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文地理学之人地关系论

(2009-10-17 15:28:42)
标签:

杂谈

分类: RENWEN

一、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1、代表人物

1)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气候与民族品德。

2)法国政治哲学家孟德斯鸠:气候与民族、政治、宗教等社会现象。

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发展。

4)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Ratzel)等: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环境以盲目的残酷性统治着人类的命运。

5)美国地理学家森普尔(Semple):在《地理环境之影响》中的宣扬发挥。

2、核心观点: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3评价

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否定人地相关,否定人的能动性。

 

二、可能论、或然论(possibilism

1、代表人物

1)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Vidal dela Blache)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2)白吕纳(Brannes)进一步提出:人类与自然环境有联带关系,其关系并非自然环境单方面的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也有选择的自由和活动的余地,人可以能动地改造环境。

2、核心观点: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3、评价

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但它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认为人地相关,而人是积极的因素。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

 

三、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

1、代表人物: 英国人文地理学家罗克斯比(Roxby

2、核心观点:强调人群对自然环境的文化适应,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3、评价:该理论已有了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

 

四、生态论(human ecology

1、代表人物

美国地理学者巴罗斯(Barrows):将生态学的观点引入到地理学中,认为地理学的论题应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20世纪中叶开始,由于人类普遍关心环境质量,对人类活动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已有初步的认识,于是生态学的观点再度受到地理学者的关注,并形成了人地关系的生态学研究方向。

2、核心观点

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3、评价

1)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使人类活动、生物作用、自然营力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加以整合,既避免了决定论和或然论各持一端之嫌,又打破了自然和人文的二元论观点。

2)生态学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研究方法模式,如结构与功能、营养层次与连锁反馈、生态平衡等观点,以及物质循环、能量交换的测度方法,使其研究更科学化。

3)地理学和生态学的联姻有助于加强环境观点和生态观点的结合,地理学综合分析方法与生态学的系统分析方法的结合,空间地域的研究与物质流、能量流的研究相结合,并可望取得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突破。

 

五、环境感知论(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1、核心观点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的。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

2、评价

1)通过研究人类的环境知觉和空间行为,可透彻地了解和检验人地之间的关系。用人类的行为感知过程把人类与环境关联起来,克服了传统人地关系研究中只把人类活动加以理性化、概括化,且只注重人类活动和环境后果的倾向。

2)通过人与环境间的知觉、认知、激励及行为和行为方式、行为原动力、决策与反馈等方面的研究,并融入心理因素,将地理学对行为的人的思考推向深层次领域,从而为人地之间的协调或调控提供了又一支撑体系。

3)采用行为透视与区域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人文地理学与同源的社会科学各分支区别开来。这种透视使人地关系用一种新颖的方式来分析、解决人地问题,拓展了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如人口移动的行为决策、环境对人类所施加的压力以及感受程度及其对人类行为决策的影响;企业、工业区位选择中的行为因素;景观、灾害、市场、宗教等环境知觉的人地感应研究;城市规划、环境行为、地方行为、国家行为在土地利用、区域规划、地缘关系、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六、文化决定论(cultural determinism

1、核心观点

文化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人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每一种文化特征水平都对应于特定的人地关系。

2、评价

1)文化决定论的片面性:虽然文化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但人类在自己创造出来的文化面前并不是束手无策和俯首听命的。在面临新的人地问题时,人们总是从传统习惯和文化习惯之外去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不断创造新的文化。

2)文化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是有条件的,当人们在生存线上挣扎而加速生存环境衰竭的时候,文化价值观也失去了它的支配作用。

 

七、和谐论(harmony

1、核心观点:人地关系应当和谐

2、评价

和谐论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对地理学来说,最重要的乃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构建富有实际地理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末 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