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湖少主v
东湖少主v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968,115
  • 关注人气:8,2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对“奸雄”称谓很满意

(2014-11-16 07:50:54)
标签:

曹操

许邵

奸雄

宦官

三国

分类: 凹凸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两个人物的“面部表情”最为丰富。

    一个是刘备,爱哭;另一个是曹操,爱笑。刘备爱哭天下有名,因此,民间常常戏言——“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还是让刘备先哭着吧,这里只说曹操。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历史演义中还是在民间戏曲舞台上,曹操都是以“奸雄”的面目出现的。对此,很多人不理解,曹操一个雄才大略之人,冠之以“奸雄”称号,似乎有失偏颇。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古人担忧,或者替曹操鸣不平。如果没有“奸雄”这顶大帽子,或许曹操的事业不会如此顺利。这么说,并非哗众取宠,其实即便是曹操本人也对“奸雄”这个称呼情有独钟。那么,曹操为何会有如此良好的心态,甘愿背上一个让万世唾弃的骂名呢?

    其实,这正是曹操的高明之处。因为在曹操生长的那个年代,已经处于汉室衰微的乱世,儒家正统思想与朝廷宦官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不是此消彼长,就是我胜一筹,两股势力格格不入。而后期,朝廷被“十常侍”完全控制,作为宦官后代的曹操也在舆论打击之列。但舆论归舆论,暂时谁也动不得他们分毫。按曹操当时的环境,如果走走关系,倒也不愁没有官做。

    问题是,曹操就是曹操,他不想利用这种不清不楚、朝不保夕的关系,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抱负。既然不想靠关系,那就只有靠名气。因为在当时还没有科举制度的情况下,当官完全靠推荐。这就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推荐谁不推荐谁,唯一的标准就是要有名气。故而,那个时代的人都好“作秀”,做点好事老怕别人不知道。在此形势下,宣传和炒作也就成了做官入仕的重要渠道。

    曹操想出名,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更有名的人点评一下自己,这有点像现在的“傍名人”。在当时,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做许邵的,这个人每月初都要点评几个人物,号称“月旦评”。曹操知道此人名气很大,就前去拜访。一见面,曹操就问许绍:“我何如人耶?”,我是什么样的人啊。不料,许邵对曹操印象不太好,问了几次也不愿说一句话。最后实在被问急了,许邵才摔下一句:“你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听着像是骂人,曹操却如获至宝,兴奋得不行。不是曹操傻,是曹操太精明。从字面上看,第一句完全是褒奖,第二句明显是贬低。但曹操不这么认为,奸雄也是雄,在那个乱世,这个“奸雄”不正好表明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政治抱负嘛。

    从此以后,曹操名气大振,不久就被“举孝廉”。官做得有声有色且不说,尤为关键的是,曹操有了凝聚人才的精神财富。有了名气,也就有了财力,对于这么一个乱世英雄,只要振臂一呼,谁还能不为之追随呢!终究在那个时代,道德从来都不是第一位的。就像后来曹操多次颁布的《求贤令》一样,寻找的不是道德领袖,而是能够干大事的优秀人才。因为曹操本人不是靠道德“上位”,故而“重才轻德”就成了曹操一生凝聚人才的“主旋律”。

    当然,曹操对自己还是有英雄“认同感”的,后来在与刘备青梅煮酒的时候,还是不由自主的说出了“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的豪言壮语。无论英雄还是奸雄,曹操都能慨然受之,这是一种自信。只要成就霸业,谁能不承认你是英雄呢,区区一顶“奸雄”帽子又算得了什么!(东湖少主2014年11月15日、16日写于山东枣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