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益智 数理 逻辑(五)阶梯数学 不怕数学 方案数学
(2011-08-31 10:50: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数理逻辑思维实验建构 |
这几套都做了,但是不是特别喜欢,索性做个记录吧!
《阶梯数学》 3岁段 三岁半-三岁九个月
练习加减法的基础:譬如梨和苹果一个对一个的连线,然后看谁多,多几个,这个理解的很好;但是到乘法基础的时候就不行,每个人分两双袜子,子桐不愿意,非要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分。
写数字,自己模棱两可的发明写数字了,2/3/5/7/1/0/8/6,4和9写不好,写6的时候先写一个0,再在上面画一个尾巴,写8的时候画两个圈圈。
默数:数字的点数已经很好了,妈妈就要求1-5的默数,就是不进行点数,直接用眼睛看,心里数,然后告诉妈妈是多少。
写数字6,阶梯数学里面的,妈妈写了一个,说是瘦6,自己写了一个,说是胖6。
三者连线,比较清晰的了解怎么回事。
《不怕数学》 3-4岁 三岁九个月-四岁
有两个贴画的都是关于花的种类的,但很感兴趣,因为以前没大接触过,喇叭花,郁金香,波斯菊等。后来有两个是让自己画画的,子桐说对,一粒种子(优秀典藏里的书名),然后自己在框框里画了一个“彩虹花”和所谓的一粒种子(一朵花),子桐最近画的花,倒是有模有样的啊。
《方案数学》小班上 三岁半到三岁八个月
这套完全是针对数学概念设置的,加以设当的故事情境,但是每一个知识点的设计都有些枯燥.每套都是四本书和四本练习册,比较好的地方是有一套配套的游戏卡片,子桐很喜欢,还有一套学具盒,将形象变为具体,对孩子动手操作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帮助,所以说每套教材都有他自己的优势吧。
习惯培养:
子桐通常对于这种练习并没有按照顺序做,都是自选。通常是根据图案来选择,这样到最后的时候再查缺补漏,要不然孩子很难做到按部就班。
对于练习的程序很明了,先讲故事,做练习题,然后做家庭练习本上面的题,接下来玩贴画和练习卡片。
会打勾勾了,知道审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所以如果孩子已经会了的内容是做还是不做呢,如果孩子喜欢,那么着重培养一下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是蛮好的。
英文元素的融入:
因为这套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妈妈索性就将英文结合起来了。
如:妈妈拿了一张形状的卡片,然后通过问问题,让子桐选择性的取下,主要应用到的有形状、大小、颜色、分类等,有意思的是自己能主动说出来red 、big 、circle这样的词汇,然后还自己进行分类,把一个形状的放在一起,把大小再分开,看来孩子还是有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这个时候妈妈就是不要打扰孩子,让她静静的完成吧。
Square说不好,但是竟然会说I want
这样的句型,看来是幼儿园学的那一课的输出。
数学卡片的作用:
如:一对一对图形来比较多少,并说出谁多谁少。上面是一排水果,下面是单个的,让子桐自己一对一的摆列到上面,最后看谁多,并且说出多几个,子桐能理解手里剩下的就是多的那几个,并且点数出来。和资优数学里面的连线比多少的类似,这样动手操作之后更熟练理解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