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冯学成
冯学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9,912
  • 关注人气:2,65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书》师第七

(2017-03-08 08:12:29)

师第七

或问曰:“曷为天下善?”曰:“师”。曰:“何谓也?”曰:“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不达。曰:“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在古代社会,讲天地君亲师。“天地”是我们的依报,自然赖以依存的土壤,没有天地就没有立足之地,要把天地敬畏供奉起来,一定要尊重天地。“君”是社会的守护神,是掌控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如果离开了政府权力架构,社会就无序,就成了野蛮世界。“亲”即指父母,没父母哪有我们?“师”,能否把学生带到道的路上去?带上大道之路?什么叫师?行圣人之道,以圣人之道教化社会的,才有资格称师。“曷为天下善?”佛教讲布施,财布施是善人,法布施是菩萨,菩萨把佛的智慧解脱之道传播出去;孔夫子是至圣先师,是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传承下来教化社会。天下最伟大最光辉的就是师,所以说师是“天下善”。

“何谓也?”这些文章不好读,但却是我们心性修养的钥匙。心性修养就从这里下手。因为“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我们的心性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每个人性情禀赋不一样,或刚一点,或柔一点;或善一点,或恶一点,各自参差不齐。另外,有的人前几年很刚,后几年很柔,这个说不清楚。在张三面前很善,在李四面前很恶。正是有种种的差别,才提出“中”的理念。“中而已矣”,这话很多人不懂,故“不达”。

什么叫“刚善”?就是说刚表现为善的方面在哪里呢?“为义”,义就是“利之和”,不是利己而是利他的;“为直”,心性正直,不是歪斜的扭曲的;“为断”,行事果断,判断准确,而不是狐疑不决,优柔寡断。“为严毅”,我们常说要严父慈母,为什么要严父?既然扬善,一定要有严毅的派头。领导是阳,被领导是阴;我是阳,我以外的就是阴。严是生活操守问题,毅是决断力问题。如果我们一盘散沙,精神目标提不起来,那么怎么行呢?没有稳定性,长远性也不行。“为干固”,干,主心骨,刚善必须有主心骨,自己心里要有主心骨,自己是家庭的主心骨,在社会上是主心骨。固,就是稳定性,不是一击即碎,一推即倒。这个一定要固,要有稳定性、坚韧性、不可动摇的精神在里面。

我们再看恶的一方面,刚搞不好就变成恶了。“为猛”,一言不合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猛不猛?与人打交道,三句话脾气就来了,很猛,这不太好。“为隘”,心胸狭隘,自卑的人往往非常清高,清高也是一种狭隘,看起来很刚,其实是狭隘。狭隘是刚恶的一种表现,什么眼不容针,容不下是非,这些都是狭隘;“为强梁”,根本容不下别人,霸王主义,欺负他人,这都是刚恶的方面。

柔善的方面“为慈,为顺,为巽。”慈爱是柔,把自己的心调柔一点,别那么生硬,男以阳刚为美,女以柔顺为美。人事关系一定要调顺和谐,不能相互抬杠。上面交待的,下面要顺从执行。夫妻父子朋友之间要有顺,不能什么事都抬杠。一定要顺,顺是柔美的表现,温良恭俭让其实就是讲一个顺字。顺,就有和谐的感觉。心顺、人顺、事顺多好。别去制造是非,别弄得别人心里不愉快。顺,恰恰是柔性的功能。过刚的人一定要好好体会顺的柔之美这样的感觉;“为巽”,巽是风,是木,是服从的意思,有柔性。玻璃很硬,一击就碎。钢铁硬,还有柔性。老子见商容,商容问:你看看我牙齿还有没有?没有了。舌头还在不在?在。舌头柔啊,刚靠不住,柔还靠得住。天下许多道理几乎都在其中了,柔弱胜刚强啊。风有柔性,树木也有柔性。另外巽还有规矩在里面,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柔之善。

柔,也有恶的一面,“为懦弱”,懦弱的人没有志气,干不了事,干事缩头缩尾,不行。“为无断”,三国时候,袁绍猛士如云,几十万大军,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很多干部都给袁绍写了效忠信,只有荀彧分析袁绍是好谋无断,可以决战。果然官渡一战,曹操的几万人击败了袁绍的二十几万大军。我们也可以看到生活之中,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是干净利落,敢于决断的。决断前要慎动,一旦决定了,就要雷厉风行。“为邪佞”,还有一种恶叫邪佞,说好话,奉承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有钱有权有威风的人面前,一副奴才相,这个就是柔之恶。

