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家俊
徐家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1,696
  • 关注人气:33,8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州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简报第四期

(2010-07-16 18:34:35)
标签:

杂谈

第四期

2010年7月10日

 

 

热点直击

 

 

 

 


旅烹学院志愿者关注食品安全

 

随着“绿色消费”、“养生生活”等观念的普及,“餐桌安全”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日前,我校旅游与烹饪学院组建了多支志愿服务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服务活动,关注食品安全。

探访小吃中的“大门道”

“好吃是不是同样有营养?”带着这样的疑问,7月9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食全食美”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就扬州小吃的营养结构进行了实地调查。

“小吃中也有大门道,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街边各种小吃的营养结构,为扬州人民提供一份合理的饮食建议书。”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使调查顺利进行,团队成员前期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利用网络查阅了扬州小吃的相关资料,对扬州小吃的信息有了全面的了解。在实地探访调查中,小分队的成员们走上街头,询问路人关于对扬州小吃的看法。他们也走访了学校附近一些有特色的小吃摊位,从小吃摊位师傅口中了解到了小吃的配料及其烹饪的手法。凭借自己所学的专业优势,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将调查结果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扬州小吃的营养成分及营养价值作了初步分析。

牵手安全,“罐头”知多少?

7月9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心系社会,传播食品科学”小分队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实践,团队主要就扬州市居民对罐头的认知程度进行调查。

小分队调查了扬州市的几个主要社区及扬州市大型超市,了解到罐头食品的消费在扬州居民的消费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大部分居民却不能挑选出优质罐头食品,存在如挑选罐头时没有看清生产日期等问题。就此现象,小分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为了确保数据的广泛性与准确性,调查小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了人流量较大的超市进行调查。

据悉,“心系社会,传播食品科学”小分队将根据调查结果,向市民讲解正确识别各种食品安全标志以及挑选优质罐头的知识。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前往罐头加工厂,了解罐头的制作过程,以便更好地服务市民,让市民们对罐头食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绿色风”吹拂扬城

“弯腰一秒,让城市更美好。”近日,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绿色风”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从扬子津校区步行到何园,沿途不断清理垃圾,展开了一系列的义务清扫劳动。

“我们所学的是食品安全,要想保证街边小摊的食品安全,卫生安全自然首当其冲。”团队负责人这样介绍道,“清理街边垃圾是食品安全的保障,虽然平日街道清洁有专门的清理工,但我想只有我们自己身体力行,才能明白食品安全的来之不易,这也能促使大家在今后的从业中更加关注食品安全。”

(肖  冉  王军琪整合)

                     

 

现场传真

 

 

 


扬大学生争当普法标兵

7月10日,在扬州四望亭路上,一群大学生志愿者顶着烈日向行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另一边的长桌上,几名大学生和四望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正在耐心地向路人介绍维权知识。

原来,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和四望亭社区联合举办了“夏季战役之新市民普法活动”,宣传法律知识,增强市民的维权意识,为扬州市创建文明城市出力。

上午8点整,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志愿者们走上扬州街头,拉横幅、摆桌椅、发传单,向路人宣讲法律知识。活动期间,不时有路人前来咨询,许多志愿者都抢着上前解答。市民也都积极配合普法志愿者的工作,并对他们的普法热情给予了肯定。住在四望亭社区的高女士表示,自己是个“法盲”,经过大学生们的悉心讲解,她发现身边的许多矛盾纠纷都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得到解决。她说:“我以后还要继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虽然天气炎热,许多同学忙得满头大汗,但是热情却十分高涨。参加活动的蔡宇科同学笑容洋溢地说:“能够为扬州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法律知识出一份力,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我在活动中不仅体验了团队的合作,也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张佳佳 包雨朦)

扬州大学“假日村医”服务“空巢老人”

 7月10日上午,冒着滂沱大雨,扬州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学生来到扬州市曲江街道沙北社区看望“空巢老人”,为老人们检查身体,讲解保健知识,陪他们闲话家常。

