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分类: 球技篇 |
John Lam 20:37:58
James:你好,你的文章,说单平面和双平面,怎么会有这样的理解?
老詹的高尔夫 0:13:10
这个理解有问题吗
John Lam 0:48:17
在单平面里,因为上杆比较平,下杆平面也比较平,是对的,但不是核心内容
球扫出去的成分更大一些,也是对的
身体左侧在挥杆的过程中更加主导,击球时双臂离身体更远一些,而且左臂也是更加主导一些,就有问题了
理解单双平面,并不在平面上做文章!
老詹的高尔夫
我的描述是和科老师的说法不矛盾的
而且,我感觉是一致的
我没有说在这个过程里手的作用
是因为,我觉得在击球的过程里,手的感觉非常细腻
这一点,我是同意你和科老师的讨论的
但是,我也同样认为,我对不同平面挥杆的理解是我真实感受到的
John Lam
谈何容易,人能同时拥有2种挥杆
单平面与双平面同时拥有
你知道,这两种打法不是表面上的平面差异
老詹的高尔夫
我原来是双平面的,现在改成了单平面
John Lam
而是推动机制的差异
差别之一,在于上杆过程加载能量的方法不同
双平面,要把球杆举高来获得能量
单平面,就不是了,靠的是双臂的翻转
老詹的高尔夫
你的说法我是完全同意的,我是理解这个问题的,但是,我希望通过通俗的说法来让大家明白
用通俗的方法来说明,是好的
但是如果没有把事物的性质阐述清楚,那就有问题
“瞎子摸象”是形容片面的
甚至“地球中心说”,被世人信奉了几千年的错误的理论
把个人的感觉,归纳为挥杆平面的特征,是有问题的
老詹的高尔夫
科老师的支点的说法,我告诉很多人,几乎没有一个理解的,但是,我把我的想法演示给他们后,大部分的人都理解了,毕竟,那是我个人的理解,我还是认真坚持的
John Lam
没关系
弄懂了原理,才能谈得上,没有弄懂前,还只能谈动作,只能谈经验,只能谈感觉
高尔夫从来都是个金字塔,顶尖的往往是少数,你要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接受的,永远站不到顶尖的少数人群里
老詹的高尔夫
这一点,我是完全同意的
就像我记录的科老师的博文一样,对绝大多数的球友没有意义
John Lam
打好球难,明白原理更难
明白了,才能更上一层楼
老詹的高尔夫
仅仅是明白是完全不够的,还要有可行的实践
John Lam
明白是个起点
老詹的高尔夫
我在练习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够融会贯通,但是,需要很多时间的
对于理论的认真讨论,我是非常认同的
你属于比较坚持个人观点的球友
老詹的高尔夫
我是很愿意去实践理论的球友,哈哈
时间长了,理解就更深了
毕竟还是个新手
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