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启蒙》话说我们热爱的科普
文/图 安娜

这套原版叫做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美国一套很有名的幼儿科普书籍,去年被引进过来。

一共14辑(83册),划分为低级和高级,低级指适合3-6岁幼儿看的第一到第四辑,高级指适合5-9岁儿童看的第五到第十四辑。当然科普这东西孩子接触时间早晚,量的大小,兴趣程度都决定着孩子看同年龄的科普书差异性满大的,有的很小就能看很深的科普书,有的很大对低龄的也不感兴趣。
本次介绍的是适合幼儿的1-4辑(24册)。
每一辑都有6本,涵盖身体、动物、植物、物理、天文等自然科学概念。
最大的特点有三个,一是语言简单,角度是从幼儿观察的角度出发,从幼儿的角度进行提问和思考,然后以图画的形式作以解答;二是画风非常好,清新路线又简单明了;三是每本书的后面都有延伸活动,有的时候告诉你小实验怎么做,有的时候告诉你可以继续读哪几本相应的绘本,有时候是再次进行普及,对幼儿园教学也蛮有帮助的。
子桐对这套很是喜欢,我们一开始是拿出来的1-2辑,后来过年期间看他喜欢,索性把3-4辑也搬了出来。以子桐的年龄来说5岁到6岁看灰常灰常的合适
,因为正好是一个生活经验的累积总结过程,如果往前推4岁看也是可以的。
目前这套书我们已经持续看了两个来月了,估计再看个两个月没有问题。觉得他最好的地方就是孩子一看就懂,一听就懂,非常适合小孩子对于知识点的归纳总结。而且就平装书而言,很少有让子桐在整套平装书中喜欢超过三分之二的,这套书就是,基本每本都很热爱。
先来看看这四套书。

我就综合起来说吧。(红色字体为子桐最爱)
第一类关于身体的。
这部分是子桐最感兴趣的,因为快六岁的孩子明显的已经在开始研究自己的身体了,所以即使小时候看过很多关于身体的科普,现在看起来依然兴趣盎然。
这四套当中,身体的一共有 5 本,分别是《我长大了》《我的一双手》《我的两只脚》《我的五种感觉》《如果我们不睡觉》。
这5本当中,只有五种感觉子桐不大感兴趣,其他4本都非常喜欢,尤其是我长大了,哥哥穿的一套衣服很小了,而结尾弟弟穿上则是很大,还有挽起袖子,生活当中子桐就经常说这个小了,给弟弟妹妹吧。手和脚这两本则是非常清楚全面的介绍了手和脚的功能。
其次最感兴趣的话题是海洋生物3本,因为过年期间正好去了海洋世界。
分别是《谁住在壳里》《认识鱼类》《喝乳汁的幼鲸》。
拿出来选择最多的就是贝壳这个,也不知道为什么,尤其春节出游5元钱买了4个贝壳,人家回来一对比,还真是很像呢,见到扇贝就说这不是舅舅喜欢的那个吗。
鲸鱼这个正好看了好多鲸鱼表演,海中的鲸鱼什么的。
关于动物的子桐从小就感兴趣,也许这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吧。这个题材本书最多,有8本。
《大脚印小脚印》看完这个子桐就快变成小小侦探了,对于哪几种动物的脚印非常熟悉,有一天还考爸爸,兔子的脚印是大的在前面还是小的在前面,爸爸真不知道呢!
《毛毛虫变蝴蝶》这个题材的看过的版本最多了,可是每一次还是很欣喜。不过老是纠结在蝴蝶到底是益虫还是害虫,因为知道毛毛虫是害虫吃树叶,但是蝴蝶吃花蜜,那么蝴蝶呢?
《小鸡从哪里来》《一窝鸟蛋》
这两个真是兴趣之大啊,尤其鸡蛋结构的,蛋白蛋清,还有气室,这回是了解清楚了。日常生活中妈妈也经常忽略科普的教育,谁让每天都那么累呢,这科普书可真是帮了大忙了。但是对于受精过的才能变成鸡蛋这个可是有点超难啊!
看看鸡蛋的结构吧?
《动物宝宝怎么保护自己》 总结每种动物的自我保护和保护宝宝的习性,很受益。譬如鳄鱼把宝宝含在嘴巴里,豹子叼着宝宝的脖颈。《夜行动物都躲在哪》这个观点我们算是第一次接触,以前没大接触过类似的题材。《野鸭的羽毛不会湿》这个后面的小实验很好玩,可以用牛皮纸袋涂抹色拉油,然后喷水来理解为什么野鸭的羽毛不会湿。《认识昆虫》最大的收获就是昆虫的典型特征:六条腿,有头胸腹三部分组成。
动植物就一本合体书:《什么有生命》这个最大的学习点是学会分类,而且学会根据什么来分类。
植物:《种子怎样长大》
这是唯一一本描述植物的,视角仍然是从孩子共同观察种子的成长过程出发,其实这个完全可以作为家庭实验用,把豆角种子种在12个蛋壳里,标上号码,然后隔几天拆开一个,观察种子的变化。
物理方面的有3本《到处都有声音》《影子是怎么形成的》《你四周都是空气》
影子这个很好,也是比较多的题材,不过相比之下子桐更喜欢小聪仔的那本影子,因为实验素材笔记比较多。声音和空气的这两个也算是小科普普及了,学到了很多知识点。
天文方面的就1本,因为孩子正在开始进入对天文的“研究”期,还不深入。
《别的星球上有生命吗》子桐最近对星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是因为五岁多开始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犯迷糊,地球是啥,中国是啥,美国是不是不在地球上。。。所以星球球体这个对孩子有吸引力但是还是有点糊涂。
天气方面有2本《看云识天气》《下雪了》雪对动植物和人类的益处和害处分别是什么?总之还是益处大的很呢?
部分内页:





科普对于五六岁大的孩子来说很重要。因为这么大的孩子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大脑发育也是一个迅猛时期,而且有了前期几年的生活经验的累积,到了需要把这几年幼儿时期的认知生活经验上升到一定层次的时期了,而科普书就是在帮助孩子梳理这些路径。
最重要的是告诉孩子,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你都可以通过书本取得答案,书就是你最好的老师;告诉孩子,无论你遇到什么问题,你都可以通过父母取得支持,父母是你最好的朋友!
让孩子在阅读中亲近自然,爱上科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