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杨元元,你用生命成就了《蜗居》的续集!

(2009-12-15 06:47:20)
标签:

蜗居

海藻

漂族

续集

杨元元

北京

上海

海事大学

自杀

杂谈

《蜗居》最后让宋思明自杀身亡,让海藻出国,这个结尾是《蜗居》真实意义上的最大谎言。

 

如果说,蜗居总体上是现实主义的,那么在这却贴上了一个浪漫主义的光明的尾巴。六六们的好意,我是可以理解的,但尽管如此,还是遭到了广电总局某位官员的批评。不由让人感叹:做人难,做电视剧更难,做一个真实的电视剧难上加难!

 

按照现实的实际情况和故事本身的逻辑发展,一是这宋思明不仅不会死亡,而且有可能继续做官。这在网友们提供的宋的原型身上已经得到验证,故不用多言。二是海藻的子宫不可能切除,有可能给宋生下不仅一个孩子。最后的矛盾不是宋太与海藻的争风吃醋,而是宋与海藻的分崩离析。三是海萍最后也不可能办成什么外语学校。海萍的结局应该是在无望中含恨自杀。

 

当然,这个结局可能有点灰色。很多人不会同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它不仅已经存在,而且还在我们眼前发生着。最近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杨元元上吊自杀,不就是蜗居的继续吗?

 

杨元元,一个全国重点大学的高材生,一个知名大学的研究生,上了几十年学,最后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没有找到。自己不仅蜗居在学校宿舍,连自己的母亲也跟着偷偷在学生宿舍和自己蜗居着。而海事大学的“宋思明”们却以规定,条例,法则,习惯等,无比冷漠地又将蜗居着的杨母赶出了校园。最后,杨元元在“都说知识改变命运。。。。。。”的感叹中绝尘而去。

 

这与蜗居何其相似乃尔!

 

杨元元,一个我们可能认为心理脆弱的,不够成熟的女子就这样走了。她用自己的生命,为蜗居作了一个六六不敢做的结尾。

 

元元,我以蜗居的名义向你致哀。

 

元元一路走好,但愿另一世界里你不再蜗居!

 

附:

 

白领夫妇匿身“校园” 

  漂居在城市中、尚未获得城市户口的年轻人自称为“城漂族”。记者采访了北京、上海、南京、南宁的多位“城漂族”。尽管买房的成本参差不齐,但都远高于他们的实际收入水平。

  在北京房屋购买一套三环以外、四环以内,8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以均价8000元计,8000×80=64万元,加上装修15万元,对年收入八万元的白领而言,需要10年时间才能达到目标。

  上海的婚房也同样价值不菲,100平方米以上市区内的房屋以均价10000元计,就要开销100万元,装修费计15万元,对于年收入八万元的消费者而言,需要14年才能达到目标。

  南京的一套80平方米以上市区内的房屋,以均价6000元计,48万元,加上装修费五万元,对于年收入六万元的白领来说,需要10年时间才能实现。

  “婚房距离我们渐行渐远,结了婚的我们只能‘匿身’在校园中。”正在北京一所大学读博士学位的文姬琳说,“我男朋友月收入6000元,我自己月收入不到2000元,即使毕业出去,当年月收入也不会超过4000元,买套房子就意味着长时间不吃不喝才行。”

  于是,已经领取结婚证的文姬琳和男友采取各自蜗居在校园,相互想念的时候就去宾馆聚聚的做法。她说:“像我们一样‘匿身’高校的高学历、博士、博士后夫妻很多,房子让我们一直在努力,我们现在既不敢想要小孩,也不敢让父母来看望我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