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水培训通知 |
分类: 风水 |
中国杨公风水学刘江东一脉38代弟子、传人
李唯弘/文
中国古人对阴、阳宅风水的认识主要局限于“因形察气”、“上天垂象”,“喝形”等,阴宅风水的龙、穴、砂、水是形,总结各类外形的走向变化,根据它们象龙、象虎、象蛇等的外形“点穴”在嘴,在额、在七寸,目的是为了寻找存在于地里的“生气”(因形察气),以达到“葬乘生气”的目的。点穴就是为了内乘“生气”,立向是为了外接“堂气”。目的都是为了一个字“气”。 根据穴或周围砂峰的外形辨别吉凶,就是“因形察气”,因此古人曰:“故山粗恶者其气暴,山单寒者其气微,散漫则气亦散漫,虚耗则气亦虚耗。及夫巉岩、陡泻、臃肿、凹缺、幽冷、峻急、顽硬等类,皆莫不以形而见其气之吉凶。”
先看杨公(杨筠松)理论论述砂山龙穴吉凶:
杨公(杨筠松)《玉尺经. 逐吉赋》云:“赏闻英雄豪杰,实钟岳渎之灵。富贵荣华,乃系山川之秀。是故龙来入局,固有清浊之殊途,而群砂翕(xi)聚,岂无吉凶之异应。或居於四维之地。或见於六秀之方,若见尖齐高耸,君子可以求官,低小方圆,士庶亦应致富。”“是故砂如圆净,定产忠贞。势若欹斜,必生淫佞。地与人符,气通物应。”
杨公风水刘江东一脉第二十二代传人刘伯温《堪舆漫兴》云:“气以土行石不葬,石为山骨欲其藏。巉岩恶石临于穴,信是韩彭剑下亡。”
再看后人根据以上杨公理论发挥的有关穴之所忌之“巉岩”吉凶论述。
点穴忌巉岩,但如果龙气旺盛,结穴之山石头中有土穴者亦不忌也!
原文:
巉岩者,临穴处石出峥嵘,而巉岩可畏也。 《塟书》云:“气以土聚,而石山不塟。”吴公云:“石为山骨欲其藏,切忌粗雄与恶昂。”凡立穴处,宜皮面光彩,忌恶石巉岩。若不知避此而悞下之,主凶恶杀戮,军配争斗之祸。亦有大龙气盛,结穴星辰有石磷磷,却穴间不见其巉岩可畏之形,而为石山土穴者,又是好地,不以此拘。如茅状元地在杭州西湖者,进贤樊氏、莆田萧氏诸地,是其格也。图具下。
上地在杭州月波门外,西湖里面。(将军大座形)其龙即三天竺发出,
顿起大帐,重重开肩展翅。中出骨脉清奇,星辰秀异,有剥有换。至入首
作穴,成带福金星。前对南高峯,到此又是五凤楼台作正案。但就身右沙
撺入明堂,而左沙系下手反轻,故其穴下数墓皆不吉,惟张氏祖穴揭土作
天穴,即四兽和平。
石巧穴乃自飞来峰出脉,落平地一线,复起高墩做穴,顶龙顺局。二
水交于穴前,九曲出口,注于西湖。穴中不见湖水,但见南北二高峰列于
左右。其后龙石骨巉岩数里,顿起一山,内皆空洞如石屋,四门明朗,入
内可容百十人设坐。四边垂四柱,石纹与地不相联属,故号飞来峰。旧有
钳云:“天上飞来人不识,良珠万斛藏顽石。有人下得肉中穴,生者封侯死
庙食。”张氏遇明师点土墩穴,取螺蛳吐肉形,以石洞山为螺壳,而土墩为
螺肉,吐于外,故云“肉中穴” 。塟后出元洲公澣,登进士,官至吏部尙书。濂,解元、进士,官至左佥都御史。曰应祺,进士。曰应佑,乡魁,封兵
部主政。曰洽、曰洵、曰溥、曰洲、曰江、曰洙诸公,皆连登科第,人文济济,福祉方隆。
上地在莆田县(福建莆田县)东南八十里。其龙来历甚远。至于海滨,盘旋踊跃,千形万态,活变叵测。巨石岩岩,可警可谔。将入首,遶折侧落,偷闪结穴。穴下开钳明白,左右掬抱有情。近面石峰卓立为朝,挺然端拱。四势周密,藏聚可爱。海滨之地,易于受风,最忌空旷。此穴如坐室中,斯所以为美也。萧 氏塟后,出燕山公奇勋,登嘉靖癸丑进士,官南京户部员外,所至有声。其弟曰奇熊,见任州守。曰奇烋,理学隽才。人文济济,富贵隆盛。一门百口,和义蔼然,六世同居,今上旌表之。
上地在莆田(福建莆田县)城西三里。其龙分府干旺气,来历甚远。自三紫磅礴绵亘数百里,盘旋融会,气势雄伟,千形万状,不可殚述。将入局,开帐巍峨,嵡嵸层叠。正脉自帐中栖闪逶迤,莫可捉摸。入首结垂头紫气穴。穴前平坦,左右拥从。而府龙逆抱,以作下关,收尽诸山诸水,十分有力。前朝双峰秀入云霄, 眞美地也。但满山巨石林立,不入俗眼。 却登穴不见,所以为美。系辛龙入首,扦酉山卯向。以丁酉、丁卯分金。塟后出石溪公言,丁卯生,登乡会二魁,官郎中。子粛庵公经邦,丁酉生,登乡会二魁,入翰林,见任太子宾客、礼部侍郎,福祉未艾。
附参考书目:
1、杨公(杨筠松)《玉尺经》;
2、杨公(杨筠松)《疑龙经》,《疑龙经十问》;
3、杨公(杨筠松)《撼龙经》;
4、刘公(刘江东)《三宝经》;
6、刘基(刘伯温)《堪舆漫兴》;
5、徐善继、徐善述《地理人子须知》。
版权所有,如果转载此文必须注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湖北林大森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原襄樊市)人民广场奔泰阳光城8楼806室(前后均有电梯可上)
电话:0710—3442942
13886267032,15872293861
QQ:582518391
腾讯微博:
http://t.qq.com/liweih196511,
微信号:13886267032
博客:李唯弘易医研究
- (2017-09-04 08:11:24)
- (2017-09-02 08:19:20)
- (2017-09-01 08:21:30)
- (2017-08-31 07:49:09)
- (2017-08-30 08:08:48)
- (2017-08-29 08:45:51)
- (2017-08-25 08:11:23)
- (2017-08-24 09:14:49)
- (2017-08-23 08:45:17)
- (2017-08-22 07: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