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在意孩子就是害孩子

(2012-12-20 07:38:26)
标签:

孩子问题

家长教育

家庭幸福

郑委

孩子写作业

分类: 常见教育误区类

太在意孩子就是害孩子

文:郑委 

   

    我总是问家长,你们在意孩子吗?家长们都会说“当然在意了”!我就会说出一句家长们都很惊讶的话:“就是因为在意才造成孩子的问题!”。家长们一般都很不好理解,因为这样说话对家长的教子观念冲击很大,有了这样的冲击,家长才会静下来思考,随后我就会抛出正确的观点:

 

     中国人凡事都讲一个度,一件事情没有做到位就会有不好的结果,同样一件事做过了也会有不好的结果,就用“在意”举例,如果你太不在意孩子,孩子就感受不到家长的爱,这就是缺爱的一种形式,孩子会出问题;如果你太在意孩子,孩子同样会感觉不到家长的爱,这就是溺爱的一种形式,孩子更会出问题;

 

     在意是因为“爱”,爱要有个度。家长学习其实就是要掌握这个“度”的,我在家长课上花整整八个小时来讲爱的宽严有度,说明这个度的重要性。

 

     家长为什么在意孩子,是因为从内心爱孩子,但是他们真的爱孩子吗?当代很多中国家长不是不爱,是爱错了,他们是怎么爱的,家长并不在意孩子的内心感受,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每天要求孩子做的事情是家长自己想要的事情,而不是孩子想要的事情,这是爱自己还是爱孩子?家长为什么那么在意孩子,他们不是真正地在意孩子,他们是真正地不放心孩子,什么是不放心孩子?其实就是从心底里不相信孩子,没有信任哪来的真爱?!

 

    因此,家长要学习的就是不要不在意孩子,也不要太在意孩子,怎么做到呢?我说过:“放手不撒手”和“困难时给予帮助,建议时卓有成效”。别要看这两句口诀,要理解并做到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能速成的事情。

 

     家长们在“放手不撒手”这句口诀中常常犯的错误是:

     1、把“放手”当做“撒手”,这比“不放手”造成的后果还要差,因此看我书的家长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2、把“放手”当做让孩子做家务,包办思想比包办生活更可怕,如果你放手生活,不放手思想,还不如不放手,因为不放手思想是对孩子最大的不尊重;

     3、“放手不放心”这是刚开始学习的时候,都逃不过的一个问题,但它真的不是问题,因为家长学习,不是学技巧的是来调心的,刚开始放手的时候,一定不会放心,但你开始放手的时候,你会看到孩子的进步,你的心就会慢慢的放下来。放手不撒手其实就是让家长最终在做事情上信任孩子,把心放下来,在做人原则上不撒手,一定要把原则竖起来

     4、假装“放手”后又“不放手”,那些“披着改自己的外衣努力的改着别人”的家长就是这样的状态,刚开始形式上放手,发现没有好的结果,或者孩子不适应而出现了小的状况后,他马上又恢复到以前“指责、唠叨、不放心”的不放手状态

  

     大家通过下面幸福家族150的张HY发给我的文章中,好好体会体会我上面说的话,张HY最好能再写一片反思性的文章给我。

 

我如何做到不包办孩子   

幸福家族150期 张HY

 

    从北京学习回来的第一天上午,女儿没去上学。趁热打铁,放手给了女儿几件没有做过的事情,事后,女儿兴奋的说:“妈妈,原来XX事是这样呀。”我也感到了没有过的愉悦和轻松。(郑委老师:这就是刚学完,家长在学习的“升温”阶段很“放心”做出的事情,但这种“放心”是假的,只有到“降温”阶段后那才是真的你。同时,你“放心”给孩子的就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女儿上学迟到一直是我的心病,那天晚上告诉她上学是她自己的事情,以后早上妈妈不再叫了。提醒她定好几点的闹铃,我想就没问题了。(郑委老师:想当然办事,就像上课时,我对大家的要求,做不到罚10元,有几个家长在我说完都能记住的?孩子需要的是家长运用宽严有度和智慧流程,通过一段时间慢慢养成好习惯。

