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沙溪翁的博客
沙溪翁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50,909
  • 关注人气:34,1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真实的西沙海战几点揭密

(2009-10-12 09:03:16)
标签:

军事

分类: 军史钩沉

(转自中华网)

西沙海战是几十年前我国与南越为争夺西沙群岛而发生的海战,现又见到了一些所谓关于西沙揭密的帖子,一点也没有“揭密”只是按照公开的文章重贴而已,故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贴出来,希望各位大虾指教。
    
    1)参战舰艇数目
    
    我方参战舰数目的真实数目和型号:一共六艘:猎潜艇2,扫雷艇2,高速护卫艇2;其中先开战的是前4艘,后来赶到的2艘,而正是后面赶到的2艘让南越海军以为还有大批增援舰艇赶到,吓跑越军,在最后关头让胜利的天平倾向了我方。
    
    2)谁先开第一枪
    
    其实现在也说不清谁先开第一炮。据参战人员说,当时我方肯定没有下达开炮的命令,但在开打前越方以小口径炮向我方发射了一发炮弹,(当然没有命中)由于越方舰艇的主要火炮均是由雷达自动控制,故这发炮弹我方判断为是射击前的火控系统校正,同时越方舰艇后退以图拉开距离(这在战术上大舰和小艇开战时必须的),所以我方指挥命令两个编队紧紧咬上,同时警告所以炮位:注意,敌人要开炮了!这个时候,海战爆发了。我方人员发现敌方炮位上火光一闪,立即脚踏击发!所以,几乎在敌方开炮的同时,我方的炮弹也出膛了!但由于我方是小炮,初速高,这样,后击发的我方首群炮弹反而先落在南越海军的头上。这时我方指挥确实没有下达开火的命令,反击完全是战士们自觉的反映(这个自主反映相当关键,如果等军官下令再还击,可能西沙战事的历史要重写了)。写到这里,谁先开火大家可以清楚了。
    
    3)海战拼开了手榴弹?
    
    并不是我方在海战中有拼手榴弹的战法,而是当时的一艘舰由于受伤,舵机失灵,速度过快,直接冲入了越方两艘舰艇之间,受到交叉火力的攻击,起火燃烧,损失惨重,后面我方舰艇看不清楚(当时以为是自己施放的烟幕)怕误伤己舰,又不能支援,结果,这艘舰眼看驾烟带火直接撞向敌10号舰,艇长红了眼:装火箭深弹!准备和敌人同归一尽。可是10舰一转舵,和我舰擦身而过,险到了极点。这时双方的火炮都用不上,艇长临机一动:仍手榴弹!当时我方根本没有准备打海战,这艘舰上了好几箱给守岛民兵送的手榴弹,这时候倒派上了用场。于是,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手榴弹扔上了南越的10号舰,有人抄起步兵的反坦克火箭筒也向越南舰艇发射!这就是后来南越向新闻界通报的共军使用了导弹的出处),趁敌人晕头转向时,全速倒车,退出了越军的夹击,然后就是冲礁自救去了。
    
    4)海战战术的得失
    
    海战的结果大家已经知道:越方最小的一艘护卫舰(怒涛号,650T)沉没,其余3艘驱逐舰受伤(甚轻)。我方:扫雷舰一艘几乎沉没(抢滩成功,当然,如果抢滩不及时肯定沉没),重伤一艘,其余2艘也受伤不清,但后来加入的两艘几乎没有任何损失。
    
    (a)开战时双方均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攻击对方的指挥舰,但均判断失误:我方两个编队中,冲在最前面的一艘是指挥舰,而敌方攻击的是我方两个编队的后两艘舰艇,判断失误(如果敌人当时看看国内的报纸就不会失误了)。我方判断敌人怕死,所以指挥官应该躲在后面,所以也攻击后面的两艘舰,同样判断失误!战后查明,敌人的指挥舰是第二编队中的首舰!
    
    (b)战术运用上越方失误:南越海军认为,我舰大炮大,用穿甲弹把你穿几个孔,你小艇马上就沉,所以交火中越方使用的是穿甲弹(当然,不能说不对,但是,如果一艘用穿甲弹一艘用爆破弹,可能我方的结果就惨了,毕竟我们的艇太小了)我方认为,尽管你是自动化火力,但你总得来人操作吧?我把你人全打趴下,你自动化也没有人揿按钮啊!故我方采用的是爆破弹(笔者认为这是当时没有办法提出的战术)交战时的情况:双方一交火,南越军舰甲板上的水兵全都钻甲板下去了,而自动化的火炮也因为火控雷达天线被我重点攻击而失灵,由人操炮当然打不过我们啦。我方受穿甲弹攻击后,水线下穿出一个个大洞,而我们准备的最大的堵漏塞也不够大,辛亏战士舍命堵漏,才保住了战舰。曾有战士以身体堵漏而牺牲的报道(可是,现在的兵就差远了,回头笔者给大家谈谈赤瓜礁海战就知道了)。
    
    后话:话说中国收复西沙后,当时与我们同志加兄弟的北越给中国政府发来感谢电:感谢中国兄弟替我们从南越走狗手中收回西沙群岛!中国政府拒绝了这封"感谢信",这也是越南对我国南沙主权从承认到反悔的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