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维 益智 数理 逻辑(四)康轩 杂七杂八

(2011-08-19 19:34:0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理逻辑思维实验建构

康轩的数学系列《小班 上、下 主题数学》三岁-三岁三个月

这套里面比较吸引子桐的是贴画、卡片之类的,看到里面的贴画和卡片写着“配合第2页”,然后自己能去前面翻到第二页,但是对12这样的容易混淆,不过已经开始有这个意识了。

 

数学如何渗透情境?

现在的幼儿、儿童数学通常都贯穿着情境,小孩子更容易接受。 

如“小兔子掉到河里了,然后兔妈妈去救他们,按照被救下的先后顺序,将小兔子涂卡贴到对应的数字后面”.

 

大小、高矮、排序、分类、找不同、找补充等都能完成,连线的不愿意做,不过自己能独立完成。


方位、里外、前后、白天、夜晚、陆地、海洋、天空,并将这些元素和小动物结合起来,只要妈妈读题都做得很好。有一个是关于狮子是白天活动还是晚上活动,爸爸说都有,子桐就说那我贴中间吧!思维 <wbr>益智 <wbr>数理 <wbr>逻辑(四)康轩 <wbr>杂七杂八

  

按规律排序,有的地方还是有点小难度的。

 

找朋友,有一个小动物手里拿着牙缸牙刷,另外一个小动物手里拿着牙膏,就是好朋友,要连接起来,是属于内在联系的,子桐反应很快,一下子就自己明白了。

 

把大苹果贴在了小树上,说大苹果是妈妈,在喂小苹果喝奶呢;

把小树叶贴到了大树上,说小树叶想妈妈了(大树叶),好有想象力的孩子啊!

 

做了里面的毛线画,对毛线有了继“yarn”和“软软”之后的第一次感觉;

做贴太阳光芒的还行,但是棒棒糖的卷有困难,由妈妈来完成的。

 

看了“盒子真好玩”后就着急的说自己也要去做笔筒,于是找出一个废弃的面巾纸里面的圆筒,和妈妈一起往上面粘贴皱纹纸团,还聪明的把剪刀和胶棒放进去。

 

妈妈说小手可以用来做什么,说拿东西,还可以抱抱妈妈。 

 

这个时期养成的一个好习惯就是一本书做了一段时间知道自己翻翻哪一页没有做,然后在某一个夜晚把它做完。

 

《数字点点名1-5、1-10》

《我爱贴两册》 三岁四个月—九个月

 对子桐的点数进行了一下巩固,通过这几次的练习,基本知道最后一个数字是几,就说几个,但是因为老爱直

 接数到10和英文数数两个原因,还不是很正确。

 

 有个涂涂数字的,说要涂1,结果拿来不同的颜色,非要涂成彩虹的颜色,妈妈索性也涂了一个,好漂亮啊,孩

 子的创意无限啊。 

 

 用皱纹纸做小水草,搓的不是很好。不紧,容易散。

 

 贴完妈妈的背包,问你最喜欢和爸爸妈妈逛街的时候去哪里,回答,去超市。

 

 涂色的地方自己就能做,不过有时候要求妈妈帮着涂,喜欢妈妈涂一部分,她自己涂一部分,涂色对自己要求

 很高,要是涂到外面会不高兴。

 

翻翻游戏书》三岁

 把A4那么大的裁成四部分,然后不同的部分代表不同的动物、情绪、服装、食品。设计非常独特,也可以自己

 尝试做一个。 

 

《益智游乐园》四岁

 对子桐来讲太简单了,15分钟搞定一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