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知怀孕那一刻:兴奋VS失望

(2009-10-28 23:33:46)
标签:

亲子热话题

得知怀孕那一刻

兴奋

激动

矛盾

失望

育儿

分类: 悠优生活

得知怀孕那一刻:兴奋VS失望

之前在博文里就有提到过怀我的宝贝女儿UU是计划中却又是意料外,得知怀孕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复杂,兴奋、激动那是一定的,但是多少也有点矛盾还夹杂在一丝丝的失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听我慢慢说来。

 

我和Uba过着非常戏剧性的两地分居的生活,结婚前他在德国我在上海,04年他放弃了在德国的工作回国后,我却因为获得了DAAD的奖学金,阴差阳错的要去德国求学了,于是趁着出国前赶紧领了结婚证,直到06年8月我才真正回到上海和他团聚,已结婚2年但一直两地分居的我们忙着在上海安家,一切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一个星期搞定了房子,然后忙着装修,终于赶在06年底搬进了我们的新居。

 

国外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2年独自在上海的生活(没日没夜的工作)让Uba在国内的事业有了不少起色,而我在大学当老师,也算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安居乐业后自然而然的也就考虑要个孩子了。再加上我们俩都是快奔3的人了,也到了要孩子的年龄,要不然我就成高龄产妇了。

 

于是07年初,我们就开始认真的来考虑和规划造人这件大事,哈哈。因为我们刚搬进新居没多久,立刻要宝宝肯定是不合适的,虽说用的都是所谓的最环保的材料,但还是要保险起见,为了对我们的下一代负责人,肯定不能立刻要宝宝。另外一个因素,要宝宝之前父母的身体状况也很重要,之前一直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忙着装修新家,也没怎么休息好,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好好调整一下,锻炼身体。为了保证充分的锻炼,达到最佳的身体状况,我们还特意买了一个跑步机,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确保优生优育,呵呵。

 

同时我们阅读了不少各种怀孕生子的相关资料,非常希望在春暖花开的季节生育我们的宝宝,我心中最理想的生育时间就是5月了。再加上60年一次的金猪宝宝实在太火了,Uma我就不想再凑热闹了,而且那时候我正在读博士,如果生个猪宝宝肯定要影响到我博士课程的学习和考试,所以就盼着赐给我一个2008年5月的小老鼠吧,呵呵。

 

想在08年5月生宝宝,就意味着我差不多应该在07年8月份左右怀孕。从周围亲戚朋友同事那里得到的经验是:正常情况下从打算要孩子那一天开始,到实际怀孕一般需要3-6个月的时间,所以07年4月份,我们就开始实施我们的造人计划了,心想最快差不多也要到7月份怀孕,08年4月份生宝宝,或者顺延几个月,5月是最理想的,6月7月也不错。

 

就这样美美的计划着,07年4月底我们还全家去苏州玩了一次,5.1长假当然也没有放过,在上海周边转了转。直到假期最后一天,突然想到好像有点不对劲啊,我的period时间似乎已经过了呀,怎么没反应呢。糟了,不会运气这么好一次就中奖了吧。心里想着应该不会吧,但是还是赶紧跑到门口的药店买回一支验孕棒,研究好用法之后,两个人就开始了紧张而又有点刺激的等待。“两根线,不会真的怀孕了吧,天啊,也太快了吧”,我惊呼!老公也跟着确认了:“真的是两根线,真的怀上了!”他兴奋的抱了抱我,然后激动的跑去拿相机来给验孕棒拍照。我兴奋又激动的问他:“难道真的这么快就怀孕了,不是说一般至少也要3个月的吗?”确实有点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呢!虽说一切都在计划中,但是我还没做好这个月怀孕的心理准备呢,心里一直认为怎么着也得3个月以后才会怀孕,还盼着能在春光明媚的08年5月生个鼠宝宝呢!但是现在怀上了,就意味着我的宝宝会在白雪皑皑的冬季降临了,多少有一点点失望。更重要的是我当时刚刚开始读博士,08年1月份生宝宝,势必会影响到我博士课程的学习和考试,难道要因为生宝宝推迟博士课程的考试,心理还真的挺矛盾的。赶紧拉着老公说出了心中的苦恼,他开解我说:“虽说是计划的很全面,但是哪能是想5月生就能5月生呢,咱们的宝宝已经不想等到明年了,赶上个金猪的小尾巴呢,不也挺好的吗?”关于博士课程他说:“耽误半年怕什么,你那么聪明,那些考试对你来说小case,不上课一样可以考的很好,论文你不会耽误的,放心吧,生个宝宝你一样也可以按时毕业。”在他的开导下,我们最终达成一致:孩子最重要,什么都可以给孩子让路,推迟半年博士学习就推迟半年吧。

 

如今我们的宝贝女儿UU已经21个月,可Uma我博士还没毕业呢,借Uba的吉言,也快了,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