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诗五言律诗韵编第六部分(e  o)声韵

(2013-03-10 14:40:34)
分类: 唐诗韵编

 

唐诗五言律诗韵编第六部分( o)声韵 

    

李世民  临洛水(河、罗、波、歌)

   春蒐驰骏骨(1),    总辔俯长河(2)

   霞处流萦锦(3),    风前瀁卷罗(4)

   水光翻照树,      堤兰倒插波。

   岂必汾阴曲(5),    秋云发棹歌。

 【注释】:、春蒐(sou):春天打猎。《左传.隐五年》:“故春蒐,夏苗,秋狝(xian),冬狩。”  (2)辔(pèi):驾驭牲口的缰绳和嚼子。  (3)、萦:一作“云”。  (4)、瀁:同“漾”。  (5)、“岂必”二句:形容君王宴饮游幸时的欢乐。《文选.汉武帝秋风辞并序》载,汉武帝幸河东,与群臣宴饮,欢甚,乃自作《秋风辞》云:“……泛舟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汾阴曲,即汾水曲,即以上所引“济汾”事。

    

李隆基  观拔河俗戏(1)(诃、多、波、和)

    壮徒恒贾勇(2),    拔拒敌长河(3)

    欲练英雄志,      须明胜负多。

    譟齐山岌嶫(4),    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5),    先此乐时和(6)

 【注释】:、题下《并序》曰:“俗传此戏,必至年丰,故命北军,以求岁稔。”  (2)、徒:徒众,众人。贾(gu)勇:《左传.成二年》有语:“欲勇者,贾余余勇。”言犹有余勇以待售。  (3)、拔拒:即拔距,古人练武的活动。  (4)、譟:喧闹。同“噪”。岌嶫:高险貌。《文选.张衡西京赋》:“梳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嶫。”  (5)、稔(ren):庄稼成熟。  (6)、时和:时世安定,祥和。

    

杜审言  七夕(1)(河、过、罗、多)

    白露含明月,      青霞断绛河(2)

    天街七襄转(3),    阁道二神过(4)

    袨服锵环珮(5),    香筵拂绮罗。

    年年今夜尽,      机杼别情多(6)

 【注释】:、农历七月初七夜。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后掺入封建迷信色彩,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寿等活动。  (2)、绛河:银河。也叫天河、天汉。  (3)、天街:星名,在毕、昴间。《正义》:“天街二星,在昴、毕间,主国界也。”七襄:自卯至酉为昼共七辰,每辰更移一次,因称七襄。襄:驾,指移动。《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4)、阁道:星名,属奎宿。  (5)、袨(xuan)服:盛服。  (6)机杼:织布机。机以转轴,杼以持纬。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二十五(跎、何、禾、罗)

    玄蝉号白露(1),    兹岁已蹉跎(2)

    群物从大化(3),    孤英将奈何(4)

    瑶台有青鸟(5),    远食玉山禾(6)

    崑崙见玄凤(7),    岂复虞云罗?

 【注释】:、玄:此指北方。白露:秋天的露水。《礼.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2)、兹:年。蹉跎:失时,虚度光阴。  (3)、气象的变化。从:遵从。  (4)、英:杰出,优异。多指才德出众者。《礼.礼运》:“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注》:“英,俊选之尤者。”  (5)、瑶台:美玉砌成之台,极言其华丽。屈原《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青鸟:即三青鸟,传为西王母使者。借指使者或传递书信的人。  (6)、玉山禾:神话传说中的巨大谷物。《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7)、玄凤:黑凤。  

    

张说  钱塘州高使君(过、多、跎、何)

    常时好闲独,       朋旧少相过。

    及尔宣风去(1),     方嗟别日多。

    淮流春晼晚(2),     江海路蹉跎。

    百岁屡分散,       欢言复几何?

