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西太原心理医生
山西太原心理医生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20,316
  • 关注人气:33,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考试焦虑综合症的成因碍

(2014-12-01 00:55:16)
标签:

育儿

人格

考试

误区

目的

1.人格特点  有的个体的人格特征易于发生焦虑,他们的个性或者胆高处小,过于谨小慎微,自尊和安全感不够;或者比较爱面子,对不外部的评价过于敏感和重视,警觉性(忧虑和紧张)过高,这胜寒样的个性特征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趋向于不好的评估,或容易导﹄致过度担心和紧张。
2.思维模式把考试结果与自我评价、社会评价、自己的前途、命运过于紧密地联系起来,是导致考试焦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中,手段目的化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也是困扰许多家庭、孩子和教师的误区。所谓“手段目的化”,就是指学习和考试的关系被弄颠倒了。
       考试分数也好,排名也好,本来是一种手段,都是为了促进学习这个目的而采取的策略,但现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被弄反了,学习的目的似乎完全是为了考试,父母关注的不是孩子学到了什么,而是考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孩子也往往把如何应付考试,如何拿高分和好名次看得过重,甚至高于一切。当然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着国情的特殊性———教育资源有限,竞争过于激烈。但是考试结果的好坏往往和过高的期望、过重的思想负担呈负相关的关系,因此上述的种种负荷,可导致心态紧张,情绪不稳定。我 们知道,考试前和考试中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才能处于好的工作状态,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操作力、意志力才能调动起来,达到思维敏捷灵活,想心象力丰富,记忆的运作和提取迅速准确,容易出现灵感和顿病探悟。这是考试发挥的心理基础。相反,压力过大,则会出现紧秘张、焦虑、压抑与头痛、失眠、胸闷、心悸等躯体症状,并影响思维和记忆的运作。第二个思维模式的误区,是对教育的目的混淆。现在有很多父母和孩子把从学校和老师那里获取知识当成了教育的目的,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初中级的基础教育,不是为了掌握多少数理化知识,实际上笔者(相信还有很多人)小学、中学阶段学习的知识,至今绝大部分都被遗忘了,这些学习是一种手段,使我们的智力得到开发,使我们的知识有一个牢固的结构,后两者给我们一种学习能力,使我们可以终生不断学习和探索,掌握这种学习能力,才应该是教育的目的。由于这方面因素造成的考试焦虑也很常见,如一名初中学生,每到数学考试就特别紧张,害怕自己考不好,只要有一个题不会做,她就认为问题很严重,晕头转向,卡在哪里走不了了,结果后边容易的题也不会了。后来她通过心理咨询,明白考试是为了检验学习的成效,有不会做的题是很自然的,不必要紧张,结果很快走出了恶性循环,不紧张害怕了,数学考试的成绩马上提高了20多分。
3.家庭、社会和教育的因素在学校恐怖症中,我们已经充分地讨论了目前我国社会和家庭对学习和考试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很多误区,这些思想和观念的误区及过重学习的负荷造成学生长期处于心理应激之下,睡眠和休息时间不足,生活单调沉闷,体力和精力透支,这些因素违背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并可造成情绪不稳定,易于发生考试焦虑综合症。
4.生活事件曾经有过考试失败的经历,或因为考试结果不满意受到父母和老师的责骂、批评者,容易发生考试焦虑。如一名高中生第六有一次数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结果妈妈说她,“你是不是智力章 有问题?”搞得她心里很难受,以后一考数学就紧张,告诉自学习己,“一定得考好,不然妈妈又要怀疑我的智力有问题了。”越障这么想,心里越紧张,遇到难题头脑就炸了,结果可想而知。碍  有过一次考试焦虑者如果不加以疏导,容易再次发生。另外, ﹃与同学或老师关系处理不好,有敌意,或因遭遇情感问题的影高处响等使原来的学习状态改变也容易诱发考试焦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