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沈梦
沈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521
  • 关注人气:7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期学生攻击行为的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2-03-01 22:40:18)
标签:

弗洛伊德

攻击性

行为

青少年成长

心理健康

教育

分类: 专业分享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当今许多青少年常见的一种行为。本文探讨了国内外关于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理论假设,并从社会心理学方面对攻击性行为与家庭、学校、同伴群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论述,提出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攻击性行为;本能论;习得性攻击;青春期;社会因素;合理宣泄;替代攻击。

一、综述。

   攻击行为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一种目的在于引起他人伤害或痛楚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身体、语言以及心理上的伤害。对攻击行为进一步的区分:亲社会攻击行为——维护社会准则的攻击行为,如警察执行任务时对罪犯的攻击;反社会攻击行为——违反社会准则的攻击行为,如抢劫,打群架等;还有一种是被认可的攻击行为,介于亲社会攻击行为和反社会攻击行为之间,它们不违犯公认的道德标准,比如教练对不认真训练的球员加以惩罚。本文暂避讨论亲社会攻击行为和被认可的攻击行为,着重就反社会攻击行为进行讨论分析。

    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 20世纪以来,我国15岁左右的青少年攻击性(抢劫、打架伤人)犯罪呈现明显低龄化。近期的调查中,18岁以下青少年犯罪较前几年上升了大约120%,14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上升了大约280%。在百度搜索栏输入关键字“青少年、打架”等相关词条,会出现长达数页的新闻报导,如广东某学院四位女生拳打脚踢“教训”同班一女生近2个小时;重庆某电玩城因游戏纠纷引发持械聚众斗殴……再看看笔者心理工作中的案例记录:某初一男生因不满同学开玩笑将整碗热腾腾的面条泼在对方身上,造成该同学上身大面积烫伤;某高三男生每天放学回家打骂母亲并罚跪两小时……。事实说明,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关注和应对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青春期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分析。

1、生物学说。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性是人的一种本能。人有两种本能,一种是建设性的攻击力量,即生本能。比如人们的生存、求偶、繁衍后代等的本能。而另一种就是破坏性的攻击力量,即死本能。死本能转入机体内部时,表现出来的是自伤、自杀等自我攻击的行为;而当死本能转入机体外部时,就以敌对、好战等形式表面出来。

研究发现大脑中杏仁体偏大,或机能失常的人可以产生无缘无故的狂怒或恐惧。人类的攻击性还同情绪的唤起水平有关。当机体处于危急情境时,情绪被高度唤起,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呼吸急促,肌肉紧张度提高,处于高度的防卫和攻击准备状态。药家鑫正是在极度的恐惧、愤怒当中对伤者连砍八刀,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形。

2、青春期特点决定。

12岁至16岁的孩子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复杂时期,通常我们称之为“青春期”,这个时期精力旺盛、情绪多变,易冲动,内心交织着紧张、社交恐惧、伦理焦虑以及攻击倾向。

    模仿是青春期学生学习攻击的一个重要机制。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一个14岁的男孩因严重伤人被送到少管所,心理咨询时告诉笔者他们家里经常是“单打”(父或母亲打他,父亲打母亲)、“双打”(父母亲一起打他)、“混和打”(家里三个人打成一团)。在后来与父母会谈时发现,父亲小时候也是这样被父母亲打大的。另一个重要的模仿来源是大众传媒的暴力情节。Huessman(1986)认为,青少年在传媒中学到的攻击性主要表现在:学会了攻击的方法和策略;传媒暴力中没有了对攻击的抑制;大量的攻击行为让他们认为世界是不安全的,而攻击是正常的行为;攻击场景激发了他们潜在的攻击性。当他们模仿到攻击性的行为时,如果这个行为被强化,他们将继续重复这一行为。比如,笔者看到一位母亲一边帮儿子擦汗,一边表扬儿子真勇敢,能将同学打倒在地。而后来笔者多次听说那男孩和同学打架,情形也越来越严重。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业繁重、压力大,如果缺少来自家庭的关爱、同伴之间的交往,他们就成了心理上的“孤儿”,于是沉迷网络暴力游戏或寻求其他刺激来满足心灵需要。有的学生自卑心理很重,他们通常会觉得自己被人瞧不起,经常会受到威胁,当遇到应激性事件时,很容易情绪失控而产生攻击行为。抗挫能力差也是这个时期学生的一大特点,挫折强度越大,他们的心理失衡越大,导致产生破坏性行为越多。青春期的学生大多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当他们感觉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很容易冲动,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可能会产生攻击性行为。他们还有着强烈的成人感,甚至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急于摆脱家庭和学校的约束,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特别是对于男孩子来说,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理解的男性角色是有力量、不畏惧挑战,为了向角色认同,往往会在同龄人,特别是在同龄异性面前表现出攻击性的行为。

同伴关系与去个性化。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父母的依恋逐渐减少,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父母亲。不良的同伴关系会阻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他们在这种关系中学会打架、抢劫、逃学、早恋甚至吸毒等一些反社会行为。学生在参与群体活动时,还可能会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去个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提出来的。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跟群体表现出一些最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在他单独时不会表现出来。个体觉得溶化于群体中越厉害,去个性化就越厉害,约束就减少得越甚。

    很多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不够,偏重于应试教育,抓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流于形式。在2007年至今的武汉市团委组织的“校园行”心理辅导讲座过程中,笔者作为讲师,多次被校方要求“讲座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学生还有很多作业要做。”另一方面,在发现学生的攻击行为时,处理方法不当;还有些老师本身素质不高,或者人格层面有问题,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应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往往出现偏差,从而引发更多不良后果。另据笔者了解,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而心理辅导老师大多是其他科老师来兼职工作。

