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还在说南京话的地方
--黔西安顺天龙屯堡
本博照片,均为崔一良摄影
天龙屯堡古镇,距离贵阳市72公里,在黔西的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这里地处西去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士兵大部来自江浙,特别是南京一带。
史载,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西征军队就地军屯,又把这些戍边者的妻儿送到戍地安家立户,七分屯种,三分操备,屯堡就这样产生了。

这些人来自江浙一带的士兵及妻儿,来到西南一隅安家落户。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屯堡人,至今还说着地道的南京话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屯垦人的后代。

600多年过去了,屯堡人仍然沿袭着明代的服饰,建筑也保持着明代的风格,基本上是用石头堆建,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因为独处一隅,又相对封闭,才保留了许多明代的生活习俗,屯堡人也在这地方演绎着一幕幕明代历史画卷,历史在这儿好象不曾改变什么。

天龙屯堡,是安顺地区开发较好,规模最大的屯堡大寨。滇黔古驿道上的古驿站,如今已片瓦无存,但屯堡文化保留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屯堡地戏,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面具的民间戏剧。是明初朱元璋调北征南时由军队带入并发展起来的。由于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而保留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600多年来,作为屯边汉族移民的屯堡人坚守着边地,也坚守着文化。他们所传承的地戏,成为屯堡文化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