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莲花塔(Lotus
Tower)不仅是该国的新地标,也是南亚最高的电视塔。这座宏伟的建筑位于科伦坡的贾亚瓦德纳普拉大道上,是市区的一大亮点。科伦坡的许多地方,一抬头就能看见。
电视塔于2019年完工,是科伦坡精心打造的一处地标级建筑物,其高度达到了350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设计单位与承建方均为我国公司,是我国与斯里兰卡友谊的象征。这座塔的外观非常特别。首先从整体造型上来看,走的是仿生路线,呈现出了一朵高大的莲花状,最底下是圆形的裙楼,顶部加上了尖尖的塔尖,中间部分便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配色方面,选取了鲜艳的绿色与紫红色,来搭配它的造型,这种颜色在建筑中极为少见。
仔细观看的话,科伦坡电视塔的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绿色的“花杆”自下而上慢慢收窄,并且做了轻微的凸起,“花朵”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层层勾勒,并增加了一定的厚度,营造出了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这一切都让它看起来更像一朵真正的花。而在裙楼的顶部,也做了一圈宗教气息的装饰,可谓处处都是精心设计。
睡莲是斯里兰卡的国花,当地的人们大部分也都信奉佛教。所以莲花这个元素非常适合他们,寄托了斯里兰卡人民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也象征着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这也是这座电视塔的灵感来源。
和莲花塔同框的是一座隐藏在火车站旁的神秘印度庙——Sri
Kaleshwaram
Kovil。这座庙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历史背景始建于1783年,Sri
Kaleshwaram
Kovil是科伦坡最古老的印度庙之一。最初由一群南印度切蒂商人建造,他们为了有一个礼拜的场所,共同出资修建了这座寺庙。
建筑特色主寺的蓝色门楼高达80英尺,回廊内部装饰着精美的绘画天花板,上面装饰着各种图像和雕像,让人沉浸在神庙的精神氛围中。这里也是科伦坡少有的、明确表示内部可以拍照的印度庙,游客甚至可以走入圣室。印度庙是供奉湿婆的儿子战神穆鲁甘的寺庙,入口装饰着大量色彩艳丽、造型精致的印度教神像。
科伦坡(Colombo)
位于岛西南岸,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科伦坡原为斯里兰卡首都,1985年斯政府决定迁都于科伦坡郊区的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Srijayawardenapura)后,科伦坡成为斯里兰卡经济首都。2003年科伦坡与我国的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科伦坡的名字来源于僧伽罗语的Kola-amba-thota,意为“芒果港”,葡萄牙人于1517年首次到达这里,并将其命名为Colombo,以纪念哥伦布。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称之为“富朗步”。
独立纪念广场的加勒菲斯大厦
要塞区街道的钟楼,原来它最初是座灯塔,塔高29米,建于1857年。从7世纪起,科伦坡就已经成为阿拉伯商人贸易场所之一。随着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不断开发,到了18世纪英国人统治时期,科伦坡成为印度洋上屈指可数的海港。19世纪末期,科伦坡港异常繁忙,平静的海面上停满了货轮,其地位非常重要。这座是世界上唯一的方柱型灯塔,随着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多,灯塔的灯光受阻,被改造成一座钟楼。这里是一座十字路口。周围是斯里兰卡政府行政官邸。登钟楼可俯瞰科伦坡城全景,是科伦坡的地标性建筑。
该塑像是纪念学者古纳帕拉·皮亚塞纳·马拉拉塞克拉(Gunapala Piyasasa
Malalasekera)。任
科伦坡大学首任梵语与巴利语系主任,奠定本土语言教育体系。他作为
1947年锡兰宪法起草委员会核心成员,确立世俗制度与宗教宽容原则。也是首任驻苏联、英国大使(1948-1957),为独立初期的斯里兰卡赢得国际声誉。
科伦坡早在两千年前就为罗马、阿拉伯和中国商人所熟知。8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就在科伦坡从事贸易。16世纪起科伦坡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英国占领斯里兰卡全境后,宣布科伦坡为英国之“皇冠殖民地”—
锡兰的首都。
“锡兰的微笑”
宗教建筑无处不在
