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郁闷为什么总做不好白吐司。试过苹果酵母以后才明白,原来,我值得拥有更好的
!
早就在网上流行开的天然酵母,现在才开始做,确实有些落伍了。木有关系,有句古话是这么说滴:朝闻道夕死可也!说白了,就是好饭不怕晚咯!天然酵母果然神奇啊!那种香那种诱人那种……那种让你试过一次之后,果然再不会回头用燕子牌之类人工酵母的感觉!超爱啊!
在做苹果酵母之前,其实有做过葡萄干酵母,三次都失败了,浪费了将近一斤的葡萄干。可能是时候不对吧,7月份开始做的,天气热,不过有次是冷藏做的,也失败了。只长霉花,不产气泡。于是换做苹果酵母,居然第一次做就成功。看来苹果酵母才是适合新手做的天然酵母啊。
1升密封瓶,用开水烫过之后晾干。苹果洗干净,用凉开水冲冲表面,再用干净的刀和菜板切成小丁。称300克苹果丁,放进密封瓶。再加380克凉开水,10克左右细砂糖。密封好,晃一晃瓶子,使里面的砂糖分散均匀。这些材料的体积只占密封瓶的六七成满。不好再多了,再多到了八九成满的话,材料一发酵,产生的大量气泡会把液体压出瓶外。
放置室温发酵。从第二天开始,每天开盖换气一次。摇一摇瓶子,使里面的气泡升上来,然后消掉。发酵的时间,就要看室温高低了。最合适的温度,应该是26-27度,4到5天,酵母液就做好了,可以开始做苹果酵头。如果室温比较高,29-30度,2到3天左右就好了。温度低的话,还木有试过,应该要6、7天左右吧。这次做是从上个月25号开始的,室温正好在27度左右。用了4天,酵母液里的气泡就相当强劲了。
从第五天开始做苹果酵头。
第一天,找一个透明的塑料容器,用开水烫过消毒,晾干。加入100克酵母液和80克高粉,拌匀至没有面粉颗粒。盖上保鲜膜,膜上用牙签扎几个小孔透气。室温发酵。当时室温30度。9小时之后,面糊体积增加1.5倍,然后开始回落。将酵头容器和酵母液密封瓶转移到冷藏室保存。
第二天,取出酵头和酵母液回温。然后往容器里加100克酵母液和80克高粉,拌匀后室温发酵。当时室温30度。3小时后,面糊体积增加1倍多。然后开始回落。将酵头放入冷藏室。
第三天,取出酵头和酵母液回温。然后加入100克酵母液和80克高粉,拌匀后室温发酵。当时室温30度。3小时后,面糊体积增加1倍多,然后开始回落。
每次添加材料而且拌匀之后,在容器上画下高度线,方便观察面糊的涨幅。
面糊在第三次回落之后,就可以取出一部分(180克)来做白吐司的中种面团。余下的面糊再继续重复以上操作(每次加100克酵母液和80克高粉,方便记忆)。
(第一天用红线,最下面的红线是刚拌匀的面糊的高度,上面的红线是9小时之后面糊涨至1倍多的高度。第二天用蓝线,下面的蓝线是刚拌匀的面糊的高度,上面的蓝线是3小时之后面糊的高度。第三天用绿线,3小时之后,面糊已经涨至原体积的2倍。从表面和侧面都可以看出,面糊里面充满气体。第三天面糊回落之后,就可以取出一部分做中种面团酵母)
取出180克酵头,加入40克水拌匀成稀糊状,再加140克高粉,拌匀并且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放进碗里,盖保鲜膜室温发酵(当时室温30度)。3个半小时之后,面团发至原体积的2倍多不到3倍大,放入冷藏室。至少冷藏12小时。
第二天取出中种面团。和主面团。取高粉150克,水85克,细砂糖28克,与中种面团一起揉匀,再用搅拌机搅至能抻出薄膜状时,加入5克盐和38克黄油,搅匀后中速搅至能抻出完美的薄膜(完成阶段)。总共费时18分钟。
搅打好的面团先静置45分钟(室温30度)。然后分割成每个约217克的3个面团。揉圆,静置20分钟,整成长条型。静置30分钟,最后整成圆桶形,放入模具。盖保鲜膜室温发酵3个半小时左右,直到面团涨到模具9成满。
模具放烤箱下层,190度烤50分钟。20分钟后盖锡纸,以免上色过重。
诱人的裂口!
烤好时满屋迷人的香气,好好闻啊!其实在面团发酵的时候就可以闻到香气了,那种很复杂的又是水果香又是发酵香……太复杂又太迷人了,人工酵母是远远不及的啊!

绵密的组织,云一样柔软轻盈。香香甜甜的,就是没有酸味,好神奇啊!

又用苹果酵母做了一些椰枣司康饼,非常美味,而且非常健康。绝对是那些靠泡打粉发起来的司康饼不能比拟的。
估计会有源源不断的苹果酵母白吐司新鲜出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