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赖飞《书法环境—类型学》
(2009-12-07 08:27:37)
标签:
杂谈 |
赖飞先生历经三年的苦心研究成果——《书法环境—类型学》一书终于与广大书法爱好者与书法研究者见面了。这是他多年从事古代石刻艺术研究与书法理论研究取得的可喜的成果,也是我国书法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书法环境--类型学(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一书包括“书法环境”、“书法类型”、“书法环境与书法类型的关系”、“书法环境——类型学的建立”、“书法环境——类型学的应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国书法界不可多得的一部书法基础理论专著。
一
赖飞,原名赖修田,1953年出生于孟子家乡——山东邹县。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之后就到山东省石刻艺术博物馆从事古代石刻艺术研究工作。现任该馆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多年来,他一方面从事古代石刻艺术考古工作,一方面从事古代石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研究和著述工作。赖飞先生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他几乎走遍了山东省的大大小小的市、县和地区。多年的考古工作实践,使他对山东地区古代石刻的历史与现状了如指掌,他谈起古代石刻艺术,便兴奋异常,如数家珍。多年的考古工作实践与考古研究,使他积累了丰富的考古工作经验和知识,同时,也积累了详实的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在他的办公室里,各种历史文献和资料,陈满书架与案头,墙上贴满了不同书法类型的拓片的照片。他作为一个考古研究工作者,在全国的一些重要的学术刊物和重要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许多学术论文,引起了我国考古界和书法界的高度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对于他的一些重要的学术观点持肯定态度。随着研究的深入,赖飞先生近几年来又出版了在学术界颇为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主要有:《云峰石刻调查与研究》(合著,1992年,齐鲁书社)、《山东新出土古玺印(并释)》(1998年,齐鲁书社)、《中国书法全集·刻经卷》(2000年,容宝斋出版社)、《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汉画2》(2000年山东美术出版社)、《齐鲁碑刻墓志研究》(2003年,齐鲁书社)、《书法环境——类型学》(2003年,文物出版社)、《书法类型的初步实践》(2003年,深圳金屋出版公司)。赖飞先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我国古代石刻研究领域和书法研究领域引起了强烈的凡响,同时,也为我国的石刻艺术研究,增添了光彩的一页。赖飞先生在古代石刻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十分广泛,先秦石刻、汉代画像石、魏晋南北朝佛教刻经和摩崖石刻、历代墓志铭、古代印鉴等,无一不是他的研究对象,他的研究内容几乎涉猎了古代石刻艺术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是与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紧密相连的。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古人的书法作品,除了少数书法实物外,更多的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法石刻实物”和各种碑帖、拓片中获得。赖飞先生正是对这些古代书法资料的潜心研究与分类,使他从不同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书法作品的书体、类型的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个别的一般认识,上升到了系统的科学的总结,在此基础上,他创构了中国书法史研究的科学的体系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书法环境——类型学》就是他对于中国书法史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赖飞十分关注书法理论的研究工作,早在1989年,山东省书法理论研讨会上发表了《谈当前书法理论的建设》一文,在这篇文章里对于当代书法理论界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主要观点是:(1)目前书法理论研究的现状,没有随着书法创作的高涨和繁荣,书法理论界已经失去了它“总结经验”、“指导实践”的两种功能。对书法理论的研究,没有突破传统的研究内容、研究模式、研究方法:(2)书学理论界应当认真、科学地总结书法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上的书论在当时和现代的作用和影响,通过研究书法现象去研究书法的本质。在书法史研究上,要更新思想观念,树立批判精神,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按照书学理论自身的特点,构筑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研究框架,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3)吸收、消化其他学科的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建立起具有整体性、多因素性、综合性、动态性、辨证性、多角性为特征的书学研究方法体系;(5)充分发挥学术研究机构的协作功能,克服“单干”思想,建立良好的学术空气,科学地制订研究方案,及时地选择和布置研究课题,携手作战,完成历史赋予的任务。他的这些观点,引起了书法理论界的重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赖飞对于书法类型与书法环境的研究是从1983年对山东云峰石刻的考古学调查开始的。其研究的方法是对云峰群刻的四十种作品,根据作品典型笔画形态进行了分类研究,从而确定了其中一组作品是郑道昭的书写的,其余四组是出自其僚属或道士之手。这次考察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它纠正了沿袭了近千年关于云峰石刻书写权的错误说法。这次成功的尝试,使他们兴奋不已,之后,继续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近几年主要的研究成果有《汉代书法类型》、《汉代书法分期》、《魏晋南北朝书法类型》、《魏晋南北朝书法分期》、《北朝后期的书法复古现象》等。这些研究成果便是他撰写“书法环境——类型学”的基础。