红色的卡吉尔斯商店建筑,是中国银行在这里开设的门店,倍感亲切。或许时光让这座红色的建筑略显斑驳,但无处不在的华丽依然令人津津乐道。
穿梭在要塞区大街小巷中,我看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殖民时期建筑。看到它们让我很自然联想到了国内旧上海的租界。它们固然是一道风景,却也给当地人带来屈辱的历史。要塞区,无疑见证了斯里兰卡被殖民的历史。令世人难以忘记。
上图为德国餐厅,下图为加勒菲斯法院大楼前街道
中国援建的工程,因为后续资金断链,成了“烂尾楼”
科伦坡是一个平时不太常见的城市,国际知名度比较一般,但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迎来了一波基建高潮,市区内的超高层基本都是新建成的,现已初现繁华,接下来带大家看一看科伦坡的部分比较有看点的建筑物。万怡酒店,下半部分为购物楼层
此建筑是斯里兰卡国家贸易委员会(NTUF)总部,以其 金色玻璃幕墙+红白顶徽
成为贝拉湖畔的视觉焦点,亦是科伦坡“经济腾飞”的象征性符号。
Altair大厦,高度240米,于2019年刚刚竣工,目前是科伦坡的第一高楼。Altair大厦是双塔的造型,只不过有一座是正常垂直于地面,而另一座倾倒了过去,正面看像一个英文大写字母“A”。这个做法形成了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另外,两座大楼的外立面处理也不一样,一座是方形网格元素,另一座采用了菱形网格,统一中又有细节上的变化,设计上还是非常用心的。采用“倾斜”作为设计思路的大楼其实有不少,但是Altair还是玩出了新的花样。
现在的科伦坡,就像一个大工地,不时有围栏挡道、塔吊林立,在建项目和规划中项目都非常之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建筑物出现。
加勒菲斯绿地上开国总理森纳那亚克雕像,背景是WTC双子塔,圆柱形的是锡兰银行总部BOC大楼
图中建筑是科伦坡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WTC
Colombo)和斯里兰卡中央银行总部大楼。两栋摩天双子塔构成背景主体,中央银行白色建筑位于前景左侧,三者共同形成科伦坡最具代表性的现代金融区景观。
喜来登酒店及周边
科伦坡城市中心公寓楼,底部是大型购物中心入口
肉桂大酒店
斯里兰卡总统府
美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
忙而不乱的交通
警察和三轮“突突”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utu车是斯里兰卡的一个象征。所以在科伦坡,大家还能看到Tutu车形象的纪念品和冰箱贴。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南亚地区,真正的出租车很少。Tutu车方便灵活,即使路况不好也可以随处穿梭,是最为常用的交通工具。
【斯里兰卡·科伦坡】多元文化与现代都市的交织(下)
斯里兰卡科伦坡的莲花塔(Lotus Tower)不仅是该国的新地标,也是南亚最高的电视塔。这座宏伟的建筑位于科伦坡的贾亚瓦德纳普拉大道上,是市区的一大亮点。科伦坡的许多地方,一抬头就能看见。
电视塔于2019年完工,是科伦坡精心打造的一处地标级建筑物,其高度达到了350米。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它的设计单位与承建方均为我国公司,是我国与斯里兰卡友谊的象征。这座塔的外观非常特别。首先从整体造型上来看,走的是仿生路线,呈现出了一朵高大的莲花状,最底下是圆形的裙楼,顶部加上了尖尖的塔尖,中间部分便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配色方面,选取了鲜艳的绿色与紫红色,来搭配它的造型,这种颜色在建筑中极为少见。
仔细观看的话,科伦坡电视塔的细节处理也非常到位。绿色的“花杆”自下而上慢慢收窄,并且做了轻微的凸起,“花朵”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层层勾勒,并增加了一定的厚度,营造出了一种含苞待放的感觉,这一切都让它看起来更像一朵真正的花。而在裙楼的顶部,也做了一圈宗教气息的装饰,可谓处处都是精心设计。
睡莲是斯里兰卡的国花,当地的人们大部分也都信奉佛教。所以莲花这个元素非常适合他们,寄托了斯里兰卡人民对美好的追求与向往,也象征着经济发展的欣欣向荣,这也是这座电视塔的灵感来源。
和莲花塔同框的是一座隐藏在火车站旁的神秘印度庙——Sri Kaleshwaram Kovil。这座庙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历史背景始建于1783年,Sri Kaleshwaram Kovil是科伦坡最古老的印度庙之一。最初由一群南印度切蒂商人建造,他们为了有一个礼拜的场所,共同出资修建了这座寺庙。
建筑特色主寺的蓝色门楼高达80英尺,回廊内部装饰着精美的绘画天花板,上面装饰着各种图像和雕像,让人沉浸在神庙的精神氛围中。这里也是科伦坡少有的、明确表示内部可以拍照的印度庙,游客甚至可以走入圣室。印度庙是供奉湿婆的儿子战神穆鲁甘的寺庙,入口装饰着大量色彩艳丽、造型精致的印度教神像。
