有雍容宽博的气度,隐隐透出一种佛家气象。
别人索书朴老总是有求必应,且分文不取,所以求者甚众。在中国的旅游胜地,尤其是佛教寺院几乎都有朴老的题刻,数量之多大概在中国当代无人能比了。
药师殿三字用笔刚柔相济,方圆并施。于严整中见雄肆,沉静中寓动宕。老劲苍秀,古穆渊雅。倍衬映佛殿的庄严。
匾额金地黑字,边缘饰以万字不到头边框。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7/22/11a6f2e1273.jpg
最 胜 觉 场
匾额悬于金刚殿后门,无边饰,金地黑字。
书家龚勉,生于1536年,卒年不详。字子勤,号云屋,后又改号毅所。官居浙江右布政使。
“最胜觉场”四字,正楷书写,用笔圆润浑厚,立意古朴高雅。四字虽笔画繁多,观者却无压抑之感,疏密处置得甚妥。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7/23/11a6f2e91b0.jpg
大 雄 宝 殿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中年后以字行。号石荒、沙村、决明、兰沙等。浙江宁波鄞县人。历任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考古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其书法远宗汉魏,近取宋明,于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诸家,用力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强"书风。篆、隶、行、草、楷俱精。所作榜书大字,雄浑刚健,气势磅礴,堪称旷世罕见。
灵隐寺大雄宝殿原匾1953年重修时也由沙老所书。文革时期,其兄被打倒,有好事者将匾上书家署款抹去。后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在参访灵隐,亲王问起此匾书家?随者谎称佚名。此事经总理责成后,有人速请沙老补题款。可沙淡淡地说:“要么就重写一块匾。单是补名字就不补了。”
此匾是沙老1987年重书的。上款“一九八七年季春元月”,下款署“沙孟海题”。“大雄宝殿”四字重笔方劲,纵任奔放,郁勃飞动,有“气吞六合,纵横八极”之势。“大”字撇捺呼应;“雄”字左右的大小参次;宝头盖起按的强烈粗细对比无不体现书家的惨淡经营。
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7/22/11a6f2e6054.jpg
续 佛 慧 命
匾心海蓝地,阳刻贴金字。边饰浮雕金龙、祥云、火龙珠图案。署款“于右任”,钤朱文印。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字右任,号骚心,以字行。陕西三原人。长期任职于国民党政府,官至行政院院长。
于右任对魏碑下过很深的功夫。清代中叶以来,学魏碑而能出己意者,还是寥寥。他满带“碑味”的行草书,可以说是风格独具了。尤其是行书,中宫紧促,而结构多变。在一种看上去十分随便不经意的把握之中,获得一种奇绝的、从容大气的效果。尤以“易识、易学、准确、美丽”为原则创立的“标准草书”,对后世影响极大。
此匾几乎笔笔中锋,精气内蓄,墨酣力足,静穆中不失灵动,行逸处却又庄重。行草里参以魏碑的沉稳,宁动有致,极富韵味。
威 镇 三 洲
漆金地黑字,四周绘金龙盘云纹图案。
书家不详。“威镇三洲”四字有浑厚饱满,有庙堂气象。“威”字二撇稍显呆滞。http://182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8/5/9/7/22/11a6f2de12e.jpg
壑 雷 亭
壑雷亭建于宋代,亭名取自苏东坡的诗句: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宋时建有水闸,用来蓄水排洪。游人在亭内可以观赏到“一时变作跳空雪,万众惊闻喷壑雷”的壮丽奇景。
楚图南(1899—1994)曾用名高寒、楚介青,楚贞,楚曾等,云南文山人。著名外交家、教育家、翻译家。曾任对外友协会长、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
壑雷亭匾漆金底,无边饰。书法有颜真卿的宽博雄强,兼具何子贞的温柔敦厚,中锋用笔,楷书中掺入隶笔,笔意含蕴,清宁恬和。(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