 

     我放手了,但没有彻底放手。(郑委老师:其实是我表面放手了,但根本不放心!)生活上,女儿的物品和鞋子总是东一只西一只,几次提醒无效下,我替她摆整齐,想着自己先做好榜样,女儿总有一天会想到自己做。学习上,我担心女儿忘记写作业,借着自己写作业,大声说:写作业了。我一天天的包办,一天天的不信任,慢慢在无形中又夺走了女儿刚刚建立起的责任心,迟到、东西乱放……上周六严重发展到旷课,那天,在爱人的干涉下,我做了甩手掌柜。情绪一波三折,由起初的放手到焦虑,由想吼她打她到最后起床也来不及上课的最终放弃。女儿却像个没事人一样。我跟她做了沟通,以为问题解决了,小家伙该长些记性了。周日的钢琴课,女儿居然在我第三次说她时像前一天那样生气地看着我,怒火一下子涌上心头,拿起手机重重的摔在桌上,气得咬牙切齿。(郑委老师:孩子为什么会生气地看着家长,因为你回到了原来。我上课讲的“有A无C”,“有C无A”,“关键在B”,这些知识都去哪里了?一个医生在还没有学会医术的情况下就给病人看病!庸医啊!)

 

      付出这么多,为什么孩子就不领情?(郑委老师:这就是标准的要回报!标准的披着该自己的外衣努力的改着别人!)为什么情况越来越糟糕?打开智慧工具,事情经过、主客观原因、责任人……我崩溃了,当一起学习的同学问我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包办跃然映入脑海,痛定思痛,放手吧。我平静地对女儿说:“以后上学,妈妈不管了,你只要能扛住老师的压力,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郑委老师:这就是撒手,同时,妈妈不管了这句话是一个再一次让家长失去威信的话,你真的能做到不管吗?)接着帮她分析了几点睡觉、几点起床、采用什么交通方式。周一放学回来,女儿小嘴巴吧嗒吧嗒的将上午发生的事一件一件讲给我听。

 

     昨天沟通,王老师针对我的问题,提出1.如果没有女儿和爱人,你怎么生活2.把责任给孩子,有没有给过孩子切实可行的帮助。我恍然大悟。之所以自己这么累,是因为大部分精力都盯孩子了,孩子遇到问题,我只是简单、粗略的放手。反思这半个月的经历,不包办孩子,我要做好:

 

  1.盯自己,改自己。越盯孩子,孩子越容易出问题

  2.信任孩子,一定要而且必须要发自内心的坚信孩子能管理好自己。千万不能流于形式,以为家里贴标语就能高枕无忧。我教育孩子书本每天背在身上背来背去,知识是装不到脑子里的。自己也要做好

  3.孩子遇到问题,给予的帮助必须有效。这样,孩子真正改正了,妈妈才能彻底真正放心

  4.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我想有阶段、有目的的逐步放手。否则一下子大踏步,双方都会感到无法适应,孩子会抱怨,从而出现抵抗情绪

  5.放手的同时,针对问题制定家规,宽严有度,让孩子感到妈妈的爱,有爱更有责任心

  6.重中之重,放手不撒手。只要死不了,残不了,坚决放手,彻底放手。

 

  我还在学习中,可能分析的还不够或者不到位。不包办,先从以上几点做起。遇到问题,坚定信念,反思---改进----总结----反思,反复习学,孩子会越来越有责任心,我的家也会越来越幸福!

 

    郑委老师说几句:首先刚开始学习,遇到这样的问题很正常,行知合一的目的就是让家长行动,不要怕犯错,没有任何一个人一学就能会的,掌握技能的过程是“学,问,思,辩,行”的循环过程,能“行”就是很大的进步,但行完之后的“学、问、思、辩”更为重要。

    静心准备、努力实践、总结反思是流程,静心准备的关键是“1-2-3-4-5”,努力实践的关键是“不怕犯错”,总结反思的关键是“怎么能更好”。

 

    最后提醒张HY,你的核心问题是“盯别人”其它问题都是假象!好好看看改变原则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