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显斌
余显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31,416
  • 关注人气:1,2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吼声秦腔,热血飞扬

(2022-06-07 14:32:32)
吼声秦腔,热血飞扬

 

                                                          余显斌 

 

1

秦地天高地厚,岁月沧桑。

在这儿,最艳丽的花是山丹丹,长在崖畔畔上,长在山峁峁上,一嘟喽一嘟喽的,红,红得如鸡血石雕琢的,仿佛一捏,就能滴出血滴来。

在这儿,最著名的地方叫壶口,一条黄河,从天而来,浩浩汤汤,将天地凿出一孔,一泻千里,咆哮而去。

在这儿,最震人心魄的音乐是腰鼓,一锤下去,咚的一声,惊天动地。

在这儿,有一种戏曲,陡然吼上一嗓子,胆小的人听了,心会砰砰地跳,半天都镇定不下来。这戏曲,就是著名的秦腔。

是的,秦腔是吼出来的,绝不是唱出来的。

每一次,行走在三秦大地上,行走在这一片浩浩的黄土上,陡听一声秦腔,突然吼出来,心,都会如黄河的水一样,奔腾不已,难以平静。是谁,当年站在高原上吼出了第一声唱腔?是为了驱赶孤独,是为了发泄苦闷,还是为了抒发心中的喜悦?

或许,三者都有吧。

每一次,在这儿的黄土大原上行走,抬起头来,眼前的高原就那么粗犷,就那么阔大,呈现出弧形,与天空重合,重合成一条简洁的线条,如时间一样久远,如岁月一样漫长。有时,线条上会出现一撇淡蓝的线条,直直地粘在天空上,那是炊烟。有时,会有一个黑黑的点,在弧线上蠕蠕移动着,如蚂蚁一样。

此时,天地一片寂寥,一片静穆。

突然,一嗓子声音吼了起来:“叹汉室多不幸权奸当道,卓莽诛又逢下国贼曹操,肆赏罚擅生杀不向朕告,杀国舅弑贵妃凶焰日高……”天和地,此时也仿佛突然一亮,变得活泛起来,充满了力量。一只鹰被惊动了,飞起来,展开巨大的翅膀,在大原上恐划着圈子,一圈又一圈,然后远去了,不见了。只有歌声还在回响着,“伏皇后秉忠心为国报效,叹寡人不能保她命一条——

声音越来越小,却缭绕不散,细如游丝。

可是,人却不见了,下了大原。原顶上,只有一轮硕大的夕阳,磨盘一样,搁在那儿,一动不动。

2

在陕南,在关中,或是在黄土大原上,无论走在哪一处地方,或乡村,或城市,都能听到秦腔粗犷的声音。

很多剧种,在舞台上演,最为相宜。

可是,秦腔却不是的。秦腔最宜于唱的地方,应当在野外,在黄土高原上,在窑洞旁。这些地方,成为了秦腔最好的背景。有的人说,秦腔最早产生于秦时。也就是说,当大秦健儿马蹄如鼓,撩动着满地的烟尘的时候;当他们挺着戈矛,冲向关东六国的时候。身后,一定有秦腔沙哑地响起,为他们壮行,为他们送别。

那时,落日照大旗。

那时,马鸣风萧萧。

而秦腔,让这些钢铁汉子一步三挥手,乡愁如山重。

有时,站在兵马俑前,看着那一排排浩大的军阵,那一刻,我的耳边,竟然无来由地响起秦腔的吼声,如闷雷一般扫过:“众烈士的亡魂听根苗,下河东你们命丧了,千古永垂有功劳,有朝一日太平到把你们尸首个个搬回朝……”那一刻,我无来由地热泪盈眶,难以自己。

这是《下河东》里的段子,可又好像特别是为了兵马俑而唱的。

秦腔,是秦人泪水的凝结,秦人悲愁苦乐的凝结,最适宜于在大野唱,最适宜于在荒原唱,最适宜于壮士们冲锋陷阵时唱。有时,在一声低咽的月琴声里,一声嘶哑的秦腔响起,人心,就自然而然地滋生出一种悲壮,或一种慷慨之气。

秦腔悲,但绝不哀婉。

秦腔野,但绝不杂乱。

3

秦腔雄浑,很少婉约,即使是旦角的唱腔,也音域宽而不窄,悠扬而不低微,如《玉堂春》,本来是女子与心上人惜别的,应卿卿我我的,应“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可是,不,苏三仍吐词斩截,干脆利落:“打发公子出院门,我二人南楼表寸心,公子许下不娶亲,我情愿与他守节立志,即就是赴汤蹈火、粉身碎骨,我死也不嫁人……

黄梅戏如胭脂醉;秦腔,则如青铜器。

黄梅戏如一曲小巷里的二胡音;秦腔,则如塞上的一声鼙鼓。

有人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一方水土也养育着一方戏曲。

秦地天高地厚,民风粗犷,一个个汉子走出来,就是一个兵马俑;一个个女子走出来,就是一朵山丹丹。这儿的人质朴,单纯,身上有着一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之势,因而,他们唱出的秦腔,也自有金鼓交鸣之势。

他们以秦腔抒情,叙事。

他们以秦腔陶冶身心,润泽精神。

秦腔赞忠良,斥奸佞,歌历史,叙往事,在一声声乐器声中,几个人一凑,就是一场戏,就唱开了:“忍不住伤心泪痛哭伤怀想当年在朝把官拜……”戏曲声缭绕不散,引来一群观众,于是,一个个加入进去,就成了一个合唱团。

一曲秦腔,吼出一方土地的刚烈:“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笑开怀,某单人独骑把唐营踹,直杀得儿郎痛悲哀……

一曲秦腔,吼出了三秦子弟的忠贞:“老身虽然百岁整,心雄万夫武艺精。要向宋王把命请,率领这杨门女将老老少少一个一个去出征……”

抗战时,在中条山,又有一次秦腔响起。

当时,日军围攻中条山,孙蔚如带领的三秦子弟兵三十一军中,有八百士兵,都还是半大不小的孩子,被日军围困在一处靠近黄河的崖顶。面对着一步步追上来的日军,这些弹尽粮绝的陕西冷娃,一齐跪下,面对着关中大地磕下头去,叩别三秦大地,叩别家乡父老,然后,他们站起来,面对着黄河水,一个人唱起来,八百冷娃一齐应和起来:

两狼山战胡儿啊,

天摇地动!

好男儿啊为国家啊,

何惧死生……

这歌,是著名的秦腔剧目《金沙滩》,讲的是杨家将为了国家,纷纷战死沙场的故事。

在秦腔声中,八百冷娃一个个跳下了滚滚的黄河水,没有一个苟活下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一刻,地虽不是秦地的高天厚土,可是,秦腔,却显得如此悲壮,如此高亢。

黄河,原来是最宜于做秦腔的背景的。

(余显斌,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山阳中学31号;邮编:726400;电话:13689143798
        本文发表于2022年6期《秦岭文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红盖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