 【注释】:、宣风:宣扬德行风化。  (2)晼晚:日将暮,迟暮。《楚辞》宋玉《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灭毁。”

    

王维  游李山人所居因题屋壁(歌、多、过、何)

    世上皆如梦(1),     狂来止自歌(2)

    问年松树老,       有地竹林多。

    药倩韩康卖(3),     门容尚子过(4)

    翻嫌枕席上,       无那白云何。

 【注释】:、世上:一作“人”;一作“人事”。  (2)止:一作“或”。  (3)韩康:东汉京兆霸陵人。字伯休,一名恬休。常采药名山,卖于长安市,口不二价,三十余年。长安市妇孺皆知。后遁入霸陵山中隐居。桓帝备厚礼徵聘,中途遁走,以寿终。《后汉书》有传。  (4)、尚子:似指魏.嵇康《高士传》里的尚长。尚长,字子平,亦作尚平。隐居高士。

       

孟浩然  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1)(过、多、歌、波)

    龙沙豫章北(2),     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       湖山发兴多(3)

    客中谁送酒,       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       滔滔任夕波。

 【注释】:、龙沙:沙洲名,在江西新建县北。《水经注三九.赣水》:“……沙甚洁白,高峻而陁(同陀,倾斜)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  (2)、豫章:地名。故治在今江西南昌市。  (3)、发兴:起发兴致

    

孟浩然  宴荣二山池(1)(多、鹅、过、歌)

    甲第开金穴(2),    荣期乐自多(3)

    枥嘶支遁马(4),    池养右军鹅(5)

    竹引携琴入(6),    花邀载酒过(7)

    山公来取醉(8),    时唱接罗歌。

 【注释】:、一题作:(宴)(晏)荣山人池亭。  (2)、甲第:旧时称豪门贵族的宅第。金穴:称富有之家,多指饮燕。  (3)荣期: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传说尝行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语孔子,以得为人,又为男子,又行年九十,为三乐。故事见《列子.天瑞》。  (4)、枥:马槽。嘶:鸣叫。支遁:字道林,河内林虑人,或曰陈留人,本姓关氏。年二十五始释形入道,《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羊数匹马”,故本诗称“枥嘶支遁马”,亦在描述隐士生活。  (5)、右军鹅: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佑军。《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儿。’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去,甚以为乐。”  (6)、携琴:似指三国嵇康,嵇康“工诗文,善鼓琴,精乐理。”携:一作“嵇”“稽”。  (7)、载酒:即“载酒问字”。《汉书》八七下《扬雄传赞》:“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后世传为博学高名的典故。    (8)、“山公”句:山公即山季伦。全句为“豪饮醉酒,不拘礼仪。”《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简)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倒载归,茗芋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 

    

崔颢  晚入汴水(1)(河、多、歌、波)

    昨晚南行楚,      今朝北泝河(2)。

    客愁能几日,      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3),    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巳尽(4),    宁复畏湖波。

 【注释】:、汴河:也称汴水、汴渠。元时为黄河所夺,今已淤塞。  (2)、泝(su):同“溯”,沿河逆流而上。  (3)、津:渡口。  (4)、亦:一作“一”。巳:干支第六位。

    

李白  .杂曲歌辞   少年子(左、过、卧、饿)

    青云少年子,       挾弹章台左(1)

    鞍马四边开,       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       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2),     独守西山饿。

 【注释】:、章台:即章台门,在汉洛阳北宫。  (2)、夷齐:即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国灭,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

   

 储光羲  官庄池观竞渡(歌、波、罗、河)

    落日吹箫管,       清池发棹歌。 

    船争先后渡,       岸激去来波。

    水叶藏鱼鸟,       林花间绮罗。

    踟蹰仙女处(1),     犹似望天河。

 【注释】:、踟蹰:来回走动。

    

刘长卿  对酒寄严维(歌、多、梭、过)

    陋巷喜阳和(1),    衰颜对酒歌。

    懒从华发乱(2),    闲任白云多。

    郡简容垂钓,      家贫学弄梭(3)

    门前七里濑(4),    早晚子陵过(5)

