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假象与错觉淘汰牛顿引力理论现象与本质物理学教育科学思想与哲学 |
分类: 万有引力问题探索 |
“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终将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马海飞
(http://blog.sina.com.cn/gfis 2012年10月23日)
如果一个科学理论存在原则性的错误,那个理论就不可避免地迟早会被淘汰掉。“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理论。因此,它终将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
现在,已经有非常确凿的证据证明,牛顿的引力理论也是在假象和错觉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因此,牛顿的引力理论一定会与地心说和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理论的命运相同,最终必将被淘汰出局。
因为这个讨论涉及到“物质基本属性”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物质的基本属性额外说明一下。从前,人们普遍认为“物质”就是宇宙中的那些“有质量和有结构的实体”。因此认为,物质只有实体属性而不具有(空间)场的属性。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物质实际上不仅具有实体的属性,而且还具有场的属性。这个场被称作“质量场”。质量场与质量体的统一体才是完整的物质。因此,任何一个物体,不管是“地球”还是“苹果”,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实体”和“场”。在物理学上,“实体”是用“质量”来量化的,“质量场”则用“质量场密度”来量化(计算公式是D=M/4πr2)。同一个物体自己的质量场与质量体之间的静止关系是:质量场的几何中心就是质量体的质心。质量场是包围在质量体周围的球形场。物体在静止状态下,其质量场与质心绝对对称。对称就是一种稳定状态。但是,当两个物体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空间范围内时,它们之间的质量场与质心必定相互交叉不对称,这种物质属性上的不对称导致了物体的不稳定而使物体的质心朝向与质量场逐渐对称的方向移动。这个过程表现在物理现象上就是“自由落体运动现象”。因此,自由落体运动的起因是两个物体之间物质属性的不对称。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则是由下落物体质心所在位置上另一个物体的质量场密度所决定。因此,落体加速度与该质量场密度之间的比值Gm是一个常数。g/D=Gm。(Gm=8.38x10-10m3/s2kg)。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不受力的过程。但在表面看起来很像是一个下落物体被一种力拉动的过程。但这个“拉动”实际上是“假象”。很显然,牛顿就是被这样一个“不受力的物质属性产生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的过程所形成的假象”所欺骗而产生出了一个“相互吸引”的错觉。并且,在不加任何科学证明的情况下,他就把这个现象的产生原因武断地归咎于“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作用”。结果导致了一个长达300多年的原则性错误。这就是牛顿所描述的那个“万有引力现象”的真相以及牛顿错误理论产生的原因。
“假象”和“错觉”对科学理论的形成和传播可能会产生出非常坏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假象在所有的人眼里都是一样的”,因此,“所有的人都会从同一个假象中产生出相同的错觉来”。当所有的人看到的“现象”(实为“假象”)以及从这个假象中做出的判断(实为“错觉”)都是一样的时候,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看到的现象和做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因此也就不再怀疑了,因此也就不再追究了。这就是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和“自由落体理论”可以持续长达一千多年之久都没有人提出异议的主要原因。这同样也是为什么人们明明知道牛顿对万有引力现象的解释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却还是对牛顿的引力理论坚信不疑的主要原因。对这一类建立在假象和错觉基础之上的错误理论,只有在揭示出真相之后才会让人明白,原来所有的人看到的都是假象,所有的人根据这些假象做出的判断都是错觉。所有的人都错了。现实就是如此:当所有人的想法和看法都一致的时候,可能就是所有的人都在犯错误的时候。
当我们了解到了牛顿描述的那个“万有引力现象”的真相之后,就非常容易理解为什么自由落体加速度(牛顿理论中的“引力加速度”)与落体的质量无关了,为什么牛顿描述的那个“万有引力”是不可屏蔽的了,为什么“万有引力现象”具有万有性了,为什么牛顿说的那个相互吸引的“引力”不存在、为什么“引力场”、“引力波”和“引力子”等都不存在了。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为什么这样一个错误的理论竟然会被当成正确的理论传播和接受长达数百年之久了,以及,为什么“所有的人都认为是正确的理论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原因了。一旦真相大白,所有的原因都清楚了,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虽然牛顿的引力理论已经存在了长达300多年,而且他的公式也适用于低速运动情况下的计算。但是,这个理论在最关键的基础环节上犯了“无法纠正”的原则性错误。所以等待它的只有一个被淘汰的命运,别无选择。
尽管如此,牛顿的引力理论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牛顿引力理论中最有价值的贡献就是牛顿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现象(牛顿称之为“万有引力现象”)的“万有性”。这个“万有性”是千真万确存在的,因为它来自物质的基本属性。除此之外,牛顿的计算公式虽然在牛顿的脑子里是一个计算“引力”的公式,但实际上它是牛顿根据经验摸索建立起来的一个与质量场有关的公式。这是牛顿自己也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因为他无意中在计算公式中用到了质量场密度,所以他的计算公式虽然不准确,但并没有错。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可以写成:F=mg。公式中的m是自由落体的质量,g是自由落体所要遵循的那个加速度。而实际上自由落体加速度g来自另个物体的质量场密度(D=M/4πr2)。虽然牛顿对此一无所知,但他其实已经把这些内容包括在他的引力公式中了。牛顿的引力加速度计算公式为:g=GM/r2。如果在这个公式的分子和分母上分别乘以4π,就得到了g=4πGM/4πr2。显而易见,这个公式中的“M/4πr2”就是质量场密度。而4πG恰恰等于加速度与质量场密度之比:4πG=g/D=Gm。虽然牛顿的“引力理论”不正确,但却因为他在不经意中在引力计算公式用到了质量场密度而使这个计算公式本身并没有错。因此用牛顿的引力公式可以计算出正确的运算结果。但是,因为牛顿的引力计算公式不是通过“正当途径”推导出来的,所以,他的公式仅仅在数学关系上是正确。这个“正确的数学关系”与他的“引力理论是否正确”完全没有关系。因此,从牛顿引力公式中的数学关系上很难直接看出其中的各项因子与物理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例如公式中使用的平方反比定律在物理现象中与“引力”是什么物理关系?为什么两个物体的质量之间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引力常数的物理学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引力常数具有特定的物理学单位:m3/s2kg,这个单位所代表的物理学意义是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在牛顿引力理论和引力公式中都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而这些答案都在真相和替代公式之中。所以,牛顿引力公式没错并不能代表他的引力理论也没错。这一点必须要认识清楚。
牛顿引力理论的致命错误就在于它是一个建立在假象和错觉基础之上的理论。而识别这个错误理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揭示出真相,让人们从错觉中走出来。现在,这些都已经做到了。因此可以肯定地说,“牛顿万有引力理论终将无法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已经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当然,考虑到为了避免继续用一个即将被淘汰的理论教育下一代而误人子弟,还是越早淘汰越好。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