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山挑山工智取华山路自古华山一条路陕西 |
分类: 中国游记 |
P1. 华山——仙掌崖
(本文始发博客地址:小步走天涯的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u/1656545351)
华山以险峻称雄于世,我们这些普通的游客则以登上华山,挑战了自己的胆量和体能为自豪。而气势磅礴、巍峨壮丽的华山在吸引人们奋勇征服它的同时,也养育着世世代代陪伴它,与它一起共度风雨的一群人——挑山工。这些为了生活而常年累月在华山生死线上挥洒汗水的人们,可谓是华山上一道亮丽而撼动人心的风景,也是我们不常见到的这个社会底层人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P3.华山上的挑山工
2011-6-25 星期六(完)
D8 华山中峰-东峰-南峰-西峰-北峰-智取华山路下山-洛阳
P4.
离开华山西峰不久,我和方方来到金锁关。依稀记得昨天也到过铁栏杆上挂满红色同心锁的景点,但名字又似乎不是金锁关。华山上挂同心锁的地方很多,但金锁关只有一个。今天是周六,游客明显比昨天周五多了很多,尤其是当我们来到金锁关的时候,和昨天来到这附近的时候对比,那就是两个世界了。
P56
昨天在山上走的时候,感觉华山虽险,但道路不小,这种陡峭的带铁索护栏的路,基本很少有两个人同时并肩走的情况。而今天的情况,就不是两个人的问题了,而是几个人的问题!人多的时候,走在华山上确实还更觉得危险,时不时就会被逼到一个角落里,铁索的旁边便是刀削峭壁。
华山上许多的景点,我都不记得,只有有名字的,拍下来,才能回忆。这个仙掌崖,便是有个牌子介绍,远观这山形确实很特别。仙掌崖在华山东峰,是指东石楼峰的面东崖壁。大自然的风剥雨蚀在崖壁上造化b 一手掌形石纹,高数十米,五指分明,形象生动逼真,人称华岳仙掌。因它奇瑰壮观,被列为陕西的“关中八景”第一景。关中八景,所在地长安,又名长安八景,是八处关中地区著名的文物风景胜地。西安碑林中有一块碑石,用诗和画的形式描述了关中地区的锦绣河山。这块碑石刻于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作者朱集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碑面书、画、诗为一体,分十六格,一景一画,即: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P7
关于华山,这是我写的最后一篇博文,也是华山的第六篇。这篇里我的两个重点,一个是挑山工,一个是智取华山路。从昨天登山之时,我已经陆陆续续在路上碰到许多的挑山工,但是那时因为拍风景和体力的关系,并没有怎么拍摄过他们,直到今日下山,也许因为是周日的关系,碰到的挑山工比昨天还要更多。上图是在金锁关的时候拍到的挑山工。其实我一直不敢拍他们,因为每次看到他们都会觉得十分辛酸,我害怕拍摄会让他们感到不愉快。2013年初,我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华山挑山工的采访和纪录片,更想起当时在华山看到的情景。请看看下图这位老爷爷,光着膀子,瘦骨嶙峋,头发花白,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一一道道年轮。他经过我们的时候,一边唱着小曲,一边把搭在扁担上的手放下,做了一个抬手抬腿的动作,说自己的身体健壮的很。很多游客给他鼓掌助威,也有好心的游客偷偷的塞给他钱币......
华山上的物价很贵,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山上500ml的矿泉水卖价10元/瓶,方便面卖十几块一碗,红牛十几块一瓶!当时上山的时候,我们看到挑山工挑着这么重的物资上山,便以为,这东西卖得贵,自然是有理由的,因为运费贵嘛!可是,后来我才恍然大悟!你以为矿泉水方便面红牛的高价是给挑山工赚去了吧?如果是那样,我愿意买,真的。可是事实是,经营买卖的商户们给挑山工的报酬计价是:运上山的货物以0.5元/斤计算;运下山的垃圾以0.3元/斤计算。挑山工早上把货物挑上山,下山时把山上的垃圾带下山,这样一天下来,年轻力壮的可以挣上100多元,而年老体弱的只有几十元,甚至更少。这个令人惊愕的数字让我很难接受,劳动力竟然可以如此的廉价!因为不忍心,我拍摄的挑山工并不多,从网上又找了一些图片,来向大家展示华山挑山工的艰辛。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11/13/christina1982.2007_119489856946261.jpg
西岳华山在五岳中以险峻著称,“自古华山一条道,峭崖绝壁沟千丈”。通往华山峰顶的道路除了可供人攀登的人工凿成的石阶便道外,再没有其它道路可走!山上所需生活物资除了人挑肩扛,也没有别地运送途径,故多年来自然形成了一支以往山顶运送物资谋生的华山挑山工队。穿梭在游客中登山的挑山工大部分年龄在四五十岁左右,但有好些过年过6旬,也有很多体弱多病者,甚至还有残疾人!我当时就看到一位老大爷,看着身子骨弱得很,累的不行了,游客们赶紧让他说停下来歇息一下,也有好心人给了他钱。看着他风烛残年的躯体,本应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还走着如此险峻的华山赚着这廉价到极点的辛苦钱,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http://bbs.cn.yimg.com/user_img/200711/13/christina1982.2007_119489856950354.jpg
一副扁担、一根长绳,或者一个背篓、一根杵拐就是华山挑山工挣钱养家的家当;强健的身体,良好的体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态平和,则是挑山工们必备的素质。华山有多险,爬华山有多累,走过的人都清楚。作为游客,走过千尺幢百尺峡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我们都知道。我还清晰记得自己走那段路的时候如何的小心翼翼胆颤心惊,我无法想象挑山工们如何一天几趟的走着这艰险的道路,说挑山工们挣的钱是用汗水换来的,还不够真切,那甚至是用生命在换取的血汗钱啊!