 【注释】:、陋:一作“陌”。 阳和:春天的暖气。  (2)、从:此处是听从、任从的意思。  (3)、弄梭:织布。(4)、七里濑:地名。又叫七里滩、七里泷、赋春渚。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西,长七里。两山夹峙,东阳江流其间,水流湍急。南朝宋谢灵运有《七里滩》诗。  (5)、子陵:严光,字子陵。少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称帝,严光变姓名隐遁。刘秀派人觅访,徵召到京,授谏议大夫,不受退隐于富春山。后人称他所居游之地为严陵山、、严陵濑、严陵钓坛。

    

刘长卿  月下呈张秀才(何、柯、多、过)

    自古悲摇落(1),    谁人奈此何。

    夜蛩偏傍枕(2),    寒鸟数移柯。

    向老三年谪(3),    当秋百岁多。

    家贫惟好月,      空愧子猷过(4)

 【注释】:、摇落:凋谢,零落。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夜蛩(gŏng)”二句:是说夜间的蟋蟀在枕旁鸣叫;蛩:蟋蟀。  (3)、向老:面对衰老。  (4)、子猷过:晋代王徽之,字子猷。晋.裴启《语林》记载,王子猷住在山阴,一个大雪的夜晚,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就连夜乘船相访,及至到了门口,不见人又往回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刘长卿  谪官后却归故村将过虎丘怅然有作(1)(何、柯、多、过)

    万事依然在,       无如岁月何。

    邑人怜白发,       庭树长新柯。

    故老相逢少(2),     同官不见多。

    唯余旧山路,       惆怅枉帆过(3)

 【注释】:、虎丘:山名,在江苏苏州市西北阊门外,一名海湧山。  (2)、故老:年老多阅历的人,多指元老旧臣。  (3)、惆怅:因失意而伤感、懊恼。枉:徒然。

    

刘长卿  赠普门上人(1)(多、魔、陀、何)

    支公身欲老(2),    长在沃洲多(3)

    惠力堪传教(4),    禅心久伏魔(5)

    山云随坐夏(6),    江草伴头陀(7)

    借问回心后(8),    贤愚去几何?

 【注释】:、普门:指佛法周遍融通,可使人得无上解脱。 (2)、支公:晋释支遁(道林)善清言,当时有盛名。后来以支公泛称高僧。  (3)、沃洲:山名。在浙江新昌县东。相传晋高僧支遁曾居于此。  (4)、惠:仁爱,宽厚。  (5)、禅心:谓寂定之心。魔:梵语魔罗之简称。意译为障碍、扰乱、破坏。  (6)、坐夏:古天竺僧徒照佛教创始人释迦的道法,每年于雨季三个月间入禅静坐,称安居、夏坐、坐腊。我国佛教徒于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安居,时为夏季,称坐夏。  (7)、头陀:梵语称僧人为头陀。  (8)、回心:转意。

    

杜甫  天末怀李白(何、多、过、罗)

     凉风起天末(1),    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2)?    江湖秋水多(3)

     文章憎命达(4),    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5),    投诗赠汨罗(6)

【注释】:、天末:形容边疆的遥远,这里指秦州。  (2)、鸿雁:信使的代称。  (3)、“江湖”句:江河湖海多有风浪。设想李白的行路艰难。  (4)、“文章”句:能写好文章的文学家,大都平生坎坷,就好像命运在故意与他做对。文章:泛指文学作品。  魑魅(chìmèi)句:妖魔鬼怪,喻奸邪小人。  (5)、冤魂:指屈原的冤魂。  (6)、汨罗:江名,屈原自沉之处,在今湖南省湘阴县东北。李白流放夜郎,途径长江、洞庭湖等地,所以杜甫设想他与屈原叙谈并作诗投赠,表示他俩是同调。

 

杜甫  春宿左省(1)(过、多、珂、何)

  花隐掖垣暮(2),    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3),    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4),    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5),    数问夜如何?

