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球技篇 |
今天上午练习了空推,还是着重感觉动作。另外,花了些时间研读了一下高尔夫杂志。其中有关于米克尔森的推杆改进的内容。主要讲的是他最近的推杆变得异常神勇,这个境界是怎样达到的。原来他背后的高人是63岁的戴夫?斯托克顿,他给米克尔森做短杆教练。戴夫?斯托克顿也是美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高尔夫PGA冠军,也曾经做过美国莱德杯队长。斯多克顿和他的两个儿子曾经创造了个美国历史:他们3个人同一天参加3个大赛,斯托克顿参加的是长青树的比赛,他的其中一个儿子参加的是美巡赛,另一个儿子参加的是全美巡回赛。他们父子三人组成了一个团队,专门进行高端的短杆和推杆指导,据说Tiger也接受过他们的指导,比较知名的学生还有曾雅妮、魏圣美、还有米克尔森。
今天在杂志上看的内容虽然对我自己的问题没有什么针对性,但是有几点我觉得非常有启发:第一点是如何研读果岭,这也是我的弱项。过去我总认为别人总能看得出哪个高哪个低,而我却看不出,是不是我不会看,后来发现球童都能看得出,是因为他们看得非常多了,甚至对果岭都能背下来了,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下子看得清楚。研读果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研究水的排放系统:首先果岭上的水是绝对不能流到沙坑里的,所以果岭在沙坑处会有个坡度,要高出来;另外果岭上也不能积水,因此果岭上的水一般设计成尽快能排出去。通常果岭面向水池或水塘的地方都偏低,让水能流到这些地方。这就是看的大致方法,能让大方向不至于看错。还有一点,要求站位要求站得宽一点,50%的重心要放在前脚掌,这样身体才能比较稳。他们主张的推杆教学不要求每个人都一样,而是主张每个人都以自己最舒服,最顺畅的姿势来推杆。另外,也不主张太多的试挥,最重要的是看清楚线路,一旦脑子里形成了线路,眼睛就不要再离开这个线路,最好不要试挥,如果一定要试挥的话,也要眼睛盯着线路试推。索罗斯坦也是经过他的指点,斯托克顿也是这样要求他,但是索罗斯坦一定要试挥,那么他就让他一定要对着目标试推。
另外,就是不要试图寻找拐点,而是在确定好线路后,盯着球开始通过 1英寸的地方开始推即可,看其他的地方是没有意义的。
还有一点我很认同,关于看线,开始的线路是不重要的,如果将线路分成3份,因为球速很快,前1/3并不受什么影响,中间的一段有一定影响,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后1/3,因为球速慢了以后,坡度才会影响方向,所以应该更关注最后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