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脉冲星暑期讲习班在京召开

2025年脉冲星暑期讲习班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21
8月1日至8月10日,为吸引和培养新生代科研人员,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的“2025年脉冲星暑期讲习班”在北京顺利举行。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研究员到场并致辞,肯定了多年来脉冲星讲习班对中国脉冲星领域的发展及人才培养做出的突出贡献,并鼓励学员继承前辈科学家精神,在脉冲星研究领域不断开拓创新。
当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中国天文学家利用FAST已经在脉冲星领域取得了众多原创性的重要科学成果,使得中国能够在该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未来还将持续发力产生更多的科学发现,让中国人的名字将更频繁地出现在脉冲星领域的教材中。这些都离不开脉冲星研究领域的人才培养。为此韩金林、徐仁新、张力、王娜等国内领头的脉冲星专家自2009年就倡导并开设了脉冲星讲习班,至今已培养了5届学员,早期学员已成为了目前国内脉冲星研究的中坚力量,新生代学员也正陆续展露头角,并作为下一代大射电望远镜如FAST核心阵、新疆奇台110米、云南景东120米和吉林桦甸120米射电望远镜、FAST核心阵和SKA国际合作的人才储备。
本次讲习班共计有68学时的课程,邀请了国内脉冲星研究领域的30多位顶级专家学者授课。讲习班以Lyne和Smith编著的《Pulsar
Astronomy》以及吴鑫基、乔国俊和徐仁新编著的《脉冲星物理》为基础,专家们逐一讲解相关章节,深入介绍了脉冲星领域的多波段观测特征和规律、基础理论、应用前景和前沿研究进展。
讲习班吸引了来自国家天文台、新疆天文台、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共150余名学员参加。讲习班的每一节课程和邀请报告现场都座无虚席,报告结束后学员们积极与老师互动,提出了一系列深入的学术问题,展现出高度的科研热情。专家们也针对学员的问题进行细致答疑,并在课后分享了他们对脉冲星领域未来研究方向的见解。讲习班最后还举办了结业考试。
根据脉冲星讲习班之后举行的学员调查,大家一致认为,持续十天的讲习班非常成功,尽管学习强度非常大,每天都有6学时或者8学时的课程,让学员们非常充实,大家都很累但快乐着。大家表示,通过本次讲习班的多层次学习方式,不仅学习了脉冲星的基础知识,深化了对脉冲星天文学的理解,还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科研思维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