【注释】:、宿:指值夜。左省:即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同为掌机要的中央政府机构,因在殿廡之东,故称左省。  (2)、“花隐”二句:在傍晚越来越暗下来的光线中,“左省”里开放的花朵隐约可见,天空中投林栖息的鸟儿飞鸣而过。掖垣(yuán):本意是“左掖”(左省)的矮墙,这里指门下省,交待值夜的所在地。  (3)“星临”二句:在夜空群星的照耀下,宫殿中的千门万户也似乎在闪动;宫殿高如云霄,靠近月亮,方法照上去的光辉也特别多。  (4)、“不寝”二句:值夜时睡不着觉,,仿佛听到有人开宫门的锁钥声;风吹檐间铃铎,好像听到了百官骑马上朝的马铃声。金钥:即金锁。玉珂:即马铃。  (5)、“明朝”二句:第天早朝要上“封事”,心绪不宁,所以好几次讯问宵夜时辰几何?封事:密封的奏疏。

    

钱起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1)(过、多、和、珂)

    山中人不见,       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2),     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       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       溪头望玉珂(3)

    【注释】:、茅茨:茅草屋顶。  (2)、濑:湍急之水。  (3)、玉珂:马铃。以贝饰之,色白似玉,振动则有声。

    

钱起  苏端林亭对酒喜雨(多、过、荷、歌)

    小雨飞林顶,       浮凉入晚多。

    能知留客处,       偏与好风过。

    濯锦翻红蕊(1),     跳珠乱碧荷(2)

    芳尊深几许(3),     此兴可酣歌。

【注释】:、濯锦:美丽洁净的锦绣。  (2)、跳珠:指飞溅的水珠。  (3)、尊:同“樽”,盛酒器具。

    

李嘉祐  送苏修往上饶(过、波、多、何)

  爱尔无羁束(1),    云山恣意过(2)

  一身随远岫(3),    孤櫂任轻波(4)

  世事关心少,      渔家寄宿多。

  芦花泊舟处,      江月奈人何。

【注释】:、羁束:束缚,约束。  (2)、恣意:放肆,任意。  (3)、岫(xiu):峰峦。

  (4)、櫂(zhao):划船拨水的用具。也作“棹”。

 

 

卢纶  送潘述应宏词下第归江南(何、多、波、过)

  愁与醉相和,       昏昏竟如何。

  感年怀阙久(1),     失意梦乡多。

  雨里行青草,       山前望白波。

  江楼覆棋好(2),     谁引仲宣过。

【注释】:、此指城阙或京城。  (2)、“江楼”二句:大意是羁旅异乡,怀念故土,进退畏惧,情怀感伤。江楼:即江陵城楼。仲宣:三国王粲字仲宣,他避难荆州,投靠刘表,登江陵城楼,因怀旧而作《登楼赋》。

 

 

杨凌  钟陵雪夜酬友人。(歌、多、过、波)

  穷腊催年急(1),     阳春怯和歌。

  残灯闪壁尽,       夜雪透窗多。

  归路山川险,       游人梦寐过。

  龙洲不可泊,       岁晚足惊波。

【注释】:、穷腊;指农历的腊月。

 

 

李昌符  边行书事(1)(戈、多、河、和)

  朔野烟尘起,       天军又举戈(2)

  阴风向晚急,       杀气入秋多(3)

  树尽禽栖草,       冰坚路在河。

  汾阳无继者(4),     羌虏肯先和?

【注释】:、题一作《书边事》,又作《塞上行》。  (2)、天军:封建时代夸称皇帝的军队叫“天军”。   (3)、“杀气入秋多”:古人以秋为肃杀之气,入秋愈深,杀气便愈多。以上四句《唐诗纪事》作:“漭沧芦关北,孤城帐幕多。客军甘入阵,老将望回戈。”  (4)、汾阳:指郭子仪。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曾单骑入回纥营,与回纥酋长言和,联合击败吐蕃。这两句诗慨叹没有像郭子仪那样的将领,西羌人哪肯先来讲和呢?

 

 

聂夷中  .杂曲歌辞 行路难(国、域、塞、得)

  莫言行路难,       夷狄如中国(1)

  谓言骨肉亲,       中门如异域(2)

  出处全在人,       路亦无通塞。

  门前两条辙(3),     何处去不得?

【注释】:、夷狄:指中原以北的边远地区。古时有南蛮、北狄、东夷、西戎之说。中国:即中原。  (2)、中门:内、外室之间的门。  (3)、辙:车轮轧出的痕迹。此处指车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春日大风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