http://img3.laibafile.cn/p/m/115545948.jpg
挣“血汗钱”的挑夫,华山上共有200多人。他们大都来自陕西、四川等地的贫困山区,没有文化,也没手艺,就凭一身力气吃饭,这里头甚至有女挑夫,尽管我并没有看到。前面说到自古华山一条路,物资除了靠挑山工挑上去外也别无选择,可是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想说的是,现如今从山底到北峰已经有缆车了不是么?为什么挑山工连山底到北峰这段路,也必须徒步爬上去?为什么就不能开放缆车让这部分人乘坐到北峰后再把物资挑到各峰?我其实清楚的很,我这个问题是多么的多余!或许这也不是一个受挑山工们欢迎的方案吧?从山底下挑到峰顶,尚且一趟只能挣几十快,若是先乘坐缆车到北峰再运送到各峰,只怕他们能拿到的钱就更加微不足道了吧,那样生活该怎么过?而且缆车资源用于运送游客使用的收益,绝对大于运送挑山工的收益不是么?挑山工付不起这昂贵的缆车费吧,游客付得起!
挑山工们时常一边挑着担子一边哼唱当地名曲,既给自己打气也娱乐了游客,他们有时候似乎看起来挺快乐的。我相信他们内心有一种肩挑重担的幸福感,靠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永远值得钦佩。但是我心中的疑团一直无法解开,我也明白那永远解不开。在澳洲,在欧洲,我们常说的多劳多得这种常识是可以看的见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只要肯干,就可以获取可观的收入,而脑力劳动者,未必就比体力劳动者赚取更多。在中国,多劳多得是什么?劳动者人人平等是什么概念?为什么山上卖那么贵的东西,给挑山工的报酬却连零头都不如,那大头的是谁赚了去?没钱入货到山上卖的人,在华山的地界只能当挑山工赚取微薄劳务费,而有钱经营的人,便是钱赚钱,这不是社会的缩影么?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越来越穷困,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差距就如此产生的。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脑力劳动者,我虽然庆幸自己的劳动获取了可供生计的报酬,但是我一直对于这种财富分配极度不均的社会现象感到愤慨。华山上的挑山工,长年累月在生死线上战斗着的劳动者们,我敬佩你们,感谢你们,也真诚地希望,未来有一天,你们的生活会得到真正的改善!同样的祝福献给千千万万在各种艰苦工作岗位上劳动的人们!
从金锁关沿着原路返回,不久我们便来到了北峰。妈呀,总算是到北峰了!至此我们已经走过了华山五峰:东西南北中!在北峰顶小憩,我和方方于是开始思考下山的问题。下山有三种方式:第一,从北峰顶走缆车下山,好处自然是节省体力,坏处是周末排队人很多,而且费用不菲。第二,从北峰顶沿着昨天上山的路下山。好处是昨天走过,心里有底,不用等缆车排队,坏处是风景不佳,而且走回头路不是俺的风格。第三,从北峰顶走智取华山路下山,好处是可以把整个华山走个遍,不留遗憾,坏处呢,自然是让人听着有些闻风丧胆的这条"智取华山路“之艰险!纠结啊!这三种方案各有优缺点,该怎么办呢?方方小年轻,没一会就决定要走智取华山路下山了。我继续纠结,在北峰顶上洗手间时,又一次看了北峰顶上排缆车的队伍,被这阵势吓到了,又想到昨天上来时走的千尺幢百尺峡的惊险,其实那段路也未必比智取华山路要容易走,况且我还真的不想留遗憾......最后我还是决定和方方一起走智取华山路下山。做出这个决定我还是有些忐忑的。于是,本来以为到了北峰就可以宣告革命成功的计划宣告失败,如今到了北峰只能是宣告另外一次革命的开始!于是我们开始了又一次征途。
其实,智取华山路走下来,并没有想象中难走。智取华山路和昨天上山的路比起来,阶梯更多,基本是一路直下,并没有太多缓冲的地方,但是并不是想象中那种到处是垂直90度的悬崖峭壁的攀岩状态。大部分时候,走的也就是普通石阶罢了。“自古华山一条路”就是当地人所说的“华山峪”登山道,包括了自古以来华山唯一登山道上的沿途各景点,连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自古华山一条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古至今都大名鼎鼎的登华山唯一“一条路”。直到上世纪90年代黄甫峪的“智取华山路”凿通之后,华山才有了第二条登山道。
我个人认为,与其说智取华山路以险著称,不如说它的历史意义更加突出。登华山的时候,我穿的是这种老掉牙的绿色解放鞋,突然觉得穿它走智取华山路还挺应景的。智取华山路本来就是解放军先烈们走过的路,当年先烈们肯定穿不上我这么好看的军鞋,但也大同小异吧,穿着它走华山,也算是走过先烈们走的路,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了。