科伦坡(Colombo) 位于岛西南岸,全国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科伦坡原为斯里兰卡首都,1985年斯政府决定迁都于科伦坡郊区的斯里贾亚瓦德纳普拉(Srijayawardenapura)后,科伦坡成为斯里兰卡经济首都。2003年科伦坡与我国的上海结为友好城市。
科伦坡的名字来源于僧伽罗语的Kola-amba-thota,意为“芒果港”,葡萄牙人于1517年首次到达这里,并将其命名为Colombo,以纪念哥伦布。中国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称之为“富朗步”。
独立纪念广场的加勒菲斯大厦
要塞区街道的钟楼,原来它最初是座灯塔,塔高29米,建于1857年。从7世纪起,科伦坡就已经成为阿拉伯商人贸易场所之一。随着葡萄牙人和荷兰人的不断开发,到了18世纪英国人统治时期,科伦坡成为印度洋上屈指可数的海港。19世纪末期,科伦坡港异常繁忙,平静的海面上停满了货轮,其地位非常重要。这座是世界上唯一的方柱型灯塔,随着周围的建筑越来越多,灯塔的灯光受阻,被改造成一座钟楼。这里是一座十字路口。周围是斯里兰卡政府行政官邸。登钟楼可俯瞰科伦坡城全景,是科伦坡的地标性建筑。
该塑像是纪念学者古纳帕拉·皮亚塞纳·马拉拉塞克拉(Gunapala Piyasasa Malalasekera)。任 科伦坡大学首任梵语与巴利语系主任,奠定本土语言教育体系。他作为 1947年锡兰宪法起草委员会核心成员,确立世俗制度与宗教宽容原则。也是首任驻苏联、英国大使(1948-1957),为独立初期的斯里兰卡赢得国际声誉。
科伦坡早在两千年前就为罗马、阿拉伯和中国商人所熟知。8世纪,阿拉伯穆斯林商人就在科伦坡从事贸易。16世纪起科伦坡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英国占领斯里兰卡全境后,宣布科伦坡为英国之“皇冠殖民地”— 锡兰的首都。
“锡兰的微笑”
宗教建筑无处不在
红色的卡吉尔斯商店建筑,是中国银行在这里开设的门店,倍感亲切。或许时光让这座红色的建筑略显斑驳,但无处不在的华丽依然令人津津乐道。
穿梭在要塞区大街小巷中,我看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殖民时期建筑。看到它们让我很自然联想到了国内旧上海的租界。它们固然是一道风景,却也给当地人带来屈辱的历史。要塞区,无疑见证了斯里兰卡被殖民的历史。令世人难以忘记。
上图为德国餐厅,下图为加勒菲斯法院大楼前街道
中国援建的工程,因为后续资金断链,成了“烂尾楼”
科伦坡是一个平时不太常见的城市,国际知名度比较一般,但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迎来了一波基建高潮,市区内的超高层基本都是新建成的,现已初现繁华,接下来带大家看一看科伦坡的部分比较有看点的建筑物。万怡酒店,下半部分为购物楼层
此建筑是斯里兰卡国家贸易委员会(NTUF)总部,以其 金色玻璃幕墙+红白顶徽 成为贝拉湖畔的视觉焦点,亦是科伦坡“经济腾飞”的象征性符号。
Altair大厦,高度240米,于2019年刚刚竣工,目前是科伦坡的第一高楼。Altair大厦是双塔的造型,只不过有一座是正常垂直于地面,而另一座倾倒了过去,正面看像一个英文大写字母“A”。这个做法形成了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另外,两座大楼的外立面处理也不一样,一座是方形网格元素,另一座采用了菱形网格,统一中又有细节上的变化,设计上还是非常用心的。采用“倾斜”作为设计思路的大楼其实有不少,但是Altair还是玩出了新的花样。
现在的科伦坡,就像一个大工地,不时有围栏挡道、塔吊林立,在建项目和规划中项目都非常之多,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精彩的建筑物出现。
加勒菲斯绿地上开国总理森纳那亚克雕像,背景是WTC双子塔,圆柱形的是锡兰银行总部BOC大楼
图中建筑是科伦坡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WTC Colombo)和斯里兰卡中央银行总部大楼。两栋摩天双子塔构成背景主体,中央银行白色建筑位于前景左侧,三者共同形成科伦坡最具代表性的现代金融区景观。
喜来登酒店及周边
科伦坡城市中心公寓楼,底部是大型购物中心入口
肉桂大酒店
斯里兰卡总统府
美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
忙而不乱的交通
警察和三轮“突突”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Tutu车是斯里兰卡的一个象征。所以在科伦坡,大家还能看到Tutu车形象的纪念品和冰箱贴。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南亚地区,真正的出租车很少。Tutu车方便灵活,即使路况不好也可以随处穿梭,是最为常用的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