类是一个概念,它代表着一组在性质上相同的事物,它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点。分类是按照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的区分和归类,即所谓的类集。一类事物彼此之间的相同点,就叫分类标准,也称其为分类根据。事物经过分类之后,就会产生不同的类型。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区分不同的研究对象。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把考古学的方法论第一次引用到书学研究中来,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去分析和归纳作品的“类型”,这就是他的最初的尝试。但是,后来他又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制约书法类型的形成、发展和规律的唯一因素应该是书法的环境。仅凭从“时代背景”去归纳作品的“类型”,不能有效地解释和辨证地说明书法类型的关系,因此,从1999年开始,便着手对书法环境与书法类型学的研究。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在其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内容确定之后,最主要的是找到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的学科体系,这正是他苦苦追求的。他凭藉深厚的文学、史学、史料学、金石学、等文史功底,在寂寞清静的世界里对书法历史详加考辨、细细梳理。他在考定之中,尽量旁搜博求,匡疑正谬,侧重说理与实证的紧密结合,追求逻辑论证与史实检验的统一,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给书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书学理论研究,经历了十分漫长、艰苦的过程,在书学研究方面,他敢于冲破传统的研究模式与传统的研究方法,大胆地引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哲学等学科的先进的理论与先进的研究方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给书学界提供了全新的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三
书法史是研究书法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书法史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研究它的发展动力、运动机制和演化规律。传统的书学理论已经不能解决这些重大的问题了。所以,赖飞认为:当代书学界必须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模式,“重新构筑分析研究书法发展演变的理论方法框架。摆脱那些庞杂的具体材料,直接深入到对象的本质层次,清理各种书法现象的有序联系,弄清楚他们的组成要素,提炼出它们的内在特性和它们的外部关系,由此建立书法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体系”。《书法环境——类型学》正是在他的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得以努力完成的。
当代科学发展的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是现代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另一个特点。这种分化和综合的趋势,使科学体系中的各们学科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因而使中间性学科即边缘学科的大量涌现。由于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越来越紧密,各方面的研究越是深入,就越是认识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的密切,因而就越感到有运用各们科学进行综合研究的必要。于是,人们冲破各种传统科学之间的专业壁垒,向相互邻接的领域探索、研究,从而产生了边缘学科。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现象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或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普遍存在着。赖飞的《书法环境--类型学(书法史的理论与方法)》一书正是借鉴和吸收了当今各门学科成功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工作与实践而产生的一部全新的书法史研究的理论专著。在这部著作里,他广泛地吸收并引进了哲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美学、以及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他的著作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他说:“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就是对‘书法环境学’与‘书法类型学’两种理论的整合。整合后的理论与方法是一个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这个整体的理论与方法,既能做到两者在方法上的互补,又可以把两者的核心内容提取出来,升华到理论与方法的高度。这样,书史上那些复杂的现象、事物、人物……都可以用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作出多方位、多层面的辨证回答”。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理论和应用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理论是自成体系的方法论系统。“书法环境学”重在研究自然、地理、社会、人文对书法的作用;“书法类型学”重在研究书法的整体结构、各类型之间的关系和书法发展的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解决书法史上诸如书法的发展动力、发展机制、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
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研究对象,书法环境——类型学也不例外。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研究对象是书法发展史。中国的书法的历史非常悠久,书法史的研究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书法史的研究目的应当是解决书法发展史上的重大问题,它包括书法的起源、发展、分期、书法史发展的动力、机制和规律等,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注重书家和作品的原生位置,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辨证的眼光观察书法史上出现的所有问题;书法环境——类型学的方法论又是解释书法史一切事实与现象的工具。
书法史是属于史学中的专门史的范畴,作为史学研究的专门理论著作,它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叫基础层次(包括史料、历史文献、考古资料等);第二层次叫完成层次,即对历史过程或历史本质、历史规律的揭示和叙述(包括通史、专史、断代史等);第三层次理论研究层次,既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书法环境——类型学》,就是赖奉献给书学界的、对书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的一部最新的学科理论著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