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投掷动作的教学策略

标签:
健康投掷分析法体育教学进行教育 |
幼儿投掷动作的教学策略
王宗腾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
(资料来源:http://www.kid-sport.org.tw/homepage/index.asp)
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了几位有名的政治人物,以及最近流行电玩的偶像代言人,参与了中华职棒在各地比赛前的开球典礼,眼光不自觉得注意到他们的投球动作,结果发现不管是年长的政治人物或者是年轻的明星,他们的投球姿势都不自觉的显露了错误的投球姿势,心中不觉得纳闷,他们在参加开球仪式之前,应该都有询问过相关的人士,甚至有人曾经受过两位投手的指导,为什么他们还是会做出错误的投球动作呢?也许这也显示出体育教学常见的一个迷思,就是基本动作的教学是否有应该注意的动作要领,而我们应该用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正确的学习这些动作,而不会犯下相同的错误,将是这篇文章所关心的焦点。
贰、投掷动作的介绍
Payne and Isaacs(1991)曾指出投掷动作可分为低手、侧肩与过肩投掷,Wickstrom(1975)则指出投掷的发展程序为从双手投掷到单手投掷,从低手投掷到过肩投掷,由此可知过肩投掷动作可以视为成熟投掷动作的最终结果,从有关投掷的相关研究可以知道,投掷动作的分析方式大可以成三类,第一种是Roberton(1978)所提出来的肢段分析法(segmental analysis): Roberton将投掷的动作区分为躯干、准备时期的手臂后拉、前挥时上手臂的动作、前挥时小手臂的动作、脚步的动作五个肢段,并且对每一个肢段的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层次做出分类,由于肢段分析法可以依据各个部位的发展状况给予评分,是目前相关研究中最常用来作为分析投掷动作的方法之一。
第二种分析方式是由Seefeldt and Haubenstricker(1976)所提出来的整体分析法(total body analysis): 他们主要将投掷的动作由不成熟到成熟区分为五个阶段,不像Roberton将身体分为五个肢段,他们是以整体描述的方式,描述该阶段的动作发展,以第五阶段而言,他们对于动作的发展描述如下:投掷时,手由向后且向下的位置,以弧形的摆动将球举起,右(左)手投球时左(右)脚向前跨步,臀部和脊椎会适当的反转至适当的位置,当右(左)脚踩到地面时,由臀部、脊椎与肩膀跟着反转,当右(左)膝伸展时,会提供反作用力给投掷的手臂,另一只手会向身体内收以协助产生相对的作用力。
而Gallahue(1996)综合了肢段与整体分析法,提出了投掷动作的三阶段论,将投掷动做区分为初始阶段(initial stage)、基础阶段(elementary stage)以及成熟阶段(mature stage),他并且把成熟阶段应该具备有的动作逐一的列出,分别是:1.在投掷之前手臂会向后拉。2.非投掷手的手肘会向上抬起以维持平衡。3.投掷时,手肘会向前水平伸展。4.随球出手后,前臂转向且拇指朝下。5.投掷的过程中,躯干会明显的由侧边向投掷的方向作旋转。6.投掷时的肩膀会轻微的下沉。7.投掷时的转动经由臀、腿、脊椎而后肩膀。8.在准备投掷前,重心会落在后脚。9.当重心移动时,会由后脚转移到前脚。
由于动作的发展,本身存在有模式内的差异性(with-pattern differences),也就是说各肢段的发展成熟度会有所不同,也因此整体分析法与Gallahue三阶段的分类方式,较少有研究者以此做为研究观察评分的方式。
不管是肢段、整体或是三阶段的分析法,其成熟投掷动作的指导要领大概可以拆解成四个主要的细部动作,以提供教师在实施教学时的方针:(一)准备动作时,手臂向后伸展。(二)准备投掷时,身体向侧边旋转90度,并随着投掷的过程将身体转向出手的方向。(三) 手臂于投球时,以过肩出手方式,朝向前方进行投掷。(四) 以右手为惯用手者,左脚在前,右脚在后,投掷过程中将重心由后脚转移至前脚(如图一)。
http://s2/middle/625560d149a48a7be2e71&690
参、投掷游戏的教学要领
一、一次只教一个重点
虽然投掷的动作要领可以简化为四个项目,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一堂课之内要他们能够学习这四个动作并确实的执行出来,是有困难的,因此一次只教一个重点,并且要求学生确实执行,比较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
二、有去有回
掷球游戏最担心的部分,就是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之中,球四处的滚动,或者因为动线不佳,导致需要用更多的球来进行游戏,例如许多老师会设计丢瓶子的游戏(如图二),学生用球投掷前方桌面上的瓶子,结果发现学生投完之后,球有去无回,必须自己去捡回来,或是等全部同学都丢完才能捡,而且瓶子倒了之后必须要扶正,增加许多等待的时间,这时候如果将动线稍微修改如图三,将瓶子立于中线处,并将队伍排列在两边,这样可以增加投掷的机会,减少等待的时间,也能够让对方的同学负责捡球,做再次的投掷练习。
三、多活动、少等待
有效的幼儿体育教学,需要让学生有多一点的练习机会以及活动的时间,因此分组的方式变得非常的重要,适当的分组能够减少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等待的时间,例如有二十个学生,利用两个水桶,进行投球掷准的游戏,如果老师将五个人分成一组,并且一排的人使用一个水桶的方式(如图四),其练习的次数与等待的时间,将比十个人分成一组,并排成一直排,使用两个水桶的方式(如图五)为佳。
四、因材施教
在活动的设计上,可以依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而做不同难易程度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激起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外,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能力,选择自己希望投掷呼拉圈的高度(如图六),或者是距离(如图七)。
五、改变器材
当我们进行两个人以网球相互投、接练习时,由于球体质地坚硬,容易增加接球的恐惧感,另外由于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并未达到成熟的程度,所以很不容易正确的用手掌接住球,这时候如果我们可以用报纸球或是沙包代替网球,而用牛奶铁罐,做为接球的器具,将会使得投球传接的活动,更为简单、安全。
肆、结语
练习、正确的指导以及老师和家长们的鼓励,是动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一位好的幼儿体育教师,除了能够在课程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外,更需要认识投掷动作的要领以及教学的原则,并且具有分析动作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的能力,才能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而学生才能学得更正确的技能,如果教学者只凭借着猜测以及自身的动作经验来指导学生,有可能造成错误的投掷技巧教学,而对学生未来进行投掷相关运动的学习,例如垒球掷远、网球发球、排球扣球、羽毛球高远球、篮球传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Gallahue D. L., Ozmun J. C. (2002). Understanding Motor Development: Infants, Children, Adolescents, Adults (5th ed.) .Singapore:McGraw-Hill.
2.Gallahue, D. L. (1996). Developmental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oday’s Children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3.Payne, V. G., & Isaacs, L. D.(1991). Human motor development : a lifespan approach. Mountain View, CA : May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