“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刚柔具有善恶的两面,那么我们就要居中,刚柔都要居中而行。“中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春天,芽也发了,到了夏天……冬天结冰了,四时循环,绝不能过,一过就成灾。我们的身心性命一定要居中守中。中也者,和也,和谐,恰到好处。“中节”,射箭要射中靶子,干事要干到点子上,不能偏离自己的目标。怎样使自己“发而皆中节?”事情总在变化中,新的因缘,新的关系,新的麻烦总是在不断涌现,总有使自己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能够事事中节,弹无虚发,这是能力的表现,就是一个字:中。用北方话来说,中。“天下之达道也”,就是最高的修养,无论是起心动念还是待人处事,都要恪守正道、中道。不是天下之小道,不是天下之邪道。天下都必须走这个道,学圣人之道。

“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为什么“师”有这么崇高的地位?就是代圣人立教。圣人立个标准,好让大家自易其恶。大家对照看看,怎样使自己进入圣人之道?这是不断调心的过程。后面很多地方都谈让人迁善改过的道理和方法,让人“自易其恶”,积极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错误要自己改,别人敲打也要通过自己来改正,否则不起作用。家长给小孩子做再好的伙食,饭还是要自己吃,不仅要自己吃,还要自己消化才行。自己走上圣人之道,自己明白心性修养的方法路程,才能自易其恶。但是矫枉过正也不行,要“自至其中而止矣”,真理多走半步也会成谬误呀。

有位老板入山修道,把公司捐掉了,后来又从重新打工做事,这不是蠢吗?爱心也好,善心也好你都不要过,过了就会坏事。“中而已矣”,仁义礼智信,都是“中而亦矣”,不能太过。李白诗里写到:常怀报柱信,岂上望夫台。有个叫尾生的人跟女朋友约会,突然山洪爆发,尾生抱住柱子不走。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走。他说,约的就是这里。不能换地方,不能换时间。结果淹死了。这样守信就过了,要通权达变。为国家为民族大节是不能动的,小节可以动,“君子贞而不谅”,但一定要居中,要“自至其中而止矣”。《易经》乾文言九三说:“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艮卦说:“君子思不出其位。”我们做事到什么范儿上,不能乱走。画蛇添足的寓言也说明要守中而知止。

“故先觉觉后觉,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当老师不容易啊,让这些学生迷茫回归于智慧,关键是把中正之道传授给学生。这不是在课堂上学了什么是中、什么是正就明白了的,必须在日常生活工作,手把手来调、来教。

古人教学生,有些一年半载,有些十年八年,有些是二三十年,才能把最高最妙的感觉找到。不像现在老师不负责任。 古代老师要负责学生一辈子。学生有不好的地方,是老师的耻辱;老师因为学生的过失而有自行了断的都有,那是为了师道的尊严。师道就是中正,要让学生学习中正并回归于诚,使之进入“诚神几”、“诚几德”的境界,那可是呕心沥血呀。如同老母鸡孵化小鸡,精诚所至,21天不守护在窝里,非常专心,决不离开,决不放弃。

“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暗者是不明圣人之道的,或有悖于圣人之道的。但通过先生持之以恒的教之、育之,使他们能由暗转明,从“匪仁匪义匪礼匪智匪信”的荒唐中进入仁义礼智信的殿堂,具备了中正之道,师道才算有所立了。

师道用什么方式来考核?谁又来考核老师?师道在什么地方展现?就在下面所说一系列的运化之中。

“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没有凝聚力?国家到底是正气盛还是邪气盛?教育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首先看师道。离开了师道,还谈什么教育?“师道立”,有个直接的示范,就是能以身作则,教育天下贤才。孟夫子说,人生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佛祖也欢喜大家都能成佛嘛。“善人多,则朝廷正”。权利和财富由君子掌控,社会就是光明的;权利和财富由小人掌控,国家和民生就有麻烦。君子就是善人,是充沛着仁义礼智信的力量,又中道而行的人。致力于君子之道的后生,必须要通过老师来调教,不然其中的火候和分寸难以把握。

南怀瑾的老师袁焕仙与人讨论什么是中,拿了个火柴棍,问:哪里是中?有学生说,火柴棍中间呀!袁老太爷把火柴棍从中折断,问:现在中在哪里?万事万法都在变动之中,怎样使我们的心思、行为、举措,各个方面都能得中,的确需要老师手把手地调教。公务员队伍、老板队伍、白领队伍都要上仁义中正的课。君子在朝就是泰卦,内君子而外小人,自然就天下平了。如果是否卦,内阴而外阳,内小人而外君子,内部阴暗得要命,国家民族就不堪。君子之道消而小人之道长,那就麻烦了。所以,天下治乱,关乎师道。教育体制改革,必须要确立师道,什么是师道?就是圣人之道。什么是圣人之道?仁义礼智信,中而已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