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以下的孩子,都有上学爱迟到的问题。困惑的家长们常常说,急也急了,骂也骂了,催促也催促了,威胁也威胁了,可孩子就是不起床,上学总迟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根源在于家长放不下孩子,过于包办孩子的生活,偷走了孩子的责任。上学是孩子的事,家长总担心孩子迟到,上学就成了家长的事,孩子就不会对迟到的问题在意。而让孩子自己体验一下迟到的感觉,孩子就会意识到上学是自己的事,就不会再赖床不起。
迟到归根结底是生活习惯问题,当孩子出现生活习惯问题时(不管是迟到、写作业慢,还是不爱收拾,不会安排时间,等等),家长们不要急着批评指责孩子,而要反思一下几个问题:
1、我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做到以身作则?
2、我是不是过于包办孩子的生活,让他缺少了体验的机会?
3、我是不是采取了有效的行动引导和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而不是一味要求他、指责他?
4、孩子出现习惯问题,我是不是做到了只找自己的原因,不找别人的原因?
……
关于孩子上学爱迟到的问题,关于孩子生活习惯培养问题,下面的文章,希望能给您启迪和帮助。
观念周的体会和感受
幸福家族135期学员 劳M
经过了7天观念周的强化练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和感受,现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体验,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学习完回来以后,决心不做责任的神偷,把责任心还给孩子,于是从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入手。星期一早上送女儿去学校时就对女儿说:“从明天开始,妈妈不再叫你起床了,上学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管自己了。”星期二,我7点叫醒女儿,她答应我再睡五分钟,我答应了,可是7点30分时,她还赖床,我就平静地和她说“妈妈够时间上班了,不能等她了,只能由姨妈送她去”,她刚开始不相信,可后来发现我来真的了,就开始大哭大闹,我心一狠就上班去了。晚上回家时,女儿要求我给她调闹钟到7点,她要自己起床,让我明天送她去学校,于是我就按她的要求去做,当时我真的不相信她能做到。可是第二天早上,她真的是7点钟起床,而且自己穿衣、洗脸等我送她去上学。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上幼儿园二年了,每天都是我不断催促她起床,在床上给她洗脸,给她穿衣服的,居然这么快就改过来了。同时我还告诫自己,如果女儿有反复,我不能心急,要慢慢来,可是在这一周内,女儿表现真的出乎我们的意料,每天她都能按时起床,而且生活自理能力一天比一天好。想想郑委老师说的“为何团团转,皆因绳未断”,以前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孩子,在思想上、生活上包办孩子,孩子哪有表现的机会,哪有价值观。现在只要是死不了,残不了的事,我都让女儿去体验,那怕是错的,我都让她去体验,只有体验了她才会有经验,以后才不犯错。
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训练手册中要求我们每天都做“五子”习惯和“不争对错有良言”,刚开始时,我不屑一顾,觉得自己肯定能做好,可是在一周内,每天在写作业时,发现自己真的做得很差,即使当天做了这些作业内容,也是潜意识里为了完成作业而去做的,带有一种强迫性。想想以前我对女儿的要求,我真的汗颜,我30多岁的人,有目的性地去做一些事情都不能做好,却总要求女儿做这做那,女儿努力做了,如果没有达到我的高要求、高标准,我还要批评她、打击她,让女儿活得不快乐,不自信,我真的体会到了孩子的无奈和无助,她没法和妈妈说她做不到,她也没法去要求妈妈降低对她的要求,所以我以后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而不是用“老经验”、“老办法”来帮助孩子,会爱才是真爱,真爱是需要习学的。
三、管住自己的嘴、却管不住自己的心。
例如看到女儿漱口、洗澡拖拉,我嘴上虽然不说任何话,可是我心里着急,心里不断地说“快点啊,怎么那么慢,你就不能快点吗?”心里对女儿还是有要求的,只是嘴上不说出来罢了。我觉得自己的观念转变得还不够好,“孩子的问题本质是家长的问题”这句话我会读会背了,可是我还不会做,孩子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出现了问题,我没有把眼睛盯在自己的身上,改变自己,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的原因、想办法帮助孩子,而是回到原来的习惯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