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izi
hiz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9,579
  • 关注人气:2,00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哪位明星吃饭?

(2011-03-24 14:39:02)
标签:

杂谈

分类: 胃口没^文化--吃与喝

  顾客依据什么选择餐厅?网上的一个调查显示,影响顾客挑选的理由按照重要性排列依次为:交通便利,环境卫生,价位适宜,服务态度,口碑人气,口味厨艺。饭菜的口味排在最后!我实在看不出这个排序的科学依据,甚至因此还有些怀疑人生。

 

  然而,一位做过餐饮的朋友告诉我,这个调查结果有它真实的一面,“就像你们的收视率排名,你们精心制作的节目就一定会拥有更多的观众吗?”他问。我想想也是,一般来说高品质节目的收视率都低得惨不忍睹。于是这位朋友给我分析了大家去餐厅的动机,顾客有的为了社交,有的为了聚会,有为了摆阔,有的为了果腹,有的为了谈恋爱,有的为了谈生意……真正直奔着美味去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即便是为了口舌之欢的,大家在选择餐厅的时候也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口碑好的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哪怕是挂一张名人在这里吃过饭的照片,都能吸引很多顾客。”这位哥们儿说。

 

  这个事实确实残酷得让人崩溃,做得好反倒不如说得好重要。不过,要说起挂照片这事儿,我还真见过不少。比如甘家口的柴氏风味斋,在一个小胡同深处,十几年前就是一个做牛肉面的临街小铺子,味道不错。后来,老板把一个日本媒体在此拍摄的剧照装裱悬挂了起来,店铺的客人开始成倍增长,现在它几乎是北京生意最红火的面馆。

 

  另一个例子,是我单位附近的一家米粉屋。经营这家饭馆的,是一对湖南籍唱民歌的演员夫妇,当初他们小有名气的时候,就把长沙人民热爱的米粉带到了北京,而且做得很认真。米粉滑爽挺括,汤汁鲜辣浓郁,一碗粉端上来,蜡黄的笋丝、酸豇豆埋藏在鲜红的干椒末和翠绿的葱花之中,衬托着雪白的扁粉和淡褐色的杂骨汤,那米粉,冰清玉洁有弹性,在汤里的姿势用玉体横陈形容再恰当不过了。我和同事隔三差五光顾这家店子,但我发现,回头客大多数都是夫妇俩的湖南同乡,大堂里充斥着漫天的“弗兰”口音。

 

  后来,米粉屋装修,二位老师把自己的大照片挂进了大厅,属于那种艺术照吧,男演员掀开女演员娇羞的、红辣椒一样的红盖头,恩恩爱爱,和他们民歌表演唱的戏路比较般配,再加上这二位开始在电视,包括春晚反复露面,尽管不是最重要的演唱组合,有时甚至和一群演员撮堆儿合作一首杂拌儿歌曲。但是,坐在他们的照片下面吃米粉,或许有恍惚进了央视一号演播厅直播现场的感觉吧,反正客人多得需要等位,而且天南地北的口音都凑齐了。

 

  很多饭馆都张贴明星照片,利用的正是顾客的从众心理。这就像在微博,如果你的能够被姚晨或是赵薇关注,你想清静也难。一家餐厅,如果挂了老板和任正非老师的合影,这家店显然比较有档次。如果挂的是和沈宏非老师的合影,又放置在弥勒佛的神龛附近,那说明这家饭馆不仅上档次,而且味道也很正点。但假如张贴的是老板和王菲老师的合影,天哪,简直可以不要厨子了,随便做点儿什么,人都会乌央乌央的。食物是一方面,玩穿越和偶像亲近则是一种境界。我见过最疯狂的明星照片出现在南池子的一家饭馆,在男女卫生间的门边上分别贴了饭馆主人和李咏、王小丫的照片,不仅提供大家追星,而且还有了指示牌一般的实用价值。

 

  当然我自己也追星。比如从前去上海,我先要去吴江路上的小杨生煎,那是沈宏非老师曾经挥洒文学体液的地方。去香港则要找镛记,因为蔡澜说那里的烧鹅还遗存着大排档时期的风韵。在北京我去的最多的“照片餐厅”是汉舍,一家川菜馆子,那里张贴着一大帮帝都时尚美食达人的大幅艺术照,女的盘新娘头,男的贴胸毛,每次去都像进了巴黎先贤祠一样,先对着他们的相片敬杯酒,当然,这里的菜比照片还要讨人喜欢。可见,我是个图实惠的人,还是先奔着味道。可以挂照片,但照片上的人要大概其懂吃才行。自然也有不管味道的时候,比如我一喝咖啡就心率不齐,可去法国,还是颠儿颠儿地跑到塞纳河左岸,去找萨特曾经抽烟写作泡妞的“俩丑猴儿”,咖啡馆嘛,味道一般,但不妨碍它满足我那曾经文青的虚荣小心脏。

 

  我唯一难以接受的,是饭馆里悬挂主人和政要的合影。比如北京的一家老字号烤鸭店,一面墙贴的都是几代领导人在那里用膳的照片,以及很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这间餐厅生意的照顾,从西哈努克、尼克松到炳·平素拉暖、班达拉奈克……但我坚定地觉得,尽管这些人位高权重,尽管他们和中国的感情比长城还厚,但在烤鸭是否好吃这个问题上,他们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经营者用这个做宣传,实际上想起到的效果,与前一阵爆红的“和影帝”差不多,仅此而已。

 

  这也是我后来很少去前面那家米粉屋的原因,尽管它就在我现在办公室楼下,尽管他们改了一个更上档次的店名,还开了分店,推出了不少新派湘菜,而且味道还行。但墙上突然多了的与权贵的合影,还是让我有攀龙附凤的观感。比如我坐在那里吃米粉,墙上是国际奥委会主席很深沉目视着前方……我没有办法完成角色转换,人家明明说的是“下届奥运会让北京张罗”嘛,又不是说“欢迎大家来吃牛肉米粉”。真是的。

 

《TimeOut 北京》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寒夜觅食
后一篇:最好的早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