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已经分四个小篇章介绍了抽动症康复四部的概念:
《抽动症之稳定——什么是稳定》 (分类抽动症思考)
《抽动症之反复——什么是反复》(分类抽动症思考)
《抽动症好了——什么是好》
(分类抽动症思考)
《抽动症之痊愈——什么是痊愈》(分类抽动症思考)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四篇文章?我觉得家长们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抽动症时,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抽动症是怎么一回事,抽动症的康复需要一个什么过程,自己了解了,有了概念就不会盲目焦虑。
这次我将分三个小篇章介绍一下抽动症三种表现形式:
《抽动症表现形式之(一)——身体抽动(动作)》
《抽动症表现形式之(二)——情绪抽动(恶劣脾气)》
《抽动症表现形式之(三)——心理抽动(心理阴影)》
抽动症表现形式之(一)——身体抽动(动作)
抽动症的症状可谓千奇百怪,比如:眨眼、抬眉毛、耸肩、翻白眼、转眼珠、扭身体、张嘴、夜惊夜叫、甩头,甩胳膊等,垫着脚走路,前走后退,咬舌头,身体僵硬(突然的一紧然后一松),抽肚子等等。
我经常告诉家长,不要理会这些奇奇怪怪的症状,探究症状出自身体哪个部位没有意义,比如:孩子眨眼,家长就认定眼睛有毛病一直点眼药水;鼻子哼哼就一直作为鼻炎治疗,吃中药无数;扭头就认定颈椎有问题,频繁的给孩子颈椎复位。
当孩子的抽动症仅仅只是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而没有第二种形式(情绪抽动)或第三种形式(心理抽动)时,说明孩子的抽动症还不厉害,家长大可不必过于紧张和焦虑,这和我在《如何治愈抽动症》一文中分类的第一类差不多,都属于浅层次的抽动症!
在《抽动症症状大爆发》(分类抽动症思考)中我也已说过,抽动症孩子动作症状的表现只是对对境的反应,如果父母把抽动症孩子放在温室一样的真空环境,孩子基本不会有身体抽动症状(身体动作)表现,这也是为什么我经常告诉家长,溺爱孩子获得的稳定是假稳定,这种稳定经不起考验,一旦脱离温室环境孩子抽动症症状就会卷土重来,频繁表现。
抽动症症状是内心的晴雨表。
在《面对抽动症最简单的方法——平衡》(分类抽动症思考)
中我已谈到三种平衡:
身体平衡(体育锻炼可加强);
情绪平衡(释放宣泄);
心理平衡(心理疏导,随时表达让心健康)。
如果孩子仅仅只有身体抽动(动作症状表现),没有恶劣情绪也没有内心失衡,也就是感冒发烧劳累等简单原因引起症状表现,这个时候加强体质锻炼,做好身体上的平衡练习就很快能稳定!
以外在表现、用外在手法努力去做的家长都有共同的经验和体会:眼药水怎么滴孩子的眼睛一样眨;治疗鼻炎的中药天天熬着喝症状好一阵来一阵,爆发的时候干脆天天有;做颈椎复位的刚开始感觉还不错,但是好景不能长久,孩子遇到事情内心紧张焦虑,症状立刻出现,有的做颈椎治疗一点作用没有。
如果孩子的症状不仅表现在身体动作上,还表现情绪上(恶劣脾气),甚至表现在心理上(心理阴影),这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抽动症。帮助这类抽动症孩子,家长需要一个一个来,依次调理身体抽动、情绪抽动,最后是心理抽动,当以上三种表现形式的抽动都消失的时候,说明你离终点不远了。
判断抽动症厉害与否,不能单从症状(身体动作)表现来看,而需从以上三种表现形式综合评判,严重了就是原本只有第一种形式身体抽动(身体症状),后来增加了情绪抽动(恶劣脾气),再后来增加了心理抽动(心理阴影),这样才是抽动症越来越厉害了!
海夫人关于抽动症的理念和方法是系统化的、相辅相成的,所以务必请认真看、详细看、全面看,不要断章取义、错误理解或者曲解 ,谢谢!
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
纯属海夫人观点,非官方观点!
海夫人QQ61573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