方方的步伐很快,我很快跟不上她,为了安全起见,我决定不紧跟她,按照自己的步伐来走。智取华山路让我不太喜欢的地方是铁索太少,虽然很多地方阶梯也挺宽的,但是没有铁索总归觉得不方便的。刚开始下山走了一段,累的气喘吁吁之时,碰到一对父子上山来,他们看到弱质芊芊的我,那个爸爸便把手上戴着的一对增加摩擦力的手套脱下来给了我,他说他们就快到顶了,给我用,扶着栏杆的时候抓的更稳,虽然只是一对用过的脏手套,但却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我心里十分感动。实际上智取华山路,真正危险的路段,也就两三段,也是如千尺幢百尺峡那样几乎90度的斜坡,但是那样的路段却不如千尺幢百尺峡那么长,也没有那么频繁出现,所以我认为这条路的危险性其实大大小于上山的路。但是下山走这种阶梯也是令人十分抓狂的。阶梯,阶梯,没完没了,走完一个又有一个,似乎永远都走不完一样。我觉得这种方式下山太龟速,于是我尝试着跑下山,竟然发觉跑下去比起一步一步走还觉得省力气,且速度也快了许多。于是智取华山路的60%部分,我最后是以跑下去的姿态完成的,除了个别阶梯较窄的部分需要谨慎通过,其他都是跑下去的。
这里是智取华山路的最后一段。跑下山虽然带给我快速下山的优秀结果,但是我却不知道这给我给的膝盖无形中或许造成了损伤。我平时缺乏运动,对于登山不了解,后来才听说,这种跑下去的方式最伤膝盖!不知道是否因为这样的方式,总之在我从华山回来之后一个月后,我发现我的膝盖有疼痛趋势,并且治疗了几个月无法康复,如今已成为旧患。借此机会给广大登山爱好者提个醒,千万别跟我一样,爬山还是要注意保护腿脚尤其是关节部位,护膝护踝该戴就戴,东西能少背就少背,腿是要用一辈子的,大意不得!
从北峰顶出发是中午11:40,下到山脚是下午1点10分,用了1小时30分钟,这速度和网上牛人有的一拼哦。下到山脚,我累得人都有些变形了,看看如下照片便知。这是智取华山路前解放军的雕像,拍照留念的时候,这状态和在华山顶上也是差得远啊!
和方方jk在山脚碰头休息了一下,在这里要把这对陪伴我走智取华山路的脏手套丢弃,拍个照片留念。
在智取华山路旁边有个车站,这里有车把游客送到东门,一个人居然收10元,真够坑爹的,才一点路。
P19
到东门以后,我们三个人打车回到了西门附近我们存包的那个旅馆,拿了行李,又在对面吃了个简单的午餐。这里的饭菜还真心不贵,四菜一汤才30块,虽然是普通菜肴,但这价格够便宜了!接着我们在这附近的邮局寄了明信片,然后又打车到了华山的火车站,乘火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洛阳。
就这样,我们此行的陕西之旅宣告结束,坐上去洛阳的火车,我们很快将进入河南省。因为今天是周六的关系,坐火车的人奇多,但我们幸好还找到了座位。车上的卫生很糟糕,给我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因为爬华山太累的关系,大家在这拥挤肮脏的火车上也都能睡得着。
从华山到洛阳三个半小时的火车,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之前在网上已经电话订好了火车站对面的一家旅馆,下了火车就直奔那里去了。这家洛阳一运金谷园招待所,卫生条件一般般,但胜在离车站近,虽杂了点但是适合我们这样只在洛阳短暂停留便要坐车的人,价格也算实惠。晚上在附近找吃的东西,竟然找不到什么,或许因为太晚,结果就随便吃了一顿面,话说河南也是面食为主,我一直吃不习惯。
招待所最满意的是有煤气炉烧的热水洗澡,晚上好好地洗了一个热水澡,洗掉了这两天来登华山的疲惫,倒头睡下,想不入睡都很难!明天是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将参观洛阳最著名的龙门石窟,然后从郑州结束此次中原之旅。
2011-6-25 星期六(完)
-------------------------------------------------------------------------------------
我的足迹
2002
2005/9 广西桂林阳朔
![]()
甘南川北 ![]()
2012/12/21-26 |
2003
2006/9 贵州
![]()
![]() 2012/6/16-25 泰北、澳门 ![]()
|
菲律宾薄荷岛、妈妈岛 ![]() 2012/4/28-5/6 马来西亚沙巴州 ![]()
2012/9/2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