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德行与责任的基础上保护孩子的自信和上进》

(2011-09-01 10:53:12)
标签:

郑委

家长

家庭教育

亲子关系

智慧家长

问题孩子

自信

上进

德行

责任

教育

分类: 爱与幸福知识类

《在德行与责任的基础上保护孩子的自信和上进》

                               

    家长们刚刚开始学习我们的知识的时候总是热情高涨,有这么两类家长一定要注意:一类家长是信心满满,信誓旦旦,回到家里又是表决心又是承诺,等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还是用老办法对待家人,家人对她的信任感越来越差,一类家长是回家后没有学明白,回家放手,什么事情都不做,不管,更多的是不敢管,造成孩子越来越没有规则和规矩。

 

    这两类家长不要着急,因为这是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是因为这两类家长可能还没有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观念没有改变,不要着急,因为“只有体验才会有经验”,这些都是学习后的“体验”,是“错误是宝贝”,只要你不放弃,坚持学习,坚持去悟,就会“有经验”。

 

    给这些家长一些建议:

    1、坚持学习,坚定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行。

    2、问问自己:“宽严有度我真正的掌握了吗?”——没有标准答案,就赶快找我们的指导师。

    3、敢于正面管教:“德行和责任是底线明白了吗?”——没有标准答案,就赶快找我们的指导师。

    4、不要着急:“教育孩子不是修理电视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教育都不会有好的结果”,问自己“急”吗?如果“急”,问问自己“为什么急?”——没有标准答案,就赶快找我们的指导师。

    5、永远记住:“改变的是自己,不要披着改自己的外衣,盯着孩子”,改变自己不是不管孩子,是坚持用我们教给家长们正确理念教育孩子,而不是“围绕孩子的问题改变自己”,是“围绕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

 

    书写以上文字是看到了广西南宁陈DP的学习感受后,有感而发,陈DP的文章对大部分家长都有所启发,学习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就怕遇到问题“半途而废,最终放弃!”

 

广西南宁  陈DP(2011-8-29)

 

    从特训学习回来到现在的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在不断实践中,我的内心经历了螺旋上升的几个阶段:

 

    一、刚开始不知如何下手,不知如何说话,而仅是尽量控制情绪。内心极为无奈。

 

    二、情绪控制好了以后,开始学会忽视别人的缺点,只看优点,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这时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看谁都特别顺眼,天天心情愉快。对孩子也是百依百顺的,特别理解,几乎没舍得说个不字,孩子像翻身的农奴一样彻底解放了,每天按着自己的想法生活,有什么要求,总是我一让步,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孩子对我也非常满意。

 

    三、 后来,孩子开始越来越自我,脾气越来越大,简直是稍不如意就大发雷霆,摔东西、滚沙发、拿软棒敲自己的头,经指导老师提醒,我知道自己又做错了,没把握好德行与责任的底线。但是我又开始迷茫了:在德行与责任方面的“严”和平等尊重、搞好亲子关系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德行与责任方面的严要求到底怎么做才好?

 

    四、 我带着问题再次听了郑老师的两次讲解,终于茅塞顿开:原来德行与责任的严要求并不是靠说教和高高在上的对孩子的要求和指责,而是一个长期进行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家长以身作则、坚持原则、逐渐给孩子建立认知、不纠结于具体的“不良行为”、只关注改进的过程和是否形成内心的自律并不求立竿见影的效果。我重新审视自己,原来我抛开了做人的底线直接跳到了平等与尊重的原则郑委老师: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孩子感受不到德行与责任的底线,就像汽车上没有安装供老司机使用的刹车一样,新司机也不知该如何使用刹车,后果不堪设想。

 

    五、再次学习平等与尊重原则,我又明白了:只有建立在德行与责任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自信与上进,孩子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在坚持德行与责任原则之上,相信孩子,平等与尊重地对待孩子。一方面也就是放开手,让孩子独立承担责任,不包办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让孩子自行决定目标和方向并为之努力,帮助孩子在体验中积累经验。另外,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打击孩子的自信与上进心。按照 “自己跟自己比”“今天跟昨天比”“这次和上次比”的标准不断指出孩子的进步,即使暂时没有进步,也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并提供帮助,保护孩子的自信和上进心。这样有原则、不求回报付出爱,才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正确方向。

 

    理清了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又经过几天的实践,我觉得非常轻松、心情愉悦。现在我只管盯自己是否按照德行与责任的标准做“好人”,做“积极的人”“遇事淡定的人”。孩子的事,相信他,放手给孩子自己管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只要把好德行与责任的底线,任何时候都保护孩子的自信和上进心。遇问题帮助孩子认知“困难、错误是宝贝,是让人进步的宝贝”,并开心接纳“宝贝”,积极找原因想办法,积累经验。我坚信我和孩子都会越来越优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