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就会思考很多的“人生”问题,古人说“四十不惑”,然而在当下“急”的社会,很多人已经“静”不下来了,当人“心”静不下来的时候,就会失去很多“增长智慧”的机会,能够有“四十不惑”体验的人又有几位?如果你在四十岁以后每天想到的还是“挣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住更大的房子!”、“下了个蛋希望蛋高飞!(自己不努力希望孩子非常努力,自己不能成龙却每天想各种办法望子成龙!)”,那我想你的人生可能是缺憾的。
今天选用温CH的文章,就是因为她正在思考这些问题,更是因为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话我非常喜欢:“ 42天在人生长河中只是惊鸿一瞥,可智慧的人会抓住它的精髓,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而懒惰不屑的人就会让它飘然而过,不留一丝痕迹。选择何种靠你自己的领悟。”
智慧的人会抓住生命的精髓
幸福家族 上海
温CH
近来经历了几例生死,情绪亦随之起伏。人到中年,生存环境的恶劣,生命的随时终结,不禁便对自己的未来有了种难言的紧迫感。无奈又失落。要去坚持什么?坚定什么?抓住什么?放弃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每个人的一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一粒渺小的沙尘而已。无论我们如何挣扎,努力想存留些痕迹,可大浪淘沙,最终残留的又会有什么?名垂千古的又能有几人?人生意义何在?娶妻生子,延续生命?苦熬苦奔,努力赚钱,满足下一代,让自己和家人幸福?
说人生活的是宽度而非长度。可总有度。没度了就没有了缺憾的美。就像悲剧一样,总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裂了给人看,从而总比大团圆的喜剧震撼人心。有限的人生有了生离死别才有了心灵的撞击,才有了丑与美的相比。有限的人生才有了一波三折的跌宕起伏,悲喜交加,才有了对人生的感悟。千百年人类的文明传承才有了‘人生不断追求的目的---幸福’。体验了所有人生该体验的东西就是幸福。所以:1、不能包办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要他们体验完全;2、不能把自己的梦想、体验强加在孩子或他人身上,认为这是给他们幸福。
那么,认真追求体会人生的每一件事就是我们在享受着人生的幸福。在此,我想郑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件事情,我们就会怕什么来什么,想什么有什么。
42天的跟踪学习就要结束了,自己觉得这只是坚持改变自己,让自己和家人越来越幸福的小小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很长,而自己却已经开始有些懈怠。这样的状态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信念不坚定就不会有幸福的每一天,没有幸福的每一天,人生终结时,是否你就会有太多的遗憾?
42天的跟踪学习就要结束了,自己是想要坚持已有的改变,坚持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下去还是回到原来?回到嘈杂,混乱,伤心,伤情的过去?正如在课堂上郑委老师所提到的‘黑箱状态’,痛苦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可黎明前的黑暗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坚定信念,不怕困难,相信自己悦纳自己,就会一定行。
42天在人生长河中只是惊鸿一瞥,可智慧的人会抓住它的精髓,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而懒惰不屑的人就会让它飘然而过,不留一丝痕迹。选择何种靠你自己的领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