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豆学英语(二)
(2009-09-28 21:52:45)
标签:
妈妈手记英语育儿杂谈 |
分类: 小豆豆学英语 |
上篇《小豆豆学英语(一)》说到妈妈开始慎重选择在哪里学,学什么。为此,妈妈开始在网上搜索。
可供选择的外语教材和培训机构太多了,五花八门。妈妈选择教材的原则是:有历史、有品牌、母语为英语国家编写的教材,最好是英音。不考虑培训机构自己编写的教材,不考虑偏重玩儿中学的教材,以保证教材的系统、纯正、地道,符合8岁以上孩子学语言的特点。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外研社2008年春天,刚刚引进了《NCE青少版》。网站对这套教材进行了详细介绍,感觉不错。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套教材的编写很系统,理念非常符合学语言的规律。每个单元既有对话、句型、单词、数字,也有语音、听力、歌谣,内容循序渐进。教师用书要求尽量少讲语法、不让孩子背单词,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多听多说。不要在听对话之前先讲生词,而要在语境中进行听说练习之后,把生词作为辅助学习材料,这样,学完对话自然就理解生词了。听对话时,避免逐字翻译短语和句子,否则会影响口语流利程度。语音部分,每个单元会介绍一对音标,然后让孩子以两个单词为一组去听,它们的发音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或者给出一个单词让孩子辨别是哪个音标的发音。听力练习,教孩子学会从语调来辨别说话的人是否态度友好;一句话是抑扬顿挫的,为什么有的地方读得重,听的时候怎样抓住关键词来领会全句的意思。录音是英国人原版,标准的英音,同时为了孩子适应不同情况也会有部分美音。
看了介绍,感觉这个学语言的过程相当于小孩儿学母语的过程。先让他大量的听,尽管他开始听不懂,但随着听得越多,他能听懂的也会越多,他不用刻意去背一些词,他自然而然地就记住了会用了,并且不容易忘。这和我小时候学英语根本是两回事。我那时候是先背单词,先学语法,再去套用。脱离语境生生地去背,痛苦啊!而工作以后,每每碰到生词,再去查,基本一次就记住了,很容易。
冲着这个理念,冲着作者是《NCE》的原作者及其夫人,决定选择《NCE青少版》了。
教材定了,接下来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培训机构了。可惜的是,也许是这套教材太新了,北京用这套教材的培训机构特别的少,想找个离家近的还真不容易。也是,这些培训机构已经有既定的教材和顾客了,如果上新教材,起码师资就要培训,还要花时间推广。豆爸就建议妈妈自己教豆。豆爸从网上订了全套教材,包括学生用书、练习册和教师用书。妈妈开始尝试着教豆。其实,妈妈心里很没有底。教没有问题,妈妈的英语水平不算很高,但是教豆,够了。而且,这么多年由于工作的性质一直没有扔下英语。妈妈担心的是,坚持。如果在外面上课,交了费,有固定的上课时间,一般我们都会去上的,这样上课是有保证的。如果自己在家上,能一直坚持下去吗?会不会三分钟热血呀?上着上着没了?不行,还是得找个地方学。
终于,找到世贸天阶附近的一个地方,离家不远。打电话过去一问,一学期要2500元,可以打8折,就是2000元。这比以前上外教小班的课要便宜。周末带孩子过去试听。预约的时候,介绍这位老师是英国留学回来的。按照约好的时间赶过去,老师还没来,正在路上。他是从海淀的一个教学点赶过来的。比预约的时间晚了半小时,老师才来。一起试听的孩子有七八个吧,只有两个女孩儿。试听时间不长,45分钟。可老师没有像咨询人员电话里说的那样按照课本来讲。讲得很随意,主要就是互相介绍,然后让孩子们练习互相问好打招呼。看得出来,老师赶路赶得很累,又要强撑着宣讲,据说试听课后,接着他还有一节课呢。
试听课下来,妈妈没有报班。主要理由有以下几个:
1、老师讲课没有突出NCE的理念,没有任何听力理解环节。与其它英语课程没有分别。
2、由于妈妈之前看了书,知道教材建议的教学进度。妈妈很清楚这45分钟老师没完成一堂课所应涵盖的内容。妈妈担心这样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进度。而正式上课后,家长是不允许旁听的。通常来讲,试听课是为了招揽更多的顾客,理应准备充分,甚至比正式上课还要好些。如果试听课都不能令人满意,那么正式上课就更不能令人期待了。
3、试听的孩子程度不同。有的孩子底子差些,很害羞,说话声音很小,老师不得不花时间鼓励他。这样对底子好的孩子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4、这套教材不像《剑桥》有考级,无法衡量孩子学习的效果。倒不是我非要让孩子考级。只是希望能有个客观考核指标激励老师把课上好,否则等家长发现问题,可能你也上了半年了。这半年的损失哪里补呢?
5、老师的发音有问题,这是我很介意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