家住王巷新村的沈新元老人早年当过红军,大学生“假日村医”的到来给他孤寂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假日村医”们一边为老人检查身体,一边听老人讲他当年在军营的故事,其乐融融。沈老告诉记者,大学生“假日村医”很专业,也很热心,他们定期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暑期也不间断。星期六是老人们的“保健日”,每到这天,老人们就会盼望大学生们的到来。“今天下了这么大雨,以为孩子们不来了,没想到他们冒雨前来,真让我感动。”沈新元说道。

据了解,“假日村医”服务队成立于今年三月份,他们与沙北社区的老人们结对,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并为每个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这项活动还将长期进行下去。

                                           (潘玲娣  吴  勇)

 

大一学生 “找工作比赛” 提前体验就业艰辛

 “请问需要临时工吗?我会洗碗择菜……”未及张艳说完,小餐馆的老板就已经开始摆手了,她也记不清这是她第几次被拒绝。7月10日上午,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大一女生张艳和她的同学们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比赛。同学们以10天为限比赛找工作,先找到工作的且收益最多的人获胜。这次比赛的目的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让大一学生提前体验就业艰辛。

上午8时,同学们早早地出了门,走街串巷,开始了为期十天的找工作之旅。据负责人梁赞介绍,本次活动是班上同学自己策划和组织的,虽是比赛,但他们更注重找工作的过程,希望同学们能够体验就业的艰辛。

刚上街时,同学们都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但几次闭门羹下来让不少同学有些丧气。部分同学放弃了地毯式地盲目寻找,纷纷另谋出路。张艳赶紧打电话给有过打工经历的学长学姐进行求助。而吴新颖则上网百度扬州的暑期招工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前去应聘。

经过第一天的比赛,最终有3名同学找到了“只供吃喝,不给工资,免费提供实践机会”的工作。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3名还未找到工作的同学开始短期合作,将目标锁定在一起做兼职上,即“捆绑就业”,希望通过“捆绑就业”赶超已经找到工作的其他同学。面对很多商家不招短期工的现实,许多同学的心态经历了从“能拿到工资且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到“自己有能力做的工作”的转变,开始变得务实。一天下来,仍无斩获的张艳表示,虽然自己的喉咙早已干哑,但是仍然会坚持到底,希望通过这次比赛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打好基础。

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张成军老师表示:“同学们在比赛中所经历的心路历程,是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心态的折射与反应,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比赛能尽早地树立正确地就业观,调整好就业心态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包雨朦 陆康洁 朱雯)

 

实践掠影

 

 

 


为了促使当代大学生党员深入基层,锻炼基层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扬州市经济开发区团委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7月9日下午,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选拔22名优秀的大学生党员,组成了“大学生村官助理”团队,赴开发区各街道乡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外语学院宣)

 

7 月10日,在第21个世界人口日来临之际,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的学生到扬州多个社区宣传人口知识。活动中,同学们整齐地排列成“囚”字,象征着人口增长过快会囚禁人类的发展,寓意深刻,引起了不少市民的围观。 

                   (张 运   李 办)                          

7月10日,扬州生活广播“男生女生”节目组在我校新闻与传媒学院招收学生采编播队伍,经过严格的面试和考察,最终来自该院大一至大三的20名同学脱颖而出。同学们将从九月起独立承担一档广播节目的采编播等全部工作,提前走上策划人、记者、编辑以及播音员的岗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战中去。这是该节目组首次启用的全部由大学生组成的采编播队伍。

(史盼盼)

 

实践简讯

 

 

 

 


近日,园植学院7名园林专业学子将入驻扬州蜀冈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始为期一个月的“试就业”。据了解,此次“试就业”主要是进行园林施工和植物保护方面的工作,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难得的“试金”机会。                        

(王志坚)

7月9日上午,环境学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小分队深入扬州市杨寿镇永和村进行环保低碳宣传,同学们本着“保护环境,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为永和村的孩子们系上绿丝带,同时以简单、活泼的方式给孩子们讲授环保知识。

(朱唯唯  刘晋焉)

近日,管理学院“绿色天使”实践团队对扬州市“低碳生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研并就低碳生活方式进行了宣传。队员将自己制作的低碳生活宣传单分发给被调查人员,鼓励他们今后要树立一种低碳生活的观念,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

(苏杨杨 黄凯伦)

7月10日上午,扬州大学文学院“文明共建,交通文明行”暑期社会实践分队在扬州市交巡警支队的带领下,走上街头,宣传交通知识,客串了一回交通协管员。短短两个小时的活动,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维护交通的辛苦,并且希望市民朋友们也能从我做起,文明出行,为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出一份力。  

(蒋小莹 胡越)

 

 

 

实践心得

 

 

 


感动和泪水只因一份关怀

今天,我们社会实践的小组来到扬州广储社区进行走访。小区的主任带领我们来到了特殊家庭李奶奶家里。李奶奶半身瘫痪,5年前患上了严重的直肠癌,说话也是含糊不清的。当李奶奶知道我们是大学生,今天专门去看她的时候,她吃力的说出了并不清晰的“谢谢你们关心我”。一句简单的感谢还没说完,奶奶便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的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也许对于从小被呵护长大的我们来说,幸福触手可得,我们不缺少疼爱,我们有属于我们的幸福。然而面对这样的幸福,我们却从来不懂得珍惜。看到奶奶的眼泪,那是完全发自真心的泪水。只是因为我们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奶奶便可以有幸福的感觉,这样的幸福真的很简单。我也明白了无论物质上的帮助多么重要,他们还是更希望有这种心灵的呵护。精神上的支持永远都胜过物质上的补助。像这样特殊的家庭很多,适当的关怀,适当的慰问,会让他们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对于那些需要我们关心的人们,我们还可以做很多。也许问候对于我们来说只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带给了别人快乐与满足。现在,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家庭中,他们不会感到寂寞;在这样的社会中,他们才有生存下去的勇气。

临走时,我们握住了奶奶的手,轻轻抚摸,我们说着发自内心的祝福,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我们内心的希冀。我曾经只会抱怨自己失去的太多,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去欣赏。而今天老奶奶的生活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于他们,我很幸运。我们没有他们那样沉重的负担,我们可以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和未来。在日后的每一天,我要怀着感恩的心迎接每一个朝霞,用虔诚的心,送走每一片晚霞。

(管理学院 章加明)

 

外宣在线

 

 

 

 


《大学生发明便携式人体运动发电系统》

(张  运 詹丹萍 赵凤华) 7月10日《科技日报》

《22大学生提前成“村官”》

(何瑞琳 周  莹) 7月10日《扬州日报》

《留守儿童学堂开班》

(林  刚 陈  咏) 7月10日《扬子晚报》

 

 

 

来稿用稿统计

(截止到7月10日下午)

  学 

 

稿

来稿统计

8

3

4

0

11

5

1

0

1

2

0

5

0

0

用稿统计

1

0

1

0

4

2

1

0

0

0

0

2

0

0

  学 

 

稿

广

 

来稿统计

3

5

1

23

2

3

0

1

5

5

24

4

0

 

用稿统计

1

3

0

3

0

1

0

1

0

2

2

0

0

 

各学院外宣统计

(截止到7月10日下午)

  学 

 

稿

法学院

省级报道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国家级报道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学 

 

稿

农学院

广

 

省级报道

0

1

0

2

0

0

0

0

0

0

0

0

1

 

国家级报道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来稿寄(送):扬州大学团委(邮编:225009)

E-mailyzushsj­_2010@163.com    sqshsj_2010@163.com

QQ731807784(实践在线) QQ群号:83243446(2010暑期宣报小组)

联系电话:0514-87973990       真:0514-87971700 

值班时间:上午:8∶30-11∶30   下午:3∶00-5∶30

指导老师:施林峰  郑 

    编:徐家俊

责任编辑:肖 

    辑:潘玲娣  赵  勇  蔡芸菲  詹丹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