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3000点以下可以睡觉?!(原创)

(2010-05-12 23:27:42)
标签:

杂谈

阿尔伯特

大盘

大盘分析

房价

股票

股票/财经/理财

经济热点

理财

分类: 股票、财经、投资

  正如当年明月所言,历史不能被借鉴,该发生的始终在重复,那么看历史能看到什么呢?  呵呵,笔者认为只能从历史这面镜子中看到你自己,看清你自己!

 

  当年明月说出了大家都明白但却又不明白的道理,所以《明朝那些事儿》才成为了近年最畅销历史书籍。

 

  笔者在2010年04月21日撰文3000点以下可以安心睡大觉!!!(原创),这在很多人看来是极不明智的做法。因为你阿尔伯特明明看到大盘要跌,为何还要冒险去安抚即将被套的股民,不是在惹众怒吗?

 

  再来回顾一下我的思路:2010年04月06日大盘实盘日志(朋友们可以去本博查阅!)里面的关键提示如3月16日的上跳缺口,至今有3,衰竭缺口可能性极大!”。2月5日至今,股指已经上涨6%,提前将期指利好兑现,世博也是一样,在如今散户期望3200点攻击的关口,我的判断:3200见不到!”

 

  笔者是不是提前预警了局部顶和高点?如果是的话,那为何不在2010年04月21日的反抽及时提醒大家离场?问的好!我想提醒,但发现在关键时刻,众生的心智多是迷乱的,何谓顶?顶就是一定要套人的相对高点区域!所以,即使我大声呼唤,也无济于事,当时很多人是看不清镜子中的自己...

 

 

  我想到了投资和睡觉的辨证关系,毫不犹豫的给出了3000点以下可以安心睡大觉!!!(原创),标题暗示了几层意思:

 

1、3000点附近一定会是顶

 

2、3000以下跌不深(现在跌了400点)

 

3、被套的人不要急,急没用,但一定会被套,这是规律,改变不了!

 

4、事实上在3000-2800左右大量散户急疯了,纷纷割肉出局,还有那些推手天天叫唤注意风险,最好出局...如此恶性循环,你再过几年回头看,大盘那次下跌又被淹没在时间里了,缩小看,是很小的一段表演。5.30如此,3181点大跌还是如此!

 

5、筑底时间越长越好!说明日后进入大涨的概率大,相反,你不应该去关心反弹。

 

  既然历史在反复重演,既然大部分人在关键时刻看不清镜子中的自己,股民被套就是宿命,我等当时的喉舌是少人去相信的,正如今天一位博友问我“伯特,你说要到2700点,我不信,可现在都到2600了...”信了吗?晚矣!

(当时2700点的预测文章:“市场中期趋势之分析(原创)”

 

  唯一可以去做的就是睡觉,用时间去换趋势,用教训去换清醒,而不是整天抱怨,抢反弹,抓牛股...

 

  空杯心态是戒骄戒燥的,半杯心态是鼓励乐观的,现在很多人相当悲观和茫然,告诉大家:天塌不下来!每一次萧条都是为了下一次繁荣!时间,只有时间才能横扫一切跳梁小丑和虚伪的事物。

 

 

  加不加息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市场缺钱吗?ZF现在回收的是银行放出去的钱,即国家的钱!市场上的热钱还是充裕的,一个海普瑞IPO就冻结了4000亿申购资金。何况后续四大行要再融资,农行要上市,现在就大熊,怎么融阿?欧洲推出7200亿救市计划,力度空前,对A股走稳是有裨益的。

 

  胡立阳说了,2600点是大底;罗伟广也说了,他看不到2800以下大跌的理由;银行股今天尾盘异动,据说汇金又要增持,如果属实,这是什么信号?

 

 

睡觉是为了不睡,保持清醒和乐观的情绪,很重要!

 

 

  记得任达华出演的一部黑帮戏里,老大说,江湖就是堂口,你在堂口今天砍倒了别人,终究有一天你会被别人砍倒...他算是明白了。

 

  呵呵,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分歧,有分歧就会离兮,需要做的是遵循规律。如是而已。

 

 

 

请收藏本人以下新浪博客地址或搜索关键字“阿尔伯特新浪博客”并加“关注”:

http://blog.sina.com.cn/albertstock

 

 

  申明:本人目前只在新浪写财经博客,如果在其它媒体时间滞后上出现与本人“阿尔伯特”博客名或市场观点非常相近的文字,基本可以确定是抄袭行为,本人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请广大博友明辨,以免被误导。

 

 

阿尔伯特

 为什么说3000点以下可以睡觉?!(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早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