三、减少学生攻击性的策略。

1、合理宣泄。很多家庭和老师教育孩子应对不良情绪的方法是压抑,却不知道压抑会造成内分泌严重失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从而导致疾病比如胃溃疡、胃炎等,甚至会死亡,所以压抑并不是好的解决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也许不再纠结于当时的事件带来的影响,但并不是真正的忘记,它只能使这些痛苦和不良情绪潜抑到潜意识中去,而进入到潜意识中的这些东西并没有消失,有可能会无意识地影响个体的行为,也有可能会在某一个相类似的事件上突然爆发,(我们通常称这件事为“应激事件”,是一个引爆点)。比如,笔者接待过一名因打伤同学被学校开除的男生,他在初中时曾遭到同学的侮辱,但家长要求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将精力放在学习上,尽量地躲着那些同学。该男生好不容易读完初中,在高中时又遇到同学开过份的玩笑,这一场景让他想起初中时被同学侮辱的场景,他拿起一块砖头朝同学扔了过去,导致那同学重伤住院。受挫——攻击假说也认为,被挫折激起的愤怒情绪必须得到宣泄,才可以有效降低人们的攻击性。

    学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倾诉,在师长或同学、朋友的帮助下,得到启迪和安慰,释放出负性情绪。登高呐喊、大声唱歌、运动时的呐喊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有Ebbesen(1976)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一组被实验协助者侮辱的被试,部分被允许对实验协助者进行攻击,而另一组只允许对实验协助者大喊大叫,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组都降低了攻击倾向。哭能缓解不良情绪。当机体遭受情感创伤,如委屈、悲痛和愤怒时,会产生并积聚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而哭泣是排泄这些物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寻找替代性攻击是青春期学生减少攻击性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弗洛伊德认为,应该鼓励青少年不时地表现他们的攻击性冲动,否则积聚到一定水平就会触发暴力性发泄。因此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引导青少年通过从事带有攻击性的体育运动,比如各种球类运动来释放出攻击性;也可以进行一些幻想的攻击行为如击打假人、摔枕头、拧毛巾等方法合理地进行心理宣泄。人们能够通过攻击性的想象来减少他们的攻击性,比如做暴力的白日梦,说粗野的笑话或写暴力情节的故事等。

2、认知调整。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青少年认识到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期待,有意识的去规避因精力充沛、行为冲动、情绪多变产生的攻击行为;同时学会调整负性情绪,纠正其认知偏差,从信念上减少对攻击行为的认可;建立自信心;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

3、培养对他人感情的移入,提供非攻击性的榜样。很多人在进行伤害他人的行为之前,往往会在认知层面蓄意贬低对方,使自己相信对方是可恶的,是需要去攻击的,这样就能在心理上找到对自己行为的认同,攻击他人就变得理所当然。所以,培养学生对他人的感情移入,同情爱护自己的同类,就可以减少攻击行为。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他的攻击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不良后果, 觉察和体验到别人的痛苦, 则能有效地减少其攻击性。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更多地对非攻击性行为的鼓励与奖赏,为孩子树立非攻击性的榜样,训练孩子以建设性而非破坏性的方式来对待他人。

4、消除强化。找出并消除攻击行为产生的强化结果,父母或老师可以使用不匹配反应技术——一种非惩罚性的行为矫正方法,即忽略孩子不受欢迎的行为的同时,还要强化那些亲社会的积极行为。比如,对产生的攻击行为的孩子,不能象前述的那位母亲,不去制止,相反去表扬自己的孩子多么勇敢坚强。父母或老师可以用时间、空间或情感上的隔离,让孩子独自去反思,同时要表扬他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冲突的行为。

5、父母的改变。父母应该设法创造比较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尊重彼此,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多留一些空间,家庭成员平等交流。对孩子多表扬,少批评。合理运用奖惩技术,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严格杜绝“体罚”,建议“以奖代罚”。喜欢和青春期孩子较劲的父母,多半自己青春期也出过麻烦的人,甚至到做了父母还没有走过青春期。因此父母要注重自身心理成长,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给孩子建立积极乐观、包容接纳、充满爱心的榜样;单身家庭更应注重孩子心理上的陪伴和支持,让孩子感觉到没有被父母抛弃,在被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

6、学校教育。一方面学校重视心理辅导,成立心理咨询室,组织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个案辅导;还可以设立心理健康课程,由心理老师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提供和谐的环境。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并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使学生的积极行为受到支持并得以坚持和发扬, 学生的消极行为( 如攻击性行为) 受到抵制, 促使学生努力改正错误。同时,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法律教育。学校可以请法律专业人员为在校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知识讲座;或利用“思想品德课”等有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7、社会方面。要净化社会环境。文化部门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取缔查处不健康的媒体、网站,禁止大力渲染暴力的影视作品发行。同时要正确利用媒体的优势,多对学生加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倡导亲社会的行为。建立和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多层次心理疏导机制,关注青春期学生心理健康。有条件的话,设立社区心理咨询室,通过免费面询、热线电话咨询或网络咨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成长。大力提倡全民参与和谐社会建设。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相应措施逐渐减少社会不和谐的因素。社会各界应对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多多加以关注,多一些关爱、包容和奉献。

四、结束语。

   攻击性行为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比较现实的说法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消除攻击性行为,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攻击性行为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对青春期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家长、学校和社会各方面要根据个体的特殊性,分析其攻击性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调整。

 

参考文献:

[1] [美]David R.Shaffer著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六版)中国轻工业出版2005年

[2] [美] Lorenz Konrad著《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  1987年

[3] [美]S.E.Taylor L.A.Peplau D.O.Sears著《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孙时进 《社会心理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

[5] [奥]Freud著 车文博 主编《弗洛伊德文集》长春出版社 2004年

[6] 智银利《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