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转载文艺评论 |
诗歌写作的八大怪象、十大误区 嘉州听涛 今天 郭劲松 [中国 乐山] 诗歌写作的8大怪象 之一:把心情随笔,口语口水,拆成行的散文,感想当成了诗歌,结果泛滥成灾,败坏了诗歌名声。 之二:写诗的比读诗的多,自费出版的多,夸夸其谈的多,自我感觉良好的多,结果陷于可怜的自恋。 之三:没有出大诗人的原因是没有大编辑。许多编辑水平比诗人、比读者的水平还低,结果是混饭吃的。 之四:写不出好诗的人竟然靠几篇论文、靠学历当了教授,做了职业的理论家。 之五:更恶劣的,把诗歌当做了儿戏,游戏,娱乐,对诗歌的语言没有敬畏之心,这就把自己当做了傻子。因为,现在,游戏、娱乐种类那么多,哪儿能轮到诗歌的份儿? 之六:还有一些人想通过诗歌作为交际平台,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妄想症。 之七:还有人在搞什么专题,什么节气节日来了写什么诗,什么讨好卖乖贴什么金,把诗歌弄成了拍马屁、唱莲花落的,失去诗歌的尊严与纯粹。 之八:有些人写了几千首诗,出版了十几本诗集,却没有一首诗拿得出手的,没有一个人记得住的。 诗歌写作的10大误区 误区一:格式错乱,排列无章。 并不是分行排列的都是诗歌,诗歌也需要起承转合、谋篇布局。 破解之道:起承转合,铺陈有序。 误区二:层次不明,条理不清。 想到哪就写到哪,没有逻辑,缺少章法,这是当今诗歌的通病。 破解之道:删繁就简,一气呵成。 误区三:语言直白,缺少诗意。 语言可以简洁,但不可直白;诗意可以简单,但不可肤浅。 破解之道:锤炼语言,塑造意境。 误区四:文白夹杂,不伦不类。 一会儿是文言文,一会儿是白话文,如同穿着西装,带着草帽。 破解之道:统一语言,统一风格。 误区五: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白描手法是一种境界,而不是空洞的堆积。 破解之道:深化内涵,拓宽外延。 误区六:堆积意象,缺少意境。 意象,是一个画面;意境,是一组画面。杂乱的意象,只会毁灭意境。 破解之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误区七:平铺直叙,缺少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过于平淡,就失去了诗歌的味道。 破解之道:扩充张力,注重节奏。 误区八:自我欣赏,缺少穿透。 文学,不是日记,不能仅仅满足于孤芳自赏,要有情感的深度、人性的高度、社会的厚度。 破解之道:提高共性,留有余味。 误区九:句无句眼,诗无诗魂。 用活一字,可以灵动一句;写活一句,可以灵动全篇。 破解之道:以字带句,以句谋篇。 误区十:小我情调,缺乏格局。 人,具有社会属性。文学,不是个人吐槽,而是酸甜苦辣的立体,柴米油盐的穿透。 破解之道:走出自我,直面人性。 阅读 95 在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