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八年,刚刚在外地视察完路过女婿张敖封地的刘邦,就在他打算留宿一夜、次日再出发的时候,忽然感觉到自己心跳猛然加快了很多。当他得知此地的地名为“柏人”的时候,便不顾舟车劳顿,连夜匆匆离开了此地(柏人,有“迫人离开”的意思)。
与此同时,一群刺客正埋伏在刘邦下榻的住所,等待夜深人静的时候刺杀刘邦以及他的随从们。而这批刺客的主人,正是赵国的相国——贯高。
俗话说得好:“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句话说得相当有道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
而赵相贯高之所以派人刺杀刘邦,则完全是刘邦自找到。
这件事情还要从一年前韩王韩信叛国投靠匈奴说起。韩信叛逃匈奴之后,刘邦自然是龙颜大怒。为了警示其他诸侯国,刘邦便决定亲征。
然而,由于冒险轻进以及对漠北冬季极寒天气的认识不足,历经千辛万苦的汉朝军队,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自己反而被匈奴冒顿单于的三十万精锐奇兵给包了饺子。
虽然最后刘邦通过找关系、走后门等形式逃了回来,但却丢尽了颜面,心中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的火,却无处发泄。
担惊受怕了好几天的刘邦,在返回长安的途中,正好路过自己女婿张敖的封地——张敖的父亲张耳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前刘邦为了拉拢张耳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故而把自己和吕后所生的唯一女儿鲁元公主,嫁给了张耳的儿子张敖。
既然到了自己女儿和女婿的地盘了,总算是安全了,那就好好休息、放松一下吧。
然而,由于刘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傲蛮横的人,再加上在匈奴那里受了一肚子的气,故而此时的脾气不是一般的差。

平日里他看不惯的事情和人,此时如果出现的方式不正确,自然会撞在他的枪口上。
不幸的是,虽然张敖是他的女婿,但刘邦却并不喜欢他。原因和他之后数次要废掉太子刘盈一样——此人为人太过老实,根本就没有一丝的豪迈气概,一点儿也不像自己。
所以,内心原本就不舒服的刘邦,看到张敖之后,心中自然是更加的不爽。
而善良的张敖,在老丈人到来之后,像亲儿子一样整日亲自侍奉刘邦吃喝,简直比下人还要用心,生怕自己的这位老丈人不满意。
然而,即便如此,刘邦依旧没有给他好脸色看——吃饭喝酒时,会毫无修养地把双脚伸直放在面前的桌子上;张敖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刘邦劈头盖脸的辱骂。
当然,刘邦的这些举动让张敖很没有面子——毕竟身边都是他的手下,包括官员和下人,部分还是亲信。
做为老实人,赵王张敖忍忍也就算了。
然而,他的那些亲信大臣们却并不这么认为,决定为自己的主人找回公道——具体而言就是杀掉刘邦,来挽回主人的尊严。
这些人包括赵相贯高、大臣赵午等人,他们都是当年张耳的手下亲信。张耳死后,他们接受张耳的嘱托,全心全意地辅佐他的日子张敖。
看到自己的少主人如此付出依旧被骂后,他们自然是非常气愤的。
在他们看来,刘邦辱骂主人张敖,不仅仅是泄愤,更是一种人格侮辱,是对赵王的蔑视。
然而,当他们把刺杀刘邦的计划告诉给张敖后,张敖却并没有表示支持。因为张敖心中非常清楚,就连淮阴侯韩信等人都能够被刘邦和吕后收拾掉,自己就更不是他们的对手了。
不管成功与失败,自己都将会无葬身之地。
所以,他只想好好过自己的小日子,不想惹是生非,给自己和家人惹麻烦。
但是,贯高等人却并没有放弃这个计划。
然而,还没有等他们实施刺杀计划,刘邦就离开了赵国,返回都城去了。
不久之后,贯高等人就打听到了刘邦数月后还会在外出视察时路经此地。
于是,他们便在刘邦的途经之地进行了精心的部署,准备一举除掉刘邦,让自己的主人当皇帝。
果然,几个月后,刘邦果然在外出视察后途径了赵国,并打算在此住宿一晚。
此时,贯高等人也早就已经埋伏好了自己的人手,就等着夜深人静之时砍下刘邦的脑袋了。
可是,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刘邦在进到房屋之后,却忽然心跳加快。当他得知此地的地名为“柏人”之后,认为非常不吉利,便不顾舟车劳顿,连夜离开了此地。

参考文献:《史记——张耳传》
文史可以写的好看:1)清朝老太监离宫后有哪三个归宿地?
前一篇:刘邦为何一生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后一篇:韩信被杀,都怪他做了这三件事情
< 前一篇刘邦为何一生不肯原谅自己的父亲?
后一篇 >韩信被杀,